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中数字新闻漫画的话语权力转移

2021-10-12 07:05何苏皖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5期

摘要:在技术革命和社交媒体的推动下,原有的新闻漫画话语权力格局早已被打破。2021年3月,乌合麒麟的数字新闻漫画作品《血棉行动》在新浪微博上轰动一时,意见领袖成为民间话语权力的继承者。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与大众化的视角出发,分析数字新闻漫画实现话语权力转移的三维框架,即“空间—能力—认同”,以此得出话语权力背后数字新闻漫画的转向。

关键词:话语空间;话语权力;数字新闻漫画;网络意见领袖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5-0018-03

一、研究缘起

近年来,作为引人关注的新闻题材,新闻漫画通过符号化的组合表达,使得报纸宣传范围更为广泛,赢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进入媒介融合时代,随着各个社交媒体平台的不断崛起,许多传统漫画家为进一步传播信息观点,纷纷走上转型之路,这让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也成为一种新型话语空间。

开放互动式的网络话语空间已逐步成为新闻漫画传播的主要发布平台之一,网民话语权力不断得到放大,他们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话语表达、意见呈现和观点分享。2021年3月27日,青年CG画家乌合麒麟在国内社交媒体平台新浪微博上发布漫画作品《血棉行动》,帖子很快走红网络,点赞量高达106万次,转载量近14万次,同时引发网友在新浪微博上就抵制新疆棉花事件展开激烈讨论,帖子评论量超过2.5万条,乌合麒麟也因此上了微博热搜。

“漫画”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宋,其含义与现在漫画毫无关联,仅为一种水鸟的名称。真正成为讽刺与幽默的画种是源于日本“浮生绘”大师葛饰北斋将其画册取为《北斋漫画》。进入新媒体时代,漫画家将传统新闻漫画与新技术进行技术融合,形成了数字新闻漫画,又被称为CG(Computer Graphics)新闻漫画。随着人类社会高度全球化与网络化,网民话语权力得到不断增强,意见领袖在网络空间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乌合麒麟的这一行为原本是作为意见领袖的网民对公共事件的观点表达,但以社交媒体为媒介的内容传播,势必会造成群体行为,掀起一阵网络狂欢。

“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1]权力是一种关系,它不是自上而下的单向性控制的单纯关系,而是以网络的形式运作的,在网络中,个人是流动的,他们总是处于服从的地位同时又在运用权力。社交媒体平台通达每个用户的关系网络,把看似微不足道的个体紧紧连接在一起。

目前,有关“新闻漫画”的研究多集中于互联网语境下的生态逻辑。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与大众化的视角出发,构建了新闻漫画的“空间—能力—认同”三维分析框架,运用该分析框架,全面地分析数字新闻漫画在网络空间中如何实现话语权力转移,为融合媒体时代民族性与群体性的数字新闻漫画转型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视野。

二、网络空间中数字新闻漫画的“守正之道”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大众化的溯源

20世纪30年代,关于文艺大众化的讨论前后共有三次,前两次讨论都是受“左联”直接推动,第三次讨论也受其影响。关于文艺大众化的第一次讨论以郭沫若、鲁迅等在左翼作家主编的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为中心而展开。由于“左联”前期受“左”倾路线的影响,且国内形势发生了变化,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使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抗日救亡成为关键,1932年年初,不得不开展第二次文艺大众化运动。文艺大众化要求左翼作家必须深入群众,和工农大众相结合。关于民族形式的问题,知识分子也有过大量的讨论,但真正确立为政策方向的是毛泽东提出的新的民族形式的概念,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他指出:“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把国际主义的内容与民族形式分离起来,是一点也不懂国际主义的人们的干法,我们则要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2]毛泽东更是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从而使得民族形式有了时代内容,为群众所认知、认同并接受。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大众化。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科学理论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并运用。

(二)数字新闻漫画:民族化、大众化下表达政治态度的媒介物

无论是刊登在报纸杂志上的传统新聞漫画还是新媒体时代下的数字新闻漫画,毫无疑问的是,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与大众化的文艺产物。移动互联网时代,国内外社交媒体成为网民获取信息内容的主要渠道,作为一种观念的媒介,数字新闻漫画在网络环境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和大众化,让“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获得更多海外受众。比如,2020年11月30日,乌合麒麟的作品《和平之师》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发布到推特上,在国际舆论场广泛传播,引起海内外受众强烈共鸣。数字新闻漫画的民族化就是大胆学习借鉴西方的表达形式,在内容上深挖民族、本土的东西,达到让大多数受众认同的地步。2021年3月,西方国家抵制新疆棉花事件在社交媒体平台引爆,乌合麒麟创作的数字新闻漫画《血棉行动》中稻草人形象就是对我国新疆服饰的巧妙借代,以新疆特色的服装来指代新疆人,并借此隐喻新疆棉事件。

