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桥,葛 侠,刘治君,张卫楠
(北京卫星导航中心,北京 10009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重要时空信息基础设施,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高可靠、高实时的卫星导航定位服务,也为我国国家安全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Radio-Determination Satellite Service,RDSS)是北斗系统特色优势服务,可为我国及周边用户提供快速定位、位置报告及短报文通信服务。北斗RDSS业务自2003年正式开通以来,服务连续稳定、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北斗系统的3个发展阶段中,RDSS业务从信号体制到服务模式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发展。2020年7月30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新一代RDSS正式提供服务。相比于北斗二号RDSS,北斗三号RDSS实现了覆盖区域拓展、服务容量扩大、终端功耗降低等一系列技术体制升级。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具有高速率、低时延等特点,是我国重点发展的通信基础设施。工业和信息化部将5G频率划分为4个频段:2 515~2 675 MHz,3 300~3 400 MHz,3 400~3 600 MHz和4 800~4 960 MHz,其中,2 515~2 675 MHz频段与北斗RDSS出站信号频率相邻,隔离带仅15 MHz。2018年12月工信部发布的5G射频征求意见稿规定,2 515~2 675 MHz频段5G信号在2 483.5~2 500 MHz内的带外无用发射信号最大值为-40 dBm/MHz,2021年初发布的试行稿[1]中该指标修订为-43 dBm/MHz,即5G信号泄漏到北斗RDSS出站信号频带内的功率约为-30.8 dBm。
北斗系统是一个星基导航定位系统,其落地电平低,容易受到外部系统的干扰[2]。北斗S信号的落地电平约为-127 dBm,比5G信号泄漏的功率低近100 dB,且二者频率相隔较近,5G信号会对北斗RDSS业务造成干扰。
北斗和5G均为国家重要信息基础设施,二者的电磁兼容是保证2个系统共同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2011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以干扰GPS接收机为由,无限期暂停LightSquared公司运营4G网络[3]。文献[4]给出了LTE系统对GPS和Galileo的影响模型。文献[5]从射频角度分析了4G信号与北斗二号RDSS之间的干扰,给出了4G对RDSS造成的带外干扰的分析方法。
本文针对北斗S信号与地面5G的兼容性问题,首先分析了北斗S信号特征,并将地面5G的干扰分为带内干扰和带外干扰,重点分析带内干扰对信号的影响;然后从理论上分析了北斗S信号受地面5G干扰影响,并利用实际北斗S信号和5G基站对其进行了测试;最后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降低地面5G对北斗S信号干扰的策略。
北斗三号RDSS的信号体制在北斗二号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随着北斗三号正式开通,北斗三号RDSS将逐步取代北斗二号RDSS,向用户提供服务。为此,本文以北斗三号RDSS为例,对北斗S信号特征进行分析。
RDSS信号链路可分为入站链路和出站链路,入站链路是指RDSS用户机向主控站发送服务申请的信号链路;出站链路是指主控站向用户机播发服务信息的信号链路。从RDSS用户机角度,RDSS的入站信号位于L频段,具体频率为1 610~1 626.5 MHz;出站链路位于S频段,具体频率为2 483.5~2 500 MHz。由于入站信号频段与5G信号频段相隔较远,因此,下面主要分析RDSS的出站信号。
RDSS出站信号采用直接扩频序列,中心频点为2 491.75 MHz,工作带宽16.5 MHz,调制方式为QPSK[6]。用户机接收的北斗S信号可表示为:
s(t)=Apcp(t)cos(2πf0t+θ0)+
Add(t)cd(t)sin(2πf0t+θ0)+n(t),
(1)
式中,A为信号幅度;c(t)为扩频码;f0为载波频率;θ0为初相;d(t)为电文;下标p和d分别表示导频支路和电文支路;n(t)为零均值高斯白噪声。
从北斗RDSS用户机角度,外部系统造成的干扰可分为带内干扰与带外干扰两部分。带内干扰是由于干扰发射机中的功放、混频器和滤波器等非线性器件在工作频带以外产生辐射信号分量,包括热噪声、谐波、寄生辐射、频率转换产物和互调产物等落入北斗RDSS出站信号频段内,导致北斗RDSS用户机的底噪抬升,造成灵敏度损失。带内干扰频谱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带内干扰频谱示意Fig.1 Spectrum of in-band interference
带外干扰是由于干扰信号在北斗RDSS出站信号的相邻频段注入,使北斗用户机的非线性器件产生失真,甚至饱和,造成其灵敏度损失。带外干扰频谱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带外干扰频谱示意Fig.2 Spectrum of out-of-band interference
