北宋南京分司机构探析

2021-10-18 06:23张景素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西京国子监南京

张景素

(华中科技大学 历史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4)

中国古代陪都的设置较早,但在陪都建立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养老、养疾和降责政治异议等人员,却是发生在唐宋时期。宋太祖赵匡胤曾担任归德军节度使,因其治所在宋州,此地便成了赵宋的发迹之地。至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升宋州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应天府又升为南京。至此,南京作为北宋陪都正式建立。因分司官员群体多是朝廷任免的闲职,故依此属性,可将南京分司机构分为南京留守司御史台、南京国子监和鸿庆宫组成。

一、分司机构界定

“分司”即分司官的简称。分司机构的正式设置可追溯到唐代,唐代在东都洛阳设尚书省,下设百司。分司官则是指充任机构官员之人,并无实际掌事权。宋代,依唐例,分别在陪都西京、南京、北京置分司机构,用以优贤养老,或安置贬降官员。至于北宋时期分司机构具体包括哪些,学界尚存在争议①。张祥云在研究西京分司机构时,将留司御史台、西京国子监、嵩山崇福宫、留守司礼院作为西京的分司机构。韩桂华在研究北宋南京职官体系时,将南京留司御史台和国子监作为南京留守司体系来研究。而张吉寅先生则对留司御史台的归属问题存在疑惑,并认为,“留守司御史台名义上属于御史台系统,因其并未有完整的监察权,沦为了陪都留守司的组成部分”[1]。因此,御史台是属于监察还是分司体系,笔者认为,其应属于分司体系。因留司御史台官员多是闲散之职,多有养疾、养老、优贤以及责降之人担领,并无实际职掌。史料中也有相关记载:“增置三京留司御史台、同判国子监及诸州宫观官,以待卿监、监司、知州之老不任职者,王安石以此处异议者,遂诏限员。”[2]由此可以看出,留司御史台、国子监以及宫观官皆是优贤养老之职。所以可以得出,判断留司御史台是否属于分司机构,应根据此机构是否是官员养老、养疾、优待、责降之处,按此判断,留司御史台应归类于分司体系。另外,分司官员虽无实际职掌,但这些官员群体多是元老重臣,因其社会名望与政治地位的影响,则间接地赋予了他们一些政治权力。

二、南京留守司御史台

北宋建国,依唐例,在陪都设置分司机构,即在陪都设置御史台。南京留守司御史台简称“南京留司御史台”,亦称南京留台。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九月,“置南京留守司御史台”[3]3801。留司御史台发展至宋代,已经由实职转为虚职,即由实际职权变成了闲散之职。

两京留台皆有公宇,其榜曰:“御史台”。旧为前执政重臣休老养疾之地,故例不事事。皇祐间,吴正肃公为西京留台,独举其职。时张尧佐以宣徽使知河南府,郡政不当,有诉于台者,正肃即为移文诘之。尧佐皇恐奉行,不敢异。……自创置宫观后,重臣不复为,率用常调庶官,比宫观给使请俸差优尔。朝廷既但以此为恩,故来者奔走府廷,殆与属吏无异矣。[4]1555

留司御史台有自己的办公场所,其匾额为“御史台”。史料中所载的“两京”不包括南京,而是东京和西京。因南京“依西京制”,可推测出南京留司御史台应沿用此制。依常例,留司御史台本不应掌事,但曾任参知政事的吴育,因痼疾未愈,请居散地。按例本不应管事,但作为留司御史台的吴育却处理了民讼。民诉事件本应属于知府的管辖范围,但因分司官员曾任职务较高,一旦插手管理府事,知府长官也只能服从。在创置宫观使之前,重臣时常出任此职,但自从有了宫观使,就不再出任此官了,一般以庶务官担任,就连俸给也不如宫观使。但留司御史台却以朝廷“恩给”而存在,这样就和一般的属员没有什么区别。

