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炜 王丽丽 董国慧
(青岛市即墨区农业农村局 山东青岛266200)
灵山韭菜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灵山韭菜叶片宽大肥厚,叶色深绿,具有辛辣味浓、鲜甜可口等特点,是青岛即墨区灵山街道特色农产品。 灵山韭菜有着辉煌的种植历史, 因该区域具有富硒的黑土壤条件和传统的韭菜良种,曾经村村户户种植韭菜,种植规模达到万亩,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近几年,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依托灵山韭菜行业协会和灵山韭菜专业合作社, 灵山韭菜走向了标准化、 产业化经营道路, 灵韭王、 灵山贡韭等品种在胶东半岛广受欢迎, 春节上市最高售价每千克达到99 元,成为当地产业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为确保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和品质优势, 更好推进灵山韭菜产业化生产,本文作者结合本地生产实际,总结制定了灵山韭菜标准化生产技术, 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借鉴参考。
韭菜生产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耕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旱能浇、涝能排的地块,土壤pH 5.5~7.0,前茬为非葱蒜类蔬菜。 产地环境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
选用抗病虫、抗寒、耐热、分株能力强、品质好的品种。 秋冬季连续生产应选用休眠期短的品种,灵山主栽品种为灵韭、灵韭王等地方传统品种。
育苗床选用利于排灌、 近1~2 年未种过葱蒜类蔬菜的沙壤土或黏壤土地块, 每亩施腐熟有机肥料6 000~8 000 kg。 肥料施用应符合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的规定。
青岛地区于4 月5 日前后播种为宜。
灵山韭菜一般采用育苗定植方式。 播种可用干籽直播,也可催芽播种,每亩用种量6~8 kg。
催芽时用40℃温水浸种12 h, 除去秕籽和杂质, 将种子上的粘液洗净后用湿布包好放在16~20℃的条件下催芽, 60%种子露白尖即可播种。 播后分2 次覆土,第1 次覆一层薄土,返潮后再第2 次覆土, 覆土总厚度2 cm。 覆土后覆盖地膜, 出苗后揭去地膜。
用先进设备制造臭氧水用于灌溉。 苗高5 cm 左右轻浇一水,并及时松土。 结合浇水施腐熟有机肥料2~3 次,并使用防虫网阻止成虫产卵。 苗高15 cm 后灌水,防徒长倒伏。出苗15~20 d 中耕除草1 次,中耕时前浅后深,避免伤根。
定植地块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5 000~6 000 kg为基肥,深翻整平做畦,畦宽2.5 m,畦间距0.5 m。
苗龄 75 d 左右,株高 18~20 cm,韭苗 4~7 片叶时定植。一般于6 月下旬至7 月上旬定植为宜。定植前1~2 d 育苗畦浇透水, 将韭苗起出后抖掉泥土,大小苗分开,不剪根及叶梢,整株栽苗。 定植密度:行距33~35 cm,穴距 10~15 cm,每穴 6~8 株。 栽植时要求深浅一致,大小苗分别栽,栽植深度以不埋住分蘖节为宜。
4.1.1 水分管理 定植后及时浇足水, 土壤表层稍干后补浇水一次,待土壤表面干松后及时划锄。 新叶发出后应浇水,并中耕保墒,保持土壤见干见湿。 进入雨季应及时排涝。 入秋后,正值韭菜生长旺盛期,每隔5~7 d 浇水1 次。 以后气温逐渐降低,植株生长缓慢,当日最高气温下降到12℃以下时,土壤表面不干不浇水。 11 月下旬土壤封冻前应浇足冻水,以早、晚地表上冻、白天融化时为宜。
4.1.2 施肥管理 施肥应采取轻施、勤施的原则。 苗高35 cm 以下,结合浇水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00 kg;苗高35 cm 以上,结合浇水每亩施腐熟有机肥800 kg。肥料施用应符合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的规定。
4.1.3 摘除韭薹 韭菜抽薹开花, 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抽薹后应及时摘除。
4.2.1 扣棚覆膜前准备 清扫韭菜地块上的枯叶杂草,搂平畦面,整理畦埂。
4.2.2 扣棚覆膜时间 在秋冬季扣棚覆膜, 转入扣棚生产阶段。 不休眠品种在9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休眠品种在11 月上中旬。按脊高2.4 m、跨度6 m、长度 50~60 m 扣拱圆大棚, 每棚 2 畦, 每畦再扣小拱棚;或按脊高3.2 m、跨度12 m、长度60~80 m 扣拱圆大棚,每棚4 畦。