带外干扰可通过提升接收机滤波的带外抑制指标来削弱,带内干扰则主要依靠扩频码的扩频增益抑制。
带内干扰对S信号的影响可以用等效载噪比进行评估。当存在带内干扰时,可以用等效载噪比来描述信号质量,其表达式为[7]:
(2)
式(2)表明,带内干扰对等效载噪比的影响与干扰功率和谱分离系数相关,干扰功率和谱分离系数越大,等效载噪比恶化越严重。
仿真了不同出站信息速率条件下等效载噪比随干扰功率的变化。仿真中,假设信号功率为-127 dBm,5G信号对RDSS用户机的带内干扰的功率谱是平坦的,噪声温度为290 K,用户机前端带宽为16.5 MHz。等效载噪比随带内干扰功率变化的仿真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等效载噪比随带内干扰功率的变化Fig.3 Variation of effective carrier-to-noise density ratio with in-band interference power
由图3可以看出,随着带内干扰功率不断增加,等效载噪比恶化不断加剧。当带内干扰功率低于-108 dBm时,等效载噪比恶化低于1 dB;当带内干扰功率高于-103.5 dBm时,等效载噪比低于44.7 dBHz的电文解调门限。
由于信号存在传输损耗,因此,当用户机与基站间距离不同时,所受的干扰业务不相同。自由空间的传输损耗为:
L=20lgF+20lgD+32.4,
(3)
式中,F为信号频率,单位MHz;D为传输距离,单位km;L单位为dB。
图4仿真了不同距离下,5G信号对RDSS用户机的干扰情况。仿真中,假设信号功率为-127 dBm,噪声温度为290 K,5G信号对RDSS用户机的带内干扰的功率谱是平坦的,干扰功率谱密度分别为-40 dBm/MHz和-43 dBm/MHz[1],用户机前端带宽为16.5 MHz。仿真中假设北斗S信号和5G信号均无遮挡,且基站和用户机的天线均为全向天线。
图4 等效载噪比随5G基站距离的变化Fig.4 Variation of effective carrier-to-noise density ratio with distance of 5G base station
由图4可以看出,若5G信号在北斗S频带内的无用功率为-43 dBm/MHz,则用户机的正常解调电文的安全距离为40 m,即当用户机距基站超过40 m时,5G基站的干扰可忽略;若5G信号在北斗S频带内的无用功率为-40 dBm/MHz,则最小安全距离为60 m。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分析采用自由空间的传输损耗,对于实际的损耗可能还存在阴影衰落、穿透损耗等,而5G基站的发射天线通常不是全向天线,后续还需要5G基站发射天线、信道传播条件等相关参数以支持更完善的影响分析。
在实际5G环境中测试5G基站对RDSS通信成功率的影响。将5台RDSS用户机分别放置于距5G基站不同距离,其中,3台配置了较强干扰滤波器、2台无专用抗干扰滤波器,测试距离分别为30,40和60 m。每个测试点位进行1 000次通信测试。
测试点的5G基站和附近的5G信号分布如图5所示。
图5 5G发射天线Fig.5 5G emitting antenna
不同类型北斗RDSS用户机与单基站在不同距离情况下的成功率如表1所示。其中,抗干扰滤波器抗带外干扰能力为50 dB。
表1 不同类型RDSS用户机在不同距离处的通信成功率Tab.1 Communication success rat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RDSS receivers at different positions
通过上述理论仿真与实际测试可知,地面5G信号对北斗S信号是客观存在干扰影响的。由于北斗S信号的落地电平远低于地面5G信号电平,因此,提升二者的兼容性主要考虑减小地面5G对北斗S信号的干扰。可以采用3种策略提升两系统的兼容性。
① 从北斗RDSS系统角度,提升RDSS出站链路信号发射功率,采用扩频增益较大的扩频码,可以提升S信号抗带内干扰的能力。
② 从北斗RDSS用户机角度,提升带外抑制性能是削弱地面5G造成的带外干扰有效方法。
③ 增大对5G基站发射信号的约束,降低地面5G信号在北斗S频段内的无用发射功率。
上述3种策略中,第1种和第2种是从北斗系统角度,提升系统和用户机的抗干扰能力。对于第1种策略,在系统建设完成后,其信号体制和发射功能就已经确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保持不变,因此,采用该策略的成本较大。对于第2种策略,提升用户机带外抑制性能的主要方法是提高滤波器的带外抑制指标,目前该指标标准正在形成之中。第3种方法是从约束地面5G的角度,降低其对北斗S信号造成的带内干扰,这是一种“治本”的策略,但是,从5G射频指标征求意见稿到试行稿,该指标已经下降3 dB,随着后续5G基站组网越来越密集,对北斗影响也会更大,该指标的改进空间仍有待更深入研究。
针对北斗S信号与地面5G的兼容性问题,利用等效载噪比评估5G基站对S信号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北斗S信号和5G信号都无遮挡、且基站和用户机的天线均为全向天线的情况下,用户机与5G基站的安全距离为40 m(以95%为成功率门限)。从北斗系统、RDSS用户机和5G基站的角度,对比了3种提升北斗S信号和地面5G系统兼容性的方法。同时,由于北斗系统、地面5G系统都还在发展之中,上述3个方面的兼容性提升方法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