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装备装备物流保障体系构建的问题,从实体、行为、交互上建立了装备物流网络概念模型,并对其构建方式和优化策略进行了分析。本文从从装备物流网络概念入手,论述了EBI建模方法在装备物流网络概念建模上的可行性,为下一步军地一体的装备物流网络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EBI 装备物流 概念建模
装备物流主要是指通过筹划和运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在装备物资器材方面保障装备效能的正常发挥,以确保装备质量良好、配套齐全,保障部队平战时作战训练的正常进行[1]。随着部队装备力量和实力的不断增长,装备物资需求种类繁多、运输成本大、配送区域远等特点,使传统的纵向式装备物流保障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运用现代物流手段,依托军地物流配送力量,构建一化、扁平化的平战一体装备物流网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装备物资的配送效率,满足部队的应急需求。本文通过从装备物流网络概念入手,基于EBI框架建立装备物流网络的概念模型,并对其构建方式与优化策略进行分析,为装备物流网络的研究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1 基本概念
1.1 装备物流网络
装备物流网络是为了满足部队对装备物资保障的需要,将军地各种装备物资保障资源整合形成的一个网络化布局的保障体系,是各级装完成保障任务的物质基础。在这个体系中,基地、仓库、补给点、运输部队等构成了装备物资保障的实体,通过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将这些保障实体和需求部队联结成一个整体,保证装备物资按需、有序和快速的补给,保障部队日常训练和战时作战的资源需求[2]。
1.2 EBI建模理念概述[3]
EBI建模是指从抽象层上将建模方法归结为对实体、行为和交互三方面来进行描述。这种建模方法是以实体为核心,强调信息领域和認知领域实体与行为的建模,并突出了实体之间的交互。其中实体是指战争系统中可以单独辨识的一切主体和客体,行为是实体在环境中表现出的操作与变化,交互是指实体与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效果。
1.3 EBI建模在装备物流网络中的应用
装备物流网络建模涉及要素多,覆盖内容广,具有层次复杂、结构庞大、内部交互频繁等特点,传统建模方法缺乏统一的建模标准,建模效率低下,军事人员与技术人员沟通困难。运用EBI建模方法,将装备物流网络中的保障力量、需求部队等看成实体,装备物资调配、弹药补给、维修器材运输等保障活动抽象为实体行为,装备物资增加减少等保障效果抽象为实体的交互,能够比较真实的反应装备物流网络的特征,对掌握装备物资保障规律、研究装备物流网络性质保障具有重大意义。
2 装备物流网络概念建模研究
装备物流网络概念建模主要是装备物流保障力量的运用特点,将物流保障连接方式和运行模式用网络的方式的抽象。下面主要从网络中的实体、行为、交互三个方面对模型进行分析。
2.1装备物流网络实体建模
装备物流网络实体主要是指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他们构成了装备物流网络的基本支撑。建模是对装备物流网络中保障单元与需求单元的属性、状态、能力等进行描述,主要包括装备物流保障实体与需求实体两部分。
2.1.1装备物流保障实体
装备物流保障实体是具备装备物资储存、运输、保障能力的部队以及地方物流保障力量,主要包括储供基地、大项仓库、运输队等。建模过程中,实体属性方面主要描述保障力量所属集团、组织编成、任务类型等;实体状态方面主要描述保障力量所处地理位置、伤亡情况、物资携带情况等;实体能力方面主要描述保障力量储存能力、最大运力、物资装卸能力、机动速度、展开速度等。
2.1.2装备物流保障需求实体
装备物流保障需求实体主要是指一线的需求部队,他们是战斗力生成的关键,具备向上级提出装备物资保障需求的功能。建模过程中,要重点关注需求实体状态的处理,描述其当前装备物资储量、物资消耗速度、最大携带上限、物资申请阈值、部队损毁状况等。
2.2 装备物流网络行为建模
装备物流网络行为建模是指对装备物流网络中实体活动的描述,主要包括武器装备调配保障、弹药补充、维修器材运输等。根据装备物资的流动方向,装备物流网络行为可以分为正向物流保障行动与逆向物流保障行动两种。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2.2.1 正向物流保障行为
装备物流网络的正向物流保障行为主要是指为需求部队补给装备物资,主要有定期补给、申领补给、应急补给三种。其中定期补给主要是按照补给计划为需求部队补充装备物资的行为,补给单元与需求部队的物流网络联系一般是稳定的;申领补给主要是当部队装备物资发生短缺时,即其净有量少于其申请阈值时,部队应向其建制保障分队提交装备物资补给申请,建制保障分队收到装备物资补给的申请,会按照申请的时间和紧急程度对申请进行排队,依次进行处理;应急补给一般是部队装备物资短缺严重,采取就近、就快补给的方式对部队实施直达式精确保障,必要时可使用战略投送力量进行装备物流保障。
2.2.2 逆向物流保障行为
