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赛融通的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改革研究

2021-10-15 01:13李雁行王志国卯建仿
电脑与电信 2021年7期
关键词:大赛职业高职

李雁行 王志国 卯建仿

(1.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100;2.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311)

1 引言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于2018年4月发布,提出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动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使之具备良好的信息思维,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成为必备的基本素质。2019年出台的高职百万扩招政策是职业教育领域践行终身学习理念的重大举措,终身学习理念强调教育要面向所有人开放,既要满足广大社会成员在人生各个阶段的学习需求,又要采取有利于成人学习的教学模式[1]。《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推动职业学校“课堂革命”,适应生源多样化特点,将课程教学改革推向纵深。引导职业学校开展信息化全员培训,提升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能力,以及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优质在线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职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获取信息与利用信息的能力。从不同生源学生需求出发,助力学生掌握信息检索技巧,培育学生遵守信息道德和学术伦理,培养批判思考的能力,提升自学、创新、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适应社会和终身学习提供保障。高职信息素养教育主要的模式有入馆教育、电子资源讲座、信息检索课程等。除了校内教育形式外,参加由教育部图工委、省级协会、行业企业举办的各类信息检索大赛,也是改进课程标准、提高教学实训水平、强化学生核心信息素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各级大赛是促进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是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试金石”。随着信息检索大赛的逐级推进,如何将大赛和常规信息素养教学相结合,课程教学如何从大赛的选拔、参赛等一系列活动中汲取经验,如何形成“课赛融通”培养模式,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2 全国高职信息素养大赛教师赛基本情况

为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9年教育部图工委高职分委会和CALIS管理中心联合举办了首届全国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分为教师组和学生组。本文将以2019年、2020年全国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教师组为例,对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学现状进行分析。

教师组的形式由2019年说课赛变成了2020年的微课赛。经过省级选拔,2019年82名教师说课赛作品进入全国网评赛,最终11个省(直辖市)19所学校的20名教师入围现场总决赛;2020年119名教师微课赛作品进入全国网评赛,最终19个省(直辖市)44所学校的50名教师入围总决赛。两年内共有20个省(直辖市)入围总决赛,具体省份、人数、双高校人数分布如表1。是否能够入围总决赛和各省(直辖市)信息素养教育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当然有部分省(直辖市)也受到了赛制和组织力度的制约。2019年湖南和安徽两个省进入总决赛的教师人数占45%;2020年湖南省、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进入总决赛教师人数占46%。连续两届全国高职信息素养大赛,湖南省都是名列前茅。2019年湖南省是第一个由教育厅发文举办省赛的省份,在政策上、经费上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参赛学校多、参赛教师多、参赛学生多,对湖南省高职院校师生信息素养水平整体提升也是一种促进。

表1 2019-2020年入围全国高职信息素养大赛教师组总决赛的人数分布

2019年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双高计划”建设名单,共有197所高职学校入围。“双高计划”学校要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专业定位、人才培养定位,要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带头作用,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和范例,在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2]。2019年有9名进入总决赛的教师来自于“双高计划”学校,占比达45%;2020年有29名进入总决赛的教师中来自于“双高计划”学校,占比达58%。由此可见,“双高计划”学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在师资、资源建设、政策支持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优势,也确实为高职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改革探索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

3 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

3.1 “双高计划”学校信息素养课程开设情况

2019年和2020年入围教师组全国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总决赛的“双高计划”学校共计26所。通过对26所学校图书馆信息素养课程开设情况调研发现,有10余所学校开设了信息素养相关课程,其中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了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了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信息素养”、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了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信息素养与信息检索”、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校教学平台建成了公选课程“信息检索”。天津职业大学、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均开设了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并且都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届以上的校内信息检索大赛。没有开设信息素养课程的双高校,在2019年全国高职信息素养大赛举办以来,也开始积极开展校内检索选拔赛,组织赛前培训、赛后总结表彰,推广信息素养大赛平台,开通试用相关高校信息素养数据库,并且以大赛为契机积极探索申报开设信息素养课程。

通过查询26所“双高计划”学校图书馆馆员发表的论文情况发现,开设信息素养课程的学校均有几篇关于信息素养教育的论文成果,其他学校在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和科研方面较为薄弱,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论文屈指可数。高职信息素养教育现在普遍存在着开课学校少、学时不足、小班授课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高职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教师师资薄弱,图书情报专业人才配比较少,无法保证信息素养课程的普遍开设;另一方面高职教育这20年一直处在变革转型中,随着各种国家、省级项目的启动,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较大,课时也呈缩减趋势,信息素养课程的开设和学时便很难保证。

3.2 高职院校信息素养课程教学内容

2019年和2020年两届入围总决赛的20个说课赛和50个微课赛作品的教学主题内容广泛,主要集中在三大中文数据库的使用、搜索引擎的使用、检索策略、毕业论文写作、信息评价、专利检索、校园生活的日常需求检索等,有个别教师的主题选取的是数据检索、检索思维、信息伦理、信息安全、新闻信息素养、商业秘密、环境标准等。信息技术在检索中的应用主要涉及Python、H5、二维码、Tableau、PPT、微信等技术或软件;信息评价主要涉及疫情信息辨别、学术牛人辨别、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搜索引擎的使用主要涉及各种高级检索功能的使用,比如Inurl、Site、标签等。教学设计上一部分教师应用情景导入,以人肉搜索、市场营销专升本信息、爱国教育基地之旅、电商行业现状、民法典解读、滇池治污、90后抗击疫情等内容为情景,与信息素养教育相融合。