4.2.3 温湿度管理 拱棚密闭后, 保持白天20~24℃、夜间 12~14℃。 株高 10 cm 以上时,保持白天16~20℃、夜间 8~12℃,相对湿度 60%~70%。 以后随着气温下降,夜间加盖草苫、纸被。
4.2.4 水肥管理 扣棚覆膜后一般不浇水, 苗高8~10 cm 时浇一次水, 结合浇水每亩追施草木灰8~9 kg,叶面喷施光合菌肥100 倍液; 株高10cm 以上时,逐步加大放风量, 结合浇水追肥, 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 000 kg,并顺韭菜沟培高土2~3 cm。 肥料施用应符合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的规定。
韭菜进入第2 年开始收割, 管理原则是合理解决收割与养根、前茬与后茬之间的关系,使植株旺盛生长而不早衰。
4.3.1 整理畦埂 韭菜春季返青时, 应及早清除地面枯叶杂草, 耧平畦面, 整理畦埂, 提高地温, 促进萌芽。
4.3.2 水分管理 株高15 cm 左右浇1 次水, 土壤墒情好时,可在收割第一刀后再浇水。
4.3.3 施肥管理 韭菜开春追肥1 次, 用开沟方式追施, 返青后嫩芽新生 3~4 d 后中耕松土 1 次,30~35 d 收割第一茬,收割后3~4 d 追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 50 kg。雨季(6~8 月)不再追肥,雨季过后每亩追施腐熟有机肥50 kg。 肥料施用应符合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的规定。
韭菜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疫病、白粉病,主要虫害有韭蛆、潜叶蝇、蓟马。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优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生态等防治措施,适当运用化学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等有害生物滋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 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 农药的使用应符合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的规定。
①选用优质抗病品种;②实行轮作换茬,提高韭菜抗病性;③加强田间管理。 韭菜田应精细平整,防止地面低洼积水,夏季应及时排水,减轻疫病发生。冬季应少浇水,防止湿度过大。 施用的有机肥应充分腐熟,并开沟深施。 培肥根株,增强韭菜本身的抗病性。 韭菜收割后及时清洁田园,把残留叶片带出园外集中统一处理。
采用杀虫灯、黄板(柱)及性诱剂诱杀害虫,采用防虫网或银灰膜避虫。 早春及秋季韭蛆幼虫发生时,连续灌水3 次,灌水以淹没垄背为准,使部分根蛆窒息死亡。
5.2.1 设置防虫网 采用40~60 目防虫网, 露地栽培时防虫网全方位覆盖;拱棚覆膜后 ,在通风口处设置防虫网,同时通风口外侧地面处铺设无纺布。
5.2.2 糖酒液诱杀 将盛有诱杀液(糖、醋、酒、水为3∶3∶1∶10)的药盆固定在距地面约 1 m 的高度,每亩放置 2~3 盆。 离盆口 30 cm 的正上方挂 30 W 灯泡,天黑前开灯,每天开灯2 h。 诱杀防治分两期进行,5 月上旬至6 月下旬为一期,9 月上旬至下旬为二期。
5.2.3 挂粘虫板、 杀虫灯 每20 m2放一个粘虫黄板,高度55~75 cm,也可悬挂杀虫灯诱杀韭蛆成虫。
5.2.4 放风降湿 拱棚栽培要注意防风降湿, 以下午放风2h、早晨放风0.5 h 为宜。 放风面积控制在拱棚面积的1/12~1/10。 刚收割或外界温度低时通风量要小或早上放风时间推迟。 拱棚温度控制在25~28℃、相对湿度在60%~70%为宜。
采用生物药剂如藜芦碱、苦参碱、印楝素、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防治病虫害。 可施用地衣芽孢杆菌菌粉(2 亿个/g)20 kg/亩,预防韭菜病害;采用苦参碱生物制剂防治食心虫, 每亩用1%苦参碱300 mL兑水150 kg 喷雾。
应对症下药,适期用药,更换使用不同的适用药剂,运用适当浓度与药量,合理混配药剂,并确保农药施用的安全间隔期。 不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混配农药(附表)。 农药使用应符合GB 4285 和 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附表 韭菜常见病虫害防治用药方案
叶鞘超过15 cm 时及时进行收割, 以清晨收割为宜。 一年收割 2~3 茬,11 月至翌年 5 月为收割期。
韭菜收割后, 按照叶鞘直径大小进行分级包装销售。 将去杂的同一质量等级的韭菜扎捆后,用打孔的食品级塑料薄膜包装, 然后放入统一的食品级塑料包装箱内,食品级包装箱内衬薄膜。 叶鞘直径0.3~0.4 cm 为一级,叶鞘直径0.4 cm 以上为二级,其余为等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