逆向物流保障行为主要是指将报废或待修的武器装备等进行回收、修理。逆向物流保障是装备物流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实现废、旧、损装备物资的循环使用和资源化利用,起到“变废为宝”的作用。逆向物流按照回收、拆装、检查、储存、再利用等基本环节,对回收利用的装备物资分类和处理,构建完成的逆向物流保障网络环路。
2.3 装备物流网络交互建模
装备物流网络交互建模主要是对装备物流保障的结果进行描述,包括装备物资增加、损耗等。
2.3.1 装备物资增加
装备物资增加主要表现为需求实体得到装备物资补给,表现为相应的装备物资数目增加。建模过程中,装备物资的描述上要区分不同装备物资类型,具体到武器装备、弹药、维修器材等的增加;应注重保障实体装卸载速度、机动距离、保障人员疲劳程度对装备物资补给速度的影响。同时,需求实体的装备物资携行最大值决定了装备物资补给的上限,超出部分则应做报废处理。
2.3.2 装备物资损耗
装备物资损失主要发生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在运输过程中由于保障实体储存能力、运力的限制造成装备物资过载与浪费,造成装备物资的报废;二是作战行动过程中,装备物流保障运输网络或需求实体受敌火力打击,而造成装备物资损失。
3 装备物流网络构建方式与优化策略
装备物流网络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网络,其构建应以物流保障效益最大为目标,并综合权衡保障实体与需求实体的保障匹配程度,不断进行优化调整以适应新的保障态势。
3.1装备物流网络构建方式
装备物流网络按照“自下而上、层层相扣”原则组织而成,其中需求部队位于网络的末端,是网络中最活跃和最基础的节点,要根据需求实体的作战能力、作战任务、武器装备数量对其装备物资需求进行预计与分析,作为装备物流网络构建的基础;应根据保障实体的储存能力、运输能力、装卸载能力衡量其保障能力,衡量保障实体保障能力与其保障单元需求之间的平衡,科学合理的分配保障资源,使装备物资存储量大、输送能力强的保障单元承更多的保障任务,以总的保障效益最高为目的层层建立保障关系;在进行装备物资的补给的同时,也要兼顾报废装备回收、中损以上装备后送的拟向物流保障需求;还要考虑战略支援等可越级建立装备物流保障关系以及任务部队间支援的情况。
3.2装备物流网络优化策略
装备物流网络优化主要体现保障需求发生变化后,网络通过调整保障关系以满足各级网络节点对装备物资需求,从而提高整体的保障效益。
3.2.1 装备物流保障需求实体数量改变
装备物流保障需求实体增减发生的位置与时机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为便于应对,一般是在基于现有装备物流网络的基础上对保障关系进行调整。对于增加的保障需求实体,应综合根据其地理位置、保障物资需求、作战任务等情况为其择优选择上级保障节点,并建立保障关系;对于退出战斗的保障需求实体,应及时中断上级与其的保障关系,包括撤回未送达的装备物资等。
3.2.2 装备物流保障实体数量改变
对于新增保障實体的选址应充分考虑作战需求,要善于依托固定机场、港口等固定设施选择交通便利场所开设物流保障基地,同时也要考虑隐蔽性、安全性等因素。保障实体建立后应分担同级保障单元的保障压力,承担原有同级保障单元的一部分保障任务,及时与下级保障单位建立保障关系;保障实体减少后,要应为其下级失去保障的需求实体尽快择优选择保障上级,若失去保障的需求实体数量庞大,必要时应向上级申请建立新的保障实体或重新调整物流保障网络结构。
3.2.3 装备物流保障成本改变
保障成本改变主要是一方面是保障实体与需求实体之间的道路、交通设施受损而造成物流运输效率低下有关;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需求单元远距离机动造成与原保障上级距离过远。这时,可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局部调整装备物流网络布局,就近向周边保障实体申请补给。
3.2.4 装备物资储量报警
当需求实体装备物资储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低于储量报警线时应发出报警信号。网络中出现装备物资储量报警情况后,应做出紧急反应,一是要调整其上级保障实体的保障优先级,报警实体的装备物资在装载、运输、卸载都应提到最高优先级处理;二是要寻找其周边能利用装备物资保障资源,向友邻部队和其他上级保障单元申领支援,进行支援保障;必要时使用运输机等战略投送保障力量进行直达式越级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启义,范从龙,商则志.装备物流运输决策支持系统需求分析.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4,16(1):61-64.
[2]李勇.装备保障网络级联失效抗毁性研究[D].长沙,国防科技大学,2009:3.
[3]胡晓峰,司光亚,吴琳,张国春.战争模拟与系统[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9.
[4]张良.军事物流自适应指挥网络概念模型构建研究[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3.15(1):72-76.
[5]姜丽,王铁宁.论装备保障物流体系的构建[J].物流科技,2009.9:99-100.
作者简介:解振华,男,本科,国防大学研究生院,学生,研究方向:联合作战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