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旱莲套组”的和谐设计和时代气息

2021-10-15 06:54王志英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8期
关键词:紫砂艺术设计

王志英

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之上,自唐代中期以来,随着人口的南移和经济中心的转移,许多的文人雅士也来到了东吴一带,江南文脉逐渐形成,为紫砂艺术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和文化基础。在明代正德年间,仕人吴颐山和小书童龚春在宜兴金沙寺学习,龚春利用休息时间,在寺内僧人的指点之下,根据千年银杏树树瘿形态设计制作而成的“树瘿壶”惟妙惟肖,采用了仿生的手法,把岁月的沧桑之感完美地凸显出来,让我们在欣赏紫砂艺术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其中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对我们生活的启示。在后来的发展历程之中,紫砂仿生器也成为了一门非常重要的类型,把大自然的瑰丽和精神的象征演绎得淋漓尽致。

我的这组紫砂作品《旱莲套组》采用了一壶、一壶承、两杯的设计组合而成,把旱莲的形态采用了不同的紫砂泥料捏塑起来,装饰在紫砂上面,让我们感受到了别样的风情。此壶壶身设计以实用为主,扁腹的线条圆润,壶底平整,端庄稳重。壶嘴婉约修长,出水爽利,壶把则圈卷自然,端握舒适,值得一提的是,二者的形态都是由旱莲的枝干演化而来,遒劲有力,枝节盘生。壶身的花卉装饰层次感突出,色彩的运用自然大气,壶盖上面也是把莲花的形态铺展开来,花蕊就是壶钮的设计,既美观又拿捏称手。壶承原型设计,从边沿延伸一枝花朵,妖娆多姿,引人注目,两个小杯的设计也不尽相同,一个是采用了叶子包裹杯身,一个则是和壶承遥相呼应,完美地搭配在一起,和谐统一,气韵流畅。从整体上来看这组《旱莲套组》,设计和布局都非常的巧妙,目的性明确,直奔主题,把旱莲的优雅姿态和色彩搭配充分地展示在我们眼前,从功能上来说,也起到了既定的宣传目的和作用,凸显出了作者高超的紫砂技艺水准,以及对当下紫砂艺术和时代结合的非凡领悟与创新能力,作品本身除了具有实用和纪念意义之外,对我们也具有着深刻的启迪。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紫砂艺术也应该与时代同频共振,为社会发展和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做出积极的贡献。旱莲,是陕西汉中的市花,具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汉中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有许多的奇花异草,旱莲属于玉兰花科的变种,但是开出的花朵如同莲花一般,令人叹为观止,所以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汉中博物馆充分利用了紫砂艺术的影响力,希望把旱莲的形态和紫砂结合起来,于是作者就应邀设计制作了这一组紫砂作品。关于旱莲的故事还有很多,据说是为了纪念诸葛亮,在武侯祠内种植,而且人们如果看到旱莲开花,会带来吉祥的运气,所以也称之为“喜树”。更为重要的是,旱莲和紫砂艺术的结合,让我们重新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和厚重之感,基本上是相同年代的历史痕迹,在今天又焕发出了新的艺术生命力,时代的气息蓬勃而出,在当下紫砂发展的历程之中,就需要这样的融合之作,把紫砂的艺术魅力带到其他的省市,甚至国际之上,这样才有利于紫砂艺术的发展。我的这组紫砂组合《旱莲套组》恰恰就是在这样的因缘际会之下,把这两种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我们感受到紫砂器实用功能的基础之上,还能够欣赏到这样一种古老物种——旱莲的美丽动人和其背后的传奇故事,从而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对今天的社会影响,散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

结语:紫砂艺术从明代一直发展到今天,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紫砂文化,同时也可以说影响和改变了我们国人的喝茶方式与艺术品味,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创了属于紫砂的盛世,紫砂艺术的影响力已经突破了茶文化的范畴,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的雅玩和文人雅士的心头所好,也深刻地反映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脉搏,值得我们好好把玩,细细品味一番。

猜你喜欢
紫砂艺术设计
无相
刘少白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纸的艺术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