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院系常规管理与岗位实践中探索

2021-10-13 16:13刘抒孙翠翠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管理

刘抒 孙翠翠

摘要:当前,高校,尤其是以培育应用型人才为主导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重专业素养培育,轻思政教育的弊病。长此以往,无益于青年学生均衡全面成长。本文依据作者多年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经验,就思政内容如何更好、更多元、更具针对性地融入高校学生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工作当中,如何优质高效地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思政课教学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在充分挖掘不同内容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共同促进下,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更有效开展,从多元化角度作了探索和尝试。力求通过不断开拓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新模式,更好地完成国家和人民赋予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关键词:高校院系 思政教育 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对于以培育应用型人才为主导的高职院校来说,当下课堂中常规的思政课程在贴合学生生活、岗位实践乃至未来工作中的促进作用尚显不足,对即将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来说,院系在日常学习、生活管理和专业实践中的融入式思政教育更具针对性、有效性,能够更有利于由内而外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更大潜能,有助于不同院系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培育出更为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现结合作者多年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经验,就思政内容如何更好、更多元、更具针对性地融入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当中,使之入脑入心,更好、更全面地成长,浅谈如下三点经验体会。

一、深挖思想性,創新形式发挥管理中的思政主导因素

面对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政治教育敏锐性、针对性的不足,高校院系可根据能够日常深度介入学生学习、生活及实习就业等环节的优势,补足完善管理机制,以覆盖式创新形式全面融入学生在校期间思政管理,补足思政课堂短板,润物细无声完善思政教育管理机制。

1.专题研究学生思想状况

高校院系可通过结合学生日常表现的实际情况,不定期召开学生思想状况专题研讨会,研究重大舆情、重点情况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和校园舆情动向,精准引导学生的思想状况;对学生思想政治动态进行定期研判,结合学生日常学习及生活表现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谈心谈话,了解学生思想政治动态,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反马克思主义及其他错误思潮、有害言论,特别是要重点排查平时有不良思想倾向的“重点人员”,建立管控台账,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同时,及时梳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控工作。

2.严格监管学生新媒体活动情况

在自媒体、网络讯息无处不在的当下,如何与时俱进同步推进思政教育工作,发挥激浊扬清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高校院系可每学期进行学生新媒体平台注册情况及粉丝数量等情况统计排查工作,实时关注学生在微博、博客、朋友圈、网络直播等动态情况和社会动员功能的网络新媒体及QQ群、微信群等互联网群组发表的言论情况,及时发现处置网上不良信息,及时进行关注处理。尤其针对重点关注人群建立数据库,建立教师和学生结对台账,做到一人一信息,确保所有管理的学生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健康成长。

3.加强对学生校内外活动的管理

高校院系可由辅导员统筹负责学生日常活动的管理,提前进行活动的组织、指导及报备工作,充分把握学生活动的思想政治导向,确保积极、文明、正能量开展好每一次学生活动;对学生参加校外组织的情况进行深入排查,通过深入班级和寝室,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动态等,掌握相关情况,对存在意识形态及其他风险隐患的第一时间处置管控,防患于未然。

4.开展爱党爱国宣传教育活动

高校院系可不定期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发布爱党爱国学习相关资料,营造人人学党史的浓厚氛围,组织学生参加党史知识竞赛等多形式的党史学习活动,组织在校大一学生每日利用晚自习时间集中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并有针对性地加强政治引领。同时,利用五四青年节、建党一百周年等重大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入脑入心引导青年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

二、创新理论性,激发主观能动性在主体提升上的作用

高校院系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更应注重从学生内因上激发思政教育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内外因转化,促进学生思政水准的提升。

1.拓展创新理论树立自我培育目标

按照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采取多种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院系可结合专业就业岗位特色,量体裁衣引导学生就业倾向,确定自我专业发展方向。院系应深挖学生发展意愿,按照“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要求,从思想道德层面到职业技能本领,全方位提升学生培育的规格和层次,以学生自我内因为主,焕发主观能动性,共同促成专业培养目标设计。

