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文题
你喜欢四季常青的松柏,还是冰清玉洁的荷花,或者是芬芳扑鼻的桂花……请选择自己经常见到的一种植物写一写,注意写出植物的特点。题目自拟,条理清晰,书写规范、整洁,不少于 450 字。
构思引路
首先要拟好题目。可以直接用植物的名称作为题目,也可以用“特点+植物”的方式命名,还可以根据选择的材料和选定的主题,从“你与植物的关系”角度拟题。
其次要确立中心。你观察着植物一天天长大,与植物渐渐产生亲密的关系,这时可以表达对植物的喜爱;你遇到了挫折,是植物的精神启发了你,鼓舞了你,这时可以借物抒情,表达对植物品质的赞叹。
最后要选好材料。如果是写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要写出植物的变化,抓住根、茎、叶、花等细节进行描写,突出植物的特点;如果是写与植物的故事,则要在故事的叙述中突出植物的作用,比如植物怎样鼓励你学习,怎样让你懂得生活中的道理,怎样为你的生活增添了乐趣……材料是流露感情的“窗口”,要认真选择。
点石成金
一、简洁开篇,立意高远
开篇直接点题,讲究简洁。例如宗璞的《丁香结》一文如此开头: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一文如此开头: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墻爬上去,在房顶占了一大片地方。这两篇文章的开头都是寥寥几字就说明了植物的基本情况。
立意是文章的生命,写这篇作文,应当流露出一种情感,说明一个道理,抒发一种感受,使读者在品读植物中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例如宗璞的《丁香结》抒发了这样的感受: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林清玄在《桃花心木》中说明了这样的道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这两篇文章看似写一种植物,实际是在写一个道理,由物及理,顺畅自然,浑然一体。
二、定景、移步,细致描摹
同一地点的同一景物,从不同的位置去看,所呈现的面貌是完全不同的。可以选定一个观察点,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由远及近,或由近至远,要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使读者对景物有整体感。
描写多个地方的同一景物时,可以移步状物,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比如写小草,可以写校园里的,可以写路旁的,可以写自家院落里的,也可以用时间或者行动的主线把三处地点连成一条线路来写。
写一种植物,要形象地、具体地描写出它的形态、色彩、气味、变化等。例如每一处小草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可以运用“五感法”生动地描述出小草的根、茎、叶,再用上拟人、比喻和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使小草的形象更加栩栩如生。
三、善用设问,启思引智
设问是一种修辞手法,可以抓住读者的心,让读者产生阅读兴趣。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中这样写: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此处一个设问,立即让读者产生同样的想法:爬山虎到底是怎么爬的?宗璞在《丁香结》中这样写: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读到此处,读者可能会产生“什么是丁香结”的疑惑,自然愿意接着读下去。我们在这篇作文中,也可以用设问的方法。
实战演练一
我家的君子兰
◎艾文熙
我的卧室里有一盆君子兰,它比我小五岁。
记得刚买回来,它只有两片叶子,是淡淡的绿色。那时叶子很脆弱,好像轻轻碰一下就会断似的,我都不敢摸它。
妈妈把它照顾得很好,每七天浇一次水,隔几个星期施一次肥。每年春天,天气暖和后,还会给它换一次土,好像它才是妈妈的孩子。在妈妈的精心照料下,它现在已经有二十片叶子了,颜色也从淡绿色变成了墨绿色。它不再是以前的“柔弱小孩”,而是变成了“坚强的少年”。长大以后的叶子尖尖的、直直的,就像一把把锋利的剑。叶片上的叶脉很多,整齐地排列着,看上去就像一排排站立着的竹子。远远望去,那一整盆君子兰就像一把条格清晰的扇子,扇去了酷暑的炎热之气,扇去了生活的嘈杂之音。一阵风吹过,硬挺的叶子顿时跳跃起来,好像在对外宣言:清净之地有我,看谁敢来犯!
记得去年春天,它快要开花了,于是我每天都观察它。可是一连好多天,它却怎么也不开,我索性不再去看。忽然一天早上,我发现它竟然在夜里偷偷地开花了!它的花像一个个橙色的小喇叭,小巧玲珑,可爱极了。花蕾是黄色的,隐隐约约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以前,我不知道它为什么叫君子兰。仔细观察后,我发现它快开花时,花骨朵都长在一起,形成一簇,彼此不争不抢,徐徐开放,有一种温和有礼的君子之气,这大概就是它叫君子兰的原因吧。
点评
习作开篇点题,简洁明了。接着按照时间顺序,用“柔弱小孩”变成“坚强的少年”的巧妙比喻,写出君子兰的生长变化。静静地看君子兰,它的叶子“尖尖的、直直的,就像一把把锋利的剑”;不去看它时,它却“偷偷地开花”。小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动静结合地描绘君子兰,字里行间尽显蓬勃的生命气息。文末点明君子兰的品格,抒发对君子兰的赞叹之情。
【作者系辽宁大连市普兰店区大刘家中心小学六·1 班学生,指导并置评:张春阳】
实战演练二
春风吹又生
◎刘畅
今年的草似乎长得格外茂盛。校园里的树荫里、阳光下,突然出现了一片绿毯,使人眼前一亮。仔细看,才知是一片野草,风一吹就弯腰,鞠躬似的频频低头,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街道边野草更多,那才算是真正的绿毯,一望无际,轻轻流入云际。阳光下,它们绿得潇洒,黄得朦胧。夜色中,淡淡的草香味向四周弥漫。
在我住了近五年的斗室外,遍地都是野草,如同印象派的画。每到春来,打开窗户就能感受到一阵春风。春风吹进窗来,淡淡的草香味也随之而来。我看见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些野草联系在一起的。你看,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抹绿色,绿下面透出大地的棕色,然后才见那树上的嫩芽。每棵野草都那么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野草连成一片,许多一片铺满大地,填满了我的视野。
古人诗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农民伯伯总是希望能烧尽野草,但野草不会甘于命运的摧折,冬天过去,春天来临,就又会随着春风重新生长。
只是看过这么多的野草,我却一直不解古人为什么发出“春风吹又生”的感叹。今年一次春雨,我才恍然大悟。久立窗前,望着院里的一棵棵刚刚露出头的小草,像青苔一样,一片绿色。春风径直向绿毯吹去。几天后,当我再看它们时,已经有我的脚腕那么高了,在春风的吹拂下,微微飘动。果然是“春风吹又生”!
“春风吹又生”,这几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没几天就有我脚腕高的野草,真觉得它们实在是太顽强了。人一生要经历许多事情,要是能有像野草那么顽强的品质,还怕被困难打倒吗?
点评
习作可贵之处有二:
一是移步换景。小作者选取了校园里、街道边和斗室外三处,分别写了各处野草的颜色、气味、生长状态。校园里的野草长成了“绿毯”,写出了野草的茂密;街边的野草“绿得潇洒,黄得朦胧”,凸显出野草颜色的鲜艳,“一望无际,轻轻流入云际”,一个“流”的动作,让人感受到野草非常多,已经连成片;斗室外“淡淡的草香味”随春风吹进窗来,给人清新之感。这几处的野草景色各自独立,彼此呼应。
二是巧用设问,立意深刻。小作者先提出“不解古人为什么发出‘春风吹又生”的疑惑,引发读者的思考。紧接着回想自己曾经目睹的在春风细雨中生长的野草,道出是因为顽强的品格,才促使野草借着春风努力生长,立意深刻,发人深思。文末借用反问发出感叹,借物抒情,升华了主题。
【作者系辽宁大连市普兰店区大刘家中心小学六·1 班学生,指导并置评:张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