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建
摘 要 樊新强先生在《游褒禅山记》中两处异文的考释中认为《游褒禅山记》中“华山洞”应为“华阳洞”,“独其为文犹可识”应为“独其额犹可识”,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特结合樊文立论依据谈谈自己的理解。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校勘探讨;版本考察
樊新强先生在《语文教学通讯》2020年3A期发表《〈游褒禅山记〉中两处异文的考释》一文,认为:《游褒禅山记》文中“华山洞”当为“‘华阳洞之误”,“独其为文犹可识”一句作“独其额犹可识”更符合常理。对此,我们不敢苟同。
限于手边资料缺乏,不能对这两处文字作更多深入扎实的校勘探讨,在此仅仅结合樊文的立论依据大略说说自己的理解。
其一,樊文中说从文献版本的角度考察,据学者研究,王安石的诗文集共有“临川本”“龙舒本”“杭本”三个古本系统。但不管是“杭本”,还是“临川本”“龙舒本”,上文提及的《游褒禅山记》的两处文字都是与教材选用文本一致的。这三个古本系统都是南宋绍兴年间的刻本,宋本书籍“雕镂不苟,校阅不讹”(明代藏书家高濂语),质量精致世所公认,尤其难得的是“杭本”是绍兴二十一年王安石曾孙王珏在杭州刻印,民国的《四部丛刊》初编本《临川先生文集》即据此修成,其可信度不容轻易置疑,要给予应有的尊重。
其二,对于究竟是“华山洞”还是‘华阳洞,樊文中援引的四则清代方志刻本书证显示,其中三则书证与教材所选版本相同,只有光绪年间的刻本《直隶和州志》所载文字与教材所选版本不同: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但我们也不能轻易因为它最晚出现,可能凝聚后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就否定前面三家版本甚至历史更久远的作为王安石诗文本集的三个古本系统,况且这又是孤证,再说,樊文也承认:一般而言,地方志的转录文字,较之诗文集的刻本,准确度会稍低。
其三,细读《游褒禅山记》首段开头三句话:“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可以看出这三句话的大意是交代山名、寺名、洞名及其各自“亦名”的由来。每一句话的叙述结构可以梳理如下:“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的叙述结构是“一名 + 亦名 + 亦名的由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的叙述结构是“一名 + 亦名”;“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的叙述结构是“一名 + 亦名的由来”。这连续的三句话,句意类型一致,但表达上运用了紧缩与错综的手法,前详后略,句式参差不齐,结构富于变化,避免了意相类而言相重的单调机械,显示出王安石卓越的散文语言艺术。既然华山洞又名华阳洞,一洞双名与褒禅山一山两名一样,那么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清影宋钞本)第十七卷中将褒禅山下的洞称为“华山洞”,并转录了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部分文字;同时该书第四十八卷又称此洞名为“华阳洞”,同一书中两者不一致也就无足奇怪了。
其四,对于“其文漫灭”与“独其为文犹可识”中的“文”,樊文认为都该训作“文字”,而不应是沪教版教材的把前一个“文”字解释为“碑文周围的图案与花纹”,对此我们深表赞同。但樊文又认为如果将第一个“文”字解释为“文字”的话,前句中说“其文漫灭”,后句又强调“独其为文犹可识”,两句之间显得凿枘不投。我们认为学生的看法其实是闭门读书缺乏生活阅历的书生之见。现实中石碑身上的碑文在漫漫岁月风雨日照等多种客观因素综合作用下风化剥落、字迹漫灭属于自然现象。而且事实上,整幅碑文里所有文字的风化磨灭也并不是同步并进的,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古碑,从整体上看碑文漫灭了,但只要石碑的年代不是实在太过久远,侵蚀过分的碑面没有完全变成光版,如果仔细审视仍有一些字迹可以依稀辨认,更常见的是一些古碑碑身下半截碑文漫灭,而上半身碑文字迹相对清晰完整,正如樊文中说的碑额上的字迹可能因为笔画粗大或者刻迹深入而磨灭进程缓慢,这就是王安石在文中用“独”与“犹可”两词的着意强调之处。再说一块石碑无论碑额还是碑身上的刻字统称碑文,文章中“为文可识”也只是笼统的交代,沒有具体的确指。至于樊文引用的出自清代的四个方志把“独其为文犹可识”改作“独其额犹可识”,如果不是传刻失误,以讹传讹,则应该属于陋儒的迂操作。
其五,古籍的流传,时间漫长,过程复杂,刊刻多途,名家诗文常有多个版本系统,樊文认为这恰好是可资利用的文言文教学资源,关注文言文版本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意识。对此我们也非常赞同。不过笔者还认为,既然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就该充分利用其教学价值,引导学生展开深入学习。在文言文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疑惑的版本异文现象,教师没必要自己利用版本查考溯源的办法去找寻确凿结论来解决学生的疑惑,而应该指导学生借助网络国学资源,利用版本查考的办法进行追根溯源的梳理,以求培养学生对资料信息搜集、梳理、比较、甄别、取舍以及利用的能力。也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文学审美鉴赏的方式,深入审读文本,揣摩词句背后的形象、构思、意蕴、情感,比较异文之间表达的优劣。就像苏轼鉴赏陶渊明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认定“俗本皆作望南山”“神气多索然”,不及“见南山”的“境与意会”“用意深微”。(《东坡诗话·题渊明饮酒诗后》)不过,对异文现象无论是做版本系统追本溯源的查考,还是审美鉴赏的品读玩味,结论无须统一,水平高低也不必计较,所求的是学生能在探讨过程中获得“深思而慎取”的真切体验。
另外,古人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想准确而深入地解读古人的诗文,如果只单纯地沉浸在词句篇章之中遛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指导学生紧密联系和积极调动既有的生活经验,并且勇于走出教室增广生活阅历,把纸上的有字书与多彩生活的无字书结合起来读,才能取得合乎实际的理解与判断,不然,终究难免盲人摸象的尴尬。
并谨以此请教樊先生!
[作者通联:江苏镇江市丹徒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