2.通过多种活动潜移默化激发学生道德素养提升

高校院系可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如清明、“五四”、建党百年等契机,积极开展时政主题活动,润物细无声主导学生思政水准的提升。可针对学生阶段性学习和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举办聚焦思政水准提升的各种活动,如寝室文化节文艺演出、光盘行动手抄报展示、诚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等,通过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诉求的针对性活动,增强学生的道德感、责任感、使命感,唤醒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积极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3.细致深入启发引导思政教育的途径和渠道

高校院系可通过开展积极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不断扩大优秀文化和科学精神阵地,吸引学生主动融入其中,充分享受高校学习生活带来的健康正向的快乐,以此自觉抵制各种负面讯息的侵扰。每一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辅导员,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掌握学生思想状况,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做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通过上党课、谈心谈话等多种互动交流方式,掌握引导学生思想动态,使学生能够由内而外清晰定位自我,始终焕发正能量,以符合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标准健康茁壮成长。

三、强化针对性,促进专业与思想在实践中的共融互通

高校,尤其以培育应用型人才为主导的高职院校,院系可通过深度结合专业属性,在引导学生岗位实践中、在职业本领技能的培育中,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自我的定位、提升自我价值认同,焕发学生爱党爱国情怀。院系在引导学生专业进步的同时,能够通过多种方式的引导同步升华凝炼学生的精神品质,明确使命感,助益学生顺利地融入社会、适应身份的转换。

1.聚焦职教育人挖掘思政新元素

高校院系应围绕课程思政作为促进党务与业务有机结合的重要载体,注重在学生学习、生活和就业实习中挖掘课程思政新元素,推动专业课程、实习就业方案与思政建设相融合的实施工作,推动与之相关的教材、实习就业方案编写工作。通过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包含各种课程教学的全领域。

2.以创新实习就业改革淬炼学生的精神品质

高校院系,尤其是高职院校各院系,应积极推进就业实习改革,实现因材施策,培育个性鲜明、技能素养优良且思政素养过硬的人才,提升专业建设和教学内涵建设水平,将立德树人和锤炼技艺深度融合,对接企业用人效果评价、学生实习就业跟踪数据,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化教学、校企合作、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等方面取得突破,塑造全方位发展的优秀人才。

3.注重情感维系发挥院系对毕业学子的关怀帮扶作用

高校院系应做好毕业学生离校前最后的思政教育工作,以毕业期间开展的多种形式活动蕴含的情感导引,清晰指引学生正确的人生前行方向,维系毕业学子与母校的纽带,激励学生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勇于担当,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征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如开展致毕业学生的一封信、毕业学生在校“最后一堂课”、发放“毕业学生党员提示卡”、开展毕业学生党员“三个重温”主题党日等多形式的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毕业学生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教育引导毕业学生在校期间发挥积极作用,走向社会后保持优秀青年的先进性,时刻强化自身身份认同,树立自信心,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國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促使所有毕业学生能够在离校后也能主动维护学校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带头做好自己及身边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让母校引以为荣。

综上所述,高校,尤其是以培育应用型人才为主导的高职院校,在院系常规管理与岗位实践中,是能够通过多元化方式激发出学生主体主观能动性,很好地将高校思政教育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共融互通,弥补常规思政课程在贴合学生生活、岗位实践乃至未来工作中的不足,平衡目前高校依然普遍存在的重专业素养培育,轻思政教育的弊病,有益于学生更为均衡全面地成长。高校院系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实习就业的方方面面,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全面覆盖,重要且必要。为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更有效地开展,更好地树立青年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们未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实现人生更大的价值发挥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北京:新华社,2019

作者简介:

刘抒(1984.10-),第一作者,女,汉族,黑龙江人,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党建工作等。

孙翠翠(1982.06-),第二作者,女,汉族,黑龙江人,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管理
管理漫画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