留司御史台的职权在不断变化。随着转运使的设立及其职权的不断扩大,在宋真宗时期,留司御史台的监察权力被转运使所取代。此后,留司御史台的职掌则转变为以纠举官员违失为职责,行香礼仪和拜表仪制。

西京留守拜表仪制:留司百官每五日一上表起居,质明,并集长寿寺立班,置表于案,再拜以遣。其春、秋赐服及大庆瑞并如之。或令分司官赍诣行在,或止驿付南京留司,约用此制。若巡幸,东京则留司百官亦五日一上表起居,并集大相国寺。[5]2818

西京留守百官的拜表仪制,乃每五日一次上表报告起居生活。上表之日,天刚亮,百官就聚集在长寿寺,按照先后次序进行排列,并将起居表放在几案上,需行礼两次方可散去。春秋两季皇帝赐服及重大庆典之时,与此仪制一样。百官上奏表,则令分司官亲自带到京师,或交付驿站送达。南京留司沿用此制。因此,留司御史台职掌拜表行香活动,皆是礼仪形式,未有实际职掌。

南京留司御史台的官员设置情况:管勾台事各一人,以朝官以上充,掌拜表、行香、纠举违失。吏则有令史、知班、驱使官、书吏各一人。“西京于分司官内差一员权阙,或特差官权判掌;南京止令留守通判权掌;后北京置台,专差官领。今则三京皆有正官领之”[6]3468。南京留司御史台设置之初,则由留守或通判兼掌。宋仁宗朝以前,三京留台长官一般由他官兼领,庆历七年(1047)开始设置北京留司御史台之后,三京开始设专职官员掌管各留台之事。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十二月下诏:“令三京留司御史台添权判或管勾官一员,仍差大卿监并职司以上差遣人,须精神不至昏昧、堪任厘务者充,三十个月满替。”[6]3469三京留司御史台所差之人,必须是神智清明,可处理日常政务者,任满两年半方可差替。熙宁三年(1070)正月二十六日下诏:“应乞留司御史台差遣除两制以上临时取旨外,余候到阙体量定差。”[6]3469只有两制以上官员,可临时下旨差遣,其他官员则要等到待阙之后方可任职。南京留司御史台的官员从初期由他官兼领到设置专职官员,可以得出南京留司御史台机构在不断地完善。此外出任南京留司御史台者,并非正常调任,多以养疾、养老、与当时政见不同之人所担任。如赵及“知南京留守司御史台,以疾自请也”[3]4204。刘敞“公自陈疾笃不能朝……改集贤院学士权判南京留司御史台”[7]。蔡挺“枢密副使、右谏议大夫蔡挺为资政殿学士、判南京留司御史台。挺以疾赐告,至是从所乞也”[3]6309。

三、南京国子监

北宋建国,沿用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规定,重新设立国子监。南宋初期,国子监并归礼部,绍兴三年(1133),又重新设置[4]1687。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二月,西京设置国子监。“就西京建太祖神御殿,又置国子监、武成王庙。”[3]1445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五月,又以河南府府学为国子监[3]2677。庆历三年(1043)十二月,仿西京例,“以南京府学为国子监。”[3]3516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增三京国子监,用来安置退休的卿监、知州等官员[5]273。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三京国子监除各置司业一名外,其他官员尽皆废除[5]374。可以看出,南京国子监在神宗时期,多用来安置退休的官员。到北宋末,国子监的官员只设置司业一名。北宋南京国子监的设置史料尚少,其官员的设置情况可参见东京国子监的设置情况。

旧置判监事二人,直讲八人,丞一人,主簿一人,监生无定员。元丰官制行,始置祭酒、司业、丞、主簿各一人,太学博士十人,正、录各五人,武学博士二人,律学博士、正各一人。[5]3909

