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凤
(河北省石家庄市青少年宫,河北石家庄 050000)
在中华五千多年悠久文明历史当中,中国画是中华艺术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之一,和西方的油画项目相比,中国画存在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画创作关注意境的设立,这便是中国画与西方油画在审美形式上最大的差异,因此,在中国画当中,有许多独有的创作技巧,而在这些技巧当中,以“留白”技法最具代表性,因此,分析“留白”技法的概念,并充分认识到它在中国画创作中所起到的作用,分析留白技法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相关领域人员所必须要关注的课题。
留白在艺术创作中是一个常用技法,在中国画创作中是使用较多的技巧。留白具有多方面的艺术魅力,这需要对其形成认识。
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除了需要关注色彩、笔墨以外,很多画师总会在画布上保留一部分空白,这便是留白技法。在中国诸多优秀国画作品当中,都普遍使用了留白技法。它是绘画者在使用笔墨的过程中,所故意保留的空白部分。留白技法是中国画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构成元素,它是建立在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意识上所诞生的。通过对留白技法的合理使用,产生“无中生有”的虚实关系,有效提升了绘画作品的艺术境界。整体来讲,留白技法是中国画创作过程中一种常用的表现方法,并且还是构建中国画空间感的一种重要途径,它能够给予观众一种良好的视觉体验,为观众带来想象的空间,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画家的心境。
1.意境之美
实际上,在针对中国画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意境美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这里所提出的意境美,指的是画家的情感和画面中相关景物融合以后所形成的意境的美感,在优秀的国画作品中,观众通过观看画作,能够和画家之间产生心灵的互动。而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通过合理使用留白技法,能够让观众在观看画作的过程中有虚实结合之感,不但能够让观众通过画面中的景物了解到画家精湛的技法,同时也能够通过对留白技法的合理使用,让观众感受到画面之外的悠远意境,合理激发观众在观看画作过程中的想象力。
2.气韵之美
在中国画当中,气韵之美同样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评价标准。一幅中国画作品要想引人关注,就必须要有其独有的气韵风骨,因为一副优秀的中国画作品不但需要外部形态描绘细腻,同时还需要让观众感受到绘画作品的内在气质精神。而留白技法的使用刚好满足这一客观需求。画家依靠实物和空白的融合,可以将图画的气韵进行有效表达,与画面中全是景物相比,合理使用留白技法更能表现出中国画的气韵之美,并且也降低了对观众带来束缚感,给观众以无尽的想象空间。
3.韵律之美
同西方油画项目相比,中国画作品还具有一些其他方面的特殊性,这些特殊点在于用纸材料、绘画技巧、笔墨颜色、画面布局等多个方面。单从色彩的选择方面来看,黑色和白色是中国画作品中的核心颜色,并且也是最为常见的色调之一。因为黑色和白色之间具有显著的对比,可以在观众脑海中产生巨大的对比差。而伴随着留白技法的合理使用,中国画中的黑白颜色差异之间的过渡将会变得更加自然,让中国画画面变得更加具有层次感,由此达到一种画面韵律之美,提升中国画作品自身的艺术感染力。
根据中国画的创作来讲,留白技法的运用,能够在多方面体现出积极作用与具体功能,这能够给中国画创作带来积极影响,提高中国画创作的表现。通过对一些画作的鉴赏分析,认为留白技法的运用,可以从想象空间、画面意境、虚实结合等方面发挥出显著功能。
留白技法的合理使用,可以为观众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就中国的国画大师作品进行观察,诸如国画大师吴道子、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陆俨少都是对留白技法使用炉火纯青的人。在画作创作过程中,一些时候对于画面的营造,并不需要将其完全呈现出来。尤其是一些本身就不具备具体形象的事物,也很难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进行描述。这时,以留白的形式,来进行创作,给观者留下想象空间。观者在欣赏画作时,可以结合自身的认知,对留白部分进行脑补,在脑海中产生具体形象,这样可以让观者产生切身的感受。例如:在南宋时期著名国画作品《寒江独钓图》(马远)中,画面上,湖面上仅有一叶扁舟、一位正在垂钓的渔翁。整个画面尽管没有白云、山水,但是通过画家对留白技法的精妙使用,扩大了画面的空间感,让观众能够通过观察画面,感受到图中意境的浩瀚,由此提升了画面的艺术价值。