2020年大赛张久珍教授对“教师微课赛”进行点评时表示参赛选手在教学设计上还需要更多地结合高职教育特色,以各地、各校的专业优势为前提,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更好地彰显大赛的作用与价值[3]。这为高职院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提出了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在全面提高质量的基础上,着力培养一批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4]。高职信息素养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模式等方面都应具有职业教育特色,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现在高职院校普遍的以专业为单位的小班授课为探索信息素养教育和专业内容、职业素养相结合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尤其是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逐步向面向专业群信息素养教学内容转换,进而形成以学校核心专业群为引领带动高职信息素养教育转型的态势。

4 “课赛融通”信息素养教育改革的路径设计

“课赛融通”教学模式就是把职业竞赛作为抓手和突破口,利用竞赛软件为教学平台,以具体竞赛项目为教学导向,合理推动专业教学改革[5]。全国高职信息素养大赛是目前高校领域规模最大、参赛学校最多、参赛学生最多的赛事,通过以赛促教可以让高职信息素养教育紧跟高职学生通用能力发展、对接职业岗位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1 参照大赛目标标准,变革教学标准和内容

首先明确信息素养课程的建设目标,根据学校的事业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规划、对应毕业生岗位信息检索与处理能力需求,提出课程建设目标。确定课程总体目标后,对课程目标进行分解。目标的设计要贴合大赛的要求,兼顾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的实现。依据课程建设目标,课程团队梳理课程建设的标准。按照大赛文件,对标能体现信息素养要求的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和《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根据专业服务地方产业的特色需求,明确信息素养课程建设标准,分别设置课程条件标准、课程设计标准、教学实施标准、教学效果标准,形成课程标准链。课程条件方面,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发优质资源,与数字资源供应商校企合作共建,录制信息素养培训、课程教学知识点微课视频进行教学资源建设。课程设计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因地制宜根据授课不同的专业、岗位需求按照大赛标准调整教学内容,细化知识点。《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中提出了6个信息素养的核心概念:权威的构建性与情境性、信息创建的过程性、信息的价值属性、探究式研究、对话式学术研究、战略探索式检索[6]。以战略探索式检索为例,通过大赛发现学生在关键词的选择、检索策略的构建方面是弱项,在课程内容重新构建时,可通过生动、有职业特色的情景引导学生明确信息源,运用发散和收敛思维,选择检索策略,增强检索策略教学内容的融合。

4.2 利用赛事平台系统,提高教学实训水平

高职院校在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建筑面积、经费的原因,很多图书馆还没有建立专门的信息检索实训室或专门的电子阅览室。借助参赛的契机,参照比赛环境要求,建立理实一体化的信息检索实训室和录播室,提升课程建设软实力。目前全国高职信息素养大赛为院校师生相互交流、学习、训练和展示教学技能搭建了竞赛平台。全国高职信息素养竞赛平台提供教学视频资源、教师组视频、模拟题库。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注册大赛平台,有效利用大赛积累下来的在线资源,辅助教学。将竞赛平台和相关信息素养平台整合到学校信息素养教学的实训体系中,不仅可以丰富实训资源,还落实了大赛的常态化机制。由于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各种技术发展迅速,对从业人员及时更新技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学校购买商业数据库的经费有限,而且高职毕业论文(设计)更倾向于生产性实训、作品成果、实践体验等,高职信息素养教育应该更突出职业性和社会性,可根据大赛题目所涉及的公共资源给学生开展实训,例如国家官方专利、标准、数据查询、共享资源等数据库。实训室的建立、竞赛平台和公共资源数据库的使用将最大程度从物质上保障了“课赛融通”教学改革体系的实施。

4.3 以大赛选拔机制为驱动,优化考评方式改革

教育部于2017年要求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通过教育部对高职课程诊改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到,课程的改进需要引入平台来做实时的监测预警和分析,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时代发展的需求。通过2019年教师说课赛的参赛作品,也可以发现很多案例中运用了功能较多的教学平台,组织课下学习活动并跟踪互动,精准记录学习轨迹并辅助评价,数据分析发现学习问题并形成学生画像,课堂在线互动促进学生参与等[7]。信息素养课程可以通过建立多元考评机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例如:参与度考核,通过教学平台签到、小组讨论互评、头脑风暴、平台自测等环节覆盖全过程,并将数据分析结果作为下次课教学目标调整依据;通过检索步骤、检索报告、教师综合评价等进行上机实训考核;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级、省级、全国信息素养大赛,把信息素养大赛成绩计入信息素养课程,以赛促建的同时推动课赛融通。已有部分学校开展了相关探索,如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参加省级信息素养大赛获得名次的学生,期末考试每门学科将予以加分并赠予毕业学分,还可获得丰厚的三全育人积分;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参加信息素养大赛并成绩及格者,可视为已完成本学期《大学生阅读》期终课程作业;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全国信息素养大赛纳入学生思政实践学分考核,并计入相应学分。

5 结语

课程改革必然要与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方向保持一致,职业技能竞赛使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变得更有针对性。全国高职信息素养大赛不仅是展示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考察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一环。教师通过参赛,与同行进行学习、交流,增强了教学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学生通过比赛,其信息素养能力明显提升,与全国的选手同台竞技,在今后的升学、求职中更有自信心。深化探索高职课赛融通信息素养教学体系,扩大信息素养大赛的影响力,促进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合作交流,将成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可行实施路径。

猜你喜欢
大赛职业高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高职田径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实施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说谎大赛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