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升炉》的造型特色和艺术审美

2021-10-15 06:54:12邵益春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8期
关键词:圆器方器艺人

邵益春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宜兴紫砂灿若星河,代代都有惊才绝艳者引领风骚,将壶艺从一个辉煌推向另一个辉煌。这些紫砂大师为现代紫砂留下了无数供后人瞻仰膜拜的珍宝,有圆润饱满的圆器,有四方周正的方器,有美观雅致的筋纹器,有逸趣横生的花器。现在人们根据紫砂壶的造型特点进行分类,紫砂方壶就是紫砂壶类型中的一种,其制作工艺主要是镶接成型,用切好的泥片拼接而成。俗话说“一方顶三圆”,这也算是紫砂方器比圆器更难做的重要原因。此外方器中折角的处理也是难度之一,其衔接转折弧线的制作稍有不慎,就能毁了整个作品。所以一般方器之大成者多是有数十年以上制作经验的艺人,因为没有量的积累,没有质的提高,是很难制作出泥、形、工、款都上乘的方器紫砂壶的。

紫砂壶《升炉》为方器中的经典,涵盖了高古典雅和雄浑大气的特点。它的造型设计是以传统佳器传炉壶为参考样本而进行演绎的,传炉是古代道士炼丹用的丹炉,是道家的象征,因此其造型特色既有着青铜器般的威严和稳重,也包含了紫砂壶惯有的古朴雅致。老子曰:“大象无形,大巧不工。”《升炉》既有着传炉壶的方正典雅,也将“圆”的思想融入了创作中,作品线条强劲,块面有力,转折圆滑,充分体现了道家的辩证思想。再加上作品是采用优质紫砂泥制作,整器比例协调,线面挺括有力,轮廓分明,气势挺拔,韵味独特。

《升炉》敦厚朴实、寓圆于方,有清晰笔直的线条,也有柔和的大圆角。就造型而言,《升炉》是一件典型的光素器,没有进行装饰,通身只有点、线、面之间的组合变化。简单的事物往往制作起来却不那么简单,尤其四方器中的“炉”这一造型,既要有方的造型,又要有圆的特色,更是难上加难。老子曰:“智欲圆,行欲方……智圆者,无不知也;行方者,有不为也。”由此可见方圆相融的思想古已有之,这种思想明朗脱俗,使得作品整体充满了古代传统辩证思维,也充满了文人风貌。

作品在设计上着重突出了层次感,从榫足,壶身、壶口、壶盖、壶钮,一层层进行递进,参差不齐,但高矮有序,既不凌乱,又充满了现代感。四方榫足稳稳地托起了整个壶身,造型有别于一般的圈足,设计感强烈。壶身也不是单一的四方形,而是分成上下两个四方块面,靠近圈足的部分呈扁四方造型,上半部分则是饱满的正方体,体积比下面的四方形小,这就导致了视觉上大小对比。两者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挺拔高挑的壶身,设计很有特色,新颖又别致。壶嘴和壶把为了映衬壶身的高大,因此线条也拉得比较长,壶流纤细,壶把精致,和壶身匹配在一起比例协调,和谐自然。四方的壶口边沿外翻,就像为壶身带了一顶帽子。四方盖合上后直接嵌进壶身中,盖面隆起,又形成了一个新的空间,一粒四方钮竖立在盖上,更是将作品的空间层次感推向了顶峰。可以说作品是由一个又一个四方形组成,它们一起构成这一款立体的、有层次的的紫砂作品。

四方器制作难度大,大就大在一个个四方形衔接的处理上。艺人将圆的元素融入壶中,尤其体现在作品边缘化和过渡处的处理上,这就使得转折处都采用了大圆角,这样造型就有了方中有圆的艺术效果。作品虽然是一款素器,没有任何装饰,可谓是简朴古拙,但是那清冽的直线、圆润的曲线,都给作品带去了十足的古风韵。随着茶烟冉冉升起,我们跟随东晋名士葛洪一起游历山水,传炉炼丹。

作品的成功不仅显现在造型设计和制作工艺上,还体现在了泥料的选用上。上乘的紫砂泥泥质更加有质感,肌理呈现也更清晰。现代艺人使用的泥料都是经过真空炼制的,而为了加强砂泥的韧性和黏性,艺人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炼制,炼制过程中不断用木槌进行拍打,使紫砂泥更加紧致。这样操作虽然比之真空练制更加繁琐费功夫,但是效果还是很不错的。紫砂壶《升炉》呈现了一般紫泥所达不到的色泽和肌理效果,整体呈现土黄色,基调比较暗沉,而且经过二次炼制的紫泥更加的细腻,粗砂比例减少,体现在壶艺上就是温润明亮,有着哑光的艺术效果。

日本民间工艺之父柳宗月说:“凡是日常使用的器物,不允许华丽,不允许繁琐,更不允许病态。”这个艺术理念和紫砂壶的壶艺文化可以说不谋而合。民间工艺是绝大多数使用的器物,他们和皇家贵族的日常器物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有可能是奢华繁琐的,这显然和老百姓平淡的生活不匹配。因此紫砂作品往往比较简朴,以实用为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延伸出的艺术性就更具有观赏价值和美学价值。

以前的方壶艺人往往是从做方形花盆入手的。只要他们做方器到了一定水准,具有这方面的悟性和潜力,是不愿意再做圆器的,更抗拒做花器。他们在方器的镶接和拍打中找到了成器之道,也在线条的横平竖直之间悟出了艺术之道。

很多人说方壶的工艺呈现一定程度上会折射出制作者的性格,有时候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是因为刚直的性格成就了方器的四四方方和阳刚霸气,还是因为方器而更加激活、凸显了自身桀骜不屈的气质。且不说紫砂艺人在方器制作时有何感悟和收获,至少我们在欣赏该作品中领悟到了奥妙的人生意境。做人需要向四方器一样四四方方,又要带着一些圆角去适应社会,只有方中带圆,才能在人情世故中做到通透,清澈。

猜你喜欢
圆器方器艺人
继往开来 大方大器
——谈紫砂方器的面面观
江苏陶瓷(2022年4期)2022-10-08 11:25:08
当代手工圆器的价值
——以景德镇手工圆器为例
陶瓷研究(2019年6期)2019-01-19 14:00:43
老艺人的匠心
学生天地(2018年32期)2018-11-07 12:19:32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海峡姐妹(2018年8期)2018-09-08 07:58:48
浅谈紫砂圆器的造型之美
浅析紫砂方器的造型
花灯艺人
浅谈紫砂《六方掇球壶》的制作逸趣
佛山陶瓷(2015年12期)2016-03-09 06:44:22
评弹艺人的雅号与别称
苏州杂志(2016年6期)2016-02-28 16:32:28
浅谈紫砂《六方虚扁壶》的艺术风采
佛山陶瓷(2015年5期)2015-07-17 06: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