以上是东京国子监设置情况。北宋初期,国子监设判监事两人,其中一人称“同判”。待制以上称“判”,非待制官充称“管勾官”。国子监直讲八人或十人,以京官和选人充,执掌以经术教授诸生。又有国子监讲书、说书之名。丞一人,以京朝官或选人充,掌钱谷出纳之事。主簿一人,以京官或选人充,掌文簿以勾考其出纳。监生无定员。元丰改制后,国子监设置祭酒、司业、丞、主簿各一人,太学博士十人,正、录各五人,武学博士二人,律学博士、学正各一人。据韩桂华研究,北宋时期南京国子监分司官员,在宋仁宗庆历三年十二月设置后,立“说书”,宋神宗熙宁年间有“教授”,其后皆称之为“判”[8]。由于涉及南京国子监官员的史料较少,可参照东京国子监的设置情况,但南京仅是陪都,应不会同东京国子监的设置如此完备。

四、南京鸿庆宫

北宋时,南京诸多宫观寺庙中,鸿庆宫可谓是南京特有的标志之一。鸿庆宫位于应天府城北,俗称北宫,为宋代的原庙[9]。宋太祖赵匡胤任归德军节度使时,应天府是宋州。北宋建国后,宋太祖认为宋州乃赵家的发迹之地,故建国号为“宋”,并在宋城建原庙为圣祖殿。

大中祥符七年正月,诏曰:“南京新修圣祖殿,宜号曰鸿庆宫,仍奉安太祖、太宗像。”八月,遣都知阎承翰、内侍杨怀古奉像至归德殿后正位权安。天圣元年三月,修殿成,诏知制诰张师德奏告南京内城,迎圣像奉安。四年十月,又奉安真宗御容。康定元年六月,经火,别建斋殿供养。庆历六年十二月,又诏重修三圣御容殿。七年六月,命翰林学士张方平奉安太祖、太宗、真宗神御。[10]

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正月,南京新修圣祖殿,取名为鸿庆宫,仍奉太祖、太宗像。至此,圣祖殿改名为鸿庆宫。八月,派遣都知阎承翰、内侍杨怀古奉太祖、太宗像于归德殿后正位。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二月,“命知制诰张师德奉安太祖、太宗御容于南京鸿庆宫,神御殿新成也”[3]2316。天圣四年(1026)十月,“奉安真宗御容于南京鸿庆宫”[3]2425。康定元年(1040)6月,神御殿经火灾,别建斋殿供养。庆历六年(1046)十二月,下诏重修三圣御容殿。“命入内押班张惟吉等修南京鸿庆宫三圣御容殿”[3]3855。庆历七年(1047)六月,“命翰林学士权三司使张方平为南京鸿庆宫奉安三圣御容礼仪使,入内都知王守忠都大管勾仪卫”[3]3876。七月,“奉安太祖、太宗、真宗御容于南京鸿庆宫”[3]3881。此外,许多著名文学家都曾为鸿庆宫撰写赋表,如欧阳修的《贺鸿庆宫成奉安三圣御容表》、刘艘的《鸿庆宫三圣殿赋》、苏辙的《陪杜充张恕鸿庆宫避暑》、苏颂的《元日鸿庆宫朝拜二十韵》等,足以说明鸿庆宫在北宋宫观中的地位。

宋制,设祠禄之官,以佚老优贤。先时员数绝少,熙宁以后乃增置焉。在京宫观,旧制以宰相、执政充使,或丞、郎、学士以上充副使,两省或五品以上为判官,内侍官或诸司使、副(政和改武臣官制,以使为大夫,以副使为郎。)为都监,又有提举、提点、主管。其戚里、近属及前宰执留京师者,多除宫观,以示优礼。[5]4080

宫观官在隋唐时即已出现,到北宋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职官体系。宋代设置的祠禄官为养老休闲之职。宋初以宰相、执政官充任宫观使,丞、郎、翰林学士以上充副使,“宋仁宗朝至宋哲宗朝,大略以曾任宰执官、翰林学士、待制、知制诰为提举宫观官,余官为管勾官。熙宁五年(1072),定武臣横行使、内侍押班以上充提举,余官充提点。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八月,以中散大夫(从五品)以上监司资序人并充提举,朝奉郎(正七品)以上或曾任职事官监察御史以上或曾带贴职,充提点,余官差管勾”[11]609。鸿庆宫依宫观官差除格式,留一员提举在宫,其余提举本宫祠禄官,可不在此居住,并不用赴任。南宋沿用此制。北宋南京鸿庆宫官员概况如表1所示。

