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2021-10-15 14:10唐旭国韦云茂
三月三 2021年4期
关键词:凤山巴马桂林

唐旭国 韦云茂

革命老人陈扬华是广西贺州市人,1921年生,1942年考入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今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就读。学生时代在学校地下党组织的影响下,秘密加入桂林地下党组织和桂北游擊队,积极宣传进步思想和抗日主张,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先后辗转临桂、灵川、灌阳、兴安、全州、融水、罗城等地,宣传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斗争,把最美的青春献给抗日救亡运动和全国解放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上级党组织的安排,陈扬华到龙胜各族自治县宣传部工作。龙胜的山高路险没能阻挡他的脚步,虽然在龙胜人地生疏,但他坚决执行党组织的决策部署,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践行党的宗旨,一干就是8年。1957年,毛泽东主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上级党组织考虑到陈扬华学的是师范专业,科班出身,就派他到凤山县任教育科长。凤山也是偏僻小县,当时还属于百色地区,教育比较滞后,需要陈扬华这样的同志去打开局面。他二话不说,到百色地区报到后,带着家眷走五天山路到凤山任职。

回到教育战线,陈扬华决心用自己的专长,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但是那个时候,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办教育同样困难重重,特别困难的是师资力量紧缺,全县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凤毛麟角。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当务之急是尽快找出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的路子,大力培养师资。1963年,巴马民族师范学校成立函授部,负责培养东兰、巴马、凤山、田阳四个县的小学教师,陈扬华同志被调去担任函授部主任,带领四个老师开展函授工作。

不久,一场突如其来的浩劫打破了生活的宁静,学校停课,函授部停办,陈扬华被打折了一条腿,落下终身残疾,走路一瘸一拐。

当一切恢复正常,组织给陈扬华平反昭雪,任命他为学校党总支副书记,加强学校党建工作,促进学校健康发展。他用他的亲身经历教育广大师生要相信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坚决拥护改革开放。他还即兴作了一首诗:小平理论闪金光,改革开放亮堂堂。一日千里齐飞跃,国兴民富强又强。

退休后,陈扬华退而不休。他每天坚持到学校图书馆做义工,帮助图书管理员整理书籍和报刊,看到好的文章就用一块小黑板列出篇目,挂到图书馆门口向过往师生推介。陈扬华的执着和无私感动了不少师生,到图书馆的师生络绎不绝。

陈扬华在一首自勉诗中写道:“人生何可忧?名利我不求。红心永向党,为民乐悠悠。”这是陈扬华对自己奋斗的一生做出的最精准的概括。陈扬华淡泊名利,坚持原则,艰苦朴素,乐于助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多年来未进过医院,未花过公费医疗一分钱。他经常对家人说国家还有困难,人民还需要钱,我们能省就省,不要给国家添负担。

2020年4月,陈扬华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99岁。这位与中国共产党同龄,有76年党龄的革命老前辈,晚年有一个强烈愿望,就是力争成为巴马百岁老人队伍中的一员,亲眼看到中国共产党百岁生日庆典。遗憾的是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大限来时不可抗拒。老人也意识到天命不可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不忘叮嘱身边的家人和亲属:你们一定要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老人微弱的声音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家人亲属无不动容。

猜你喜欢
凤山巴马桂林
桂林行
18F-Flurpiridaz的制备及其在正常巴马小型猪PET/CT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初步实验研究
贺州至巴马公路(来宾至都安段)工程获批
望云千顷 感事多怀——写给许凤山画的话
桂林游
居住桂林很潇洒
凤山的弥勒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