实际上,中国画的创作,都是基于写意为核心的,而写意的重点,便是重视意境的表达。所谓的意境,指的是画面中的境界和情感。“意”是指画家在作品创作过程中赋予作品的审美情感;“境”是指画家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赋予该作品的独有特质。留白技法的使用可以有效彰显画面的意境,著名国画大师董其昌先生的《芳树遥峰图》,该作品堪称留白艺术的使用典范。在该作品上,一块坚硬的山水在画面中被划分成两截,在不了解国画艺术的人的眼中,这是没有依据的空白,但是从留白的视角上来看,这个空间可能是观众能想象到的任何一种元素,它可能是风、可能是云、可能是雨。留白技法在该作品当中的使用,体现了山石的坚韧笃定,体现了作者赋予画面的独有意境之美。董其昌先生曾经表示,在创作这幅作品的过程中,只是凭借自身的艺术感觉进行创作的,没有参考某一种特定的绘画模式,由此可见,留白技法对于画家深邃的意境表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再比如南宋夏圭的《松溪泛月图》,整个画作使用了大量留白,画面中的松树处于左下角、一叶扁舟处于右下角,一轮明月处于左上角,整个画面中央部分,全部留白。画作中大面积留白的使用,就正好营造出了水面迷茫、辽阔的意境,很好地呈现出了主旨情感。
在中国画创作理念当中,向来倡导虚实结合的理念,在进行中国画作品的正式创作的过程中,要求画家秉持虚实结合、无中生有的思想,才能在黑白线条之间体现出画家的独有智慧。而在此过程中,留白技法的使用便能够迎合这一理念,彰显画面的重点,提升国画作品的艺术内涵。对于观众而言,虚实结合的画面,能够加深欣赏画作的层次感,从中获得更好地欣赏体验。例如:唐朝画家阎立本在《步辇图》当中,生动体现了唐太宗会见使臣的形象,通过留白技法的使用,观众发现唐太宗是坐在白色纸上进行使臣接见的,这样的画面设计和对留白技法的使用,提升了画面本身的层次感,让画面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观者在欣赏画作的过程中,就能对其形成更深的体会。
以上,便是留白技法在中国画绘画创作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三大功能,由此可见,留白技法在中国画创作中的应用,是画家所必须要掌握的重要技能,这对于提升自身作品的艺术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笔者认为,尽管对留白技法的使用,能够有效提升国画作品的艺术内涵,但是应当对以下问题进行高度关注,防止弄巧成拙,对画面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因为中国画的创作,留白技法的使用,也需要注意区分场合、形象和意境,只有在恰当的环境下使用留白,才能呈现出良好的效果。如果使用不恰当,就会形成负面作用。
在诸如对中国山水画进行创作的过程中,画面的构图设计是决定画面整体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画家在进行构图设计时,需要慎重考量构图,不要将画面填充过于饱满,这会给观众带来巨大的压迫感,并且无法体现中国画作品中虚实结合的理念。而在留白技法使用过程中,也必须要趋向于合理。因为留白技法的使用,其核心目的是提升画面的意境,给观众丰富的想象空间。但是若画面整体留白过多,则会让观众感觉画面过于空洞,若留白空间太小,留白技法也不能发挥其自身真正的价值。综上,在国画创作的过程中,留白技法使用必须要合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其艺术价值得以最大程度体现。
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虚实结合同样是一项重要的原则。画家需要在合理意境限度内,探寻空白,留白的设计将会对画面的虚实感官产生巨大影响,画家想要创作出感人的画面,必须要体现出黑白情感,依靠上述特殊的国画创作技法,体现出画面的层次感和虚实变化感,让画面在干净、透彻的情况下,合理留白,彰显留白技法在国画创作中的独有价值和重要地位。不仅如此,虚实效果的体现,还可以从多个不同角度来考量,与远近、大小、光影等,从多角度来体现出不同的虚实效果,以留白作为映衬,强化虚实效果的表现。
中国画中的写意性有很大一部分是依赖于对留白技法的使用的,因此留白技法才成了中国画作品中的一种重要特征,对数百年来绘画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中国画创作的过程中,画家不仅需要通过颜色、用笔等来表现画面的写意性,更需要通过对留白技法的合理使用设计,给观众足够的想象空间,给观众插上想象的翅膀,丰富中国画的艺术内涵和艺术形象。
总之,在中国画发展的几千年中,留白技法已经成了中国画绘画中的一种重要技法,并且在提升中国画艺术价值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相关领域的学习者或从业者,必须要对留白技法的内涵、价值、功能、主义要求等方面的内容进行高度关注,并在实践过程中,合理设计对留白技法的使用,以此来最大程度提升作品价值,并且让中国画艺术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得到有效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