表1 北宋南京鸿庆宫官员概况

综上可知,从官员称呼来看,南京鸿庆宫官员以“提举”和“管勾”为主。提举南京鸿庆宫属于外祠官,“鸿庆宫为熙宁三年(1070)前五旧宫观之一。宋神宗赵顼去世之后,置神宗像于鸿庆宫。依宫观官差除格式,止留一员提举官在宫。其余提举本宫祠禄官,皆听便居住,不赴任”[11]613。这两种仅见邓忠臣为“管干鸿庆宫”、俞瑾“提点南京鸿庆宫”和李棁“鸿庆宫使”,这种情况与西京崇福宫不同。据张祥云研究,西京崇福宫官员带“监”“主管”“提举”“管勾”等,相较于西京崇福宫,“监”和“主管”在南京鸿庆宫官员中却未见史料记载。相比之下,西京崇福宫的官员设置要比南京鸿庆宫更加完善。从官员数量来看,自神宗熙宁年间,为了处理大量政治异议和闲散官员,宫观官官员开始增多。据表1统计,鸿庆宫官员主要在神宗、哲宗和徽宗、钦宗时期,尤其是徽宗时期,占据了一半,这与徽宗时期崇尚道教有关。从官员出任事由来看,出任鸿庆宫的官员基本以黜罢为主,有因与当政者意见不同而被罢免,有的是被弹劾,有罪官员叙复,等。在《宋会要辑稿·职官》中对鸿庆宫官员的记载皆在“黜罢官员”条下,可推测此官多以黜罢为主。依照表1,鸿庆宫官员的增多发生在神宗熙宁三年(1070)之后,究其缘由,多是因宋神宗即位后,面对严重的“冗官”问题,提出了将老弱病残的官员安置在道教宫观之处,给其俸禄,以安度晚年。另外,王安石为其改革清除障碍,宫观官则成了处置政治异议之人的职衔。

五、结语

据学者研究,西京的分司机构可分为西京留司御史台、西京国子监、崇福宫以及留守司礼院。相较于西京,南京的分司机构则由南京留司御史台、南京国子监和南京鸿庆宫构成。分司是官员的一种养老优贤之职,但因分司官员在创宫观使之前多是重臣担任,府职长官会受到分司官员的牵制。南京国子监的分司官员多以待制以上者担任,而鸿庆宫的分司官员基本以黜罢为主。南京鸿庆宫的分司官员增多发生在神宗以后,前期宫观官人员较少,分司官员人数的增多间接地缓解了“冗官”现象的加剧,同样也为王安石的改革清除了部分异己。

北宋时期的分司制度较唐代不同,各分司机构被形式化,并无实际职掌。分司机构更多的是北宋政府处理闲散人员的处所。“宋代官员分司制度既继承前代,又有新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为一大批官员提供了出路。”[12]“分司机构的大致发展脉络由实到虚,这与权力逐渐集中中央的趋势相一致”[13]。

注 释:

① 关于北宋南京的职官体系,笔者在硕士论文《北宋南京应天府研究》中进行过相关阐述。除此之外,关于北宋南京分司机构的文章可参见韩桂华《宋代南京应天府的职官体系》、张祥云《北宋西京河南府研究》以及张吉寅《北宋三京留守司御史台考论》等。

猜你喜欢
西京国子监南京
“南京不会忘记”
听海
凿壁偷光
南京大闯关
西京古道:尘封千年的岭南记忆
参观国子监
王冠 国子监里拍片
南京·九间堂
南京、南京
编辑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