三、新闻漫画话语权力转移的“空间—能力—认同”三维框架分析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赋予了新闻漫画更快的传播速度和更广的传播空间,打破了传统媒介传播渠道的单一性、局限性。将新闻漫画进行数字化传播时,以意见领袖为代表的网民纷纷参与到新闻漫画的创作中,这为他们赢得了更多网络话语权力。事实上,每个人都处于相互交错的权力网中,权力并非是某些人可能占有的特权,而是一个永远处于紧张状态的活动中的关系网络。网络个体就社会公共事务问题展开讨论和对话,话语议题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公众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公共关怀,并非强调私人领域的一己私欲或者公权领域的政治意志、意识形态,公众通过平等对话、协商、交往,最终形成求同存异的“共识”[3]。融媒体时代,以新闻漫画的形式为文本符号,通过传媒中介进行意见观点的传播,引发了社会舆论。当话语主体在进行数字新闻漫画的“平等对话”过程中,话语权力的转移主要涉及三个不同维度的分析框架,分别是话语空间、表达能力和个体认同,即“空间—能力—认同”三维框架分析。

(一)交互式场域:网络空间赋权政治话语权力

新媒体技术的崛起,打破了传统人类社会精英话语权力,加强了人与人之间话语表达的广泛性与连接性,有助于提升民众话语表达的可能性与自主性。现代社会,网络空间是一个开放交互式的场域。实际上,场域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空间。人们可以在这个独立空间内通过各式各样的表达参与议题,引导舆论热点。网民乌合麒麟的漫画作品引发网络热议的现象反映着互联网技术已打开了网民主体话语的大门,人们越来越作为一个有独立意识和独立地位的政治权利主体而活跃于网络空间中,不再是被规训的客体,人们可以通过由互联网所建构的网络平台自由地发表自己对于某一政治事务的看法与意见,亲身感受自己对政治事务的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由于网络技术构建了一种个体政治话语权力的空间,在此情况下,话语实践自然会实现新的权力分配,当把权力下放到网络意见领袖的手中时,他们作为“意见气候”的营造者,最终会影响着舆论的形成。《血棉行动》诞生于新浪微博,不仅在国内媒体广泛传播热议,也迅速走红于海外媒体,由此可以显现出社交媒体跨越国界的舆论引导潜力。

(二)“意见领袖”表达能力:隐喻运用与集体记忆唤醒

作为以对话为主的虚拟空间,网络使得话语表达的技巧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了。新闻漫画不仅只有画面,常常也配以简洁的文字,更会采用隐喻的修辞手段突显作者的思想主题。隐喻总是用某一个概念去描绘另一个概念的特定侧面,隐喻对特定面进行选择性“强化”或“隐藏”,构成了话语表达再生产意识形态的基础。网友乌合麒麟借用漫画构建出政治隐喻场景,通过关键元素调用受众头脑中的相关概念,完成价值观念的传播引导。比如下图,画面中手拿话筒的记者提问“Can you tell us what unfair treatment you have suffered,Miss Scarecrow?”(稻草人小姐,你能告诉我们你受到什么不公待遇了吗?)身穿维吾尔服的稻草人小姐身后的牌子上写着“I’ve been sexually assaulted and abused.”(我遭受过性侵犯和虐待。)漫画中,存在明显的图文隐喻,即图像和文字两种模态相互配合构建的隐喻。稻草人小姐身穿新疆维吾尔族服饰,将新疆作拟人化处理,暗示“新疆是受到不公待遇的稻草人小姐”。画面中黑奴正采摘棉花,远处头戴白色头套的人形象与美国三K党人十分相似。借用概念隐喻,网络受众将目光聚集在一些西方国家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问题上,批判抵制新疆棉花的行径与剥削黑奴如出一辙。

数字新闻漫画通过建立隐喻场景与记忆唤醒的方式,不仅创新了网民话语权力的表达手法,也有助于强化话语主体权力,达到更多网络受众自由平等参与互动讨论的传播效果。漫画作品《血棉行动》调用了“黑人”“跪着的警察”这些最核心的画面元素,使人联想到美国警察跪杀黑人这一案件,勾起了网民的集体记忆,并引起共鸣。当符号与不公平、歧视等字眼紧紧纠缠在一起时,更能让受众感受到帝国主义的冷血残暴。当今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但新闻漫画创作者若只有网络话语权力,而欠缺构建隐喻场景、强化隐喻符号并唤醒集体记忆的能力,则难以击中受众的情感共鸣和西方的痛点,舆论引导就更无从谈起了。

(三)个体认同的驱动:话语权力巩固的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认同是人类的基本特性之一,具有深刻性、持久性和根本性,它将群体的规则进行内化,表现出强烈的群体归属和感情依附。在这个社会化媒体成为个体日常生活与社会网络的中心的时代,网络“意见领袖”的话语权力逐渐变大,这与网民的集体选择与认同密不可分。一般来说,网络“意见领袖”群体拥有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他们主动利用网络传播工具及网络表达空间行驶话语权力,又因他们的信息知识及社会地位的优势而拥有更多的网络个体认同,成为网络社会中一个重要的话语阶层。如果缺少网民个体认同的驱动,网络“意见领袖”的话语影响力将日渐式微。

网络赋权网络“意见领袖”,构建了一个公共表达的公共空间,特别是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作为议题的策源地,事实上社交媒体更偏向于以内容为生产为主导的弱链接关系,通过网络“意见领袖”的引导提升网民个体对内容传播的认同感。比如,乌合麒麟在新浪微博上以新闻漫画进行情感传递,而正是这样感情的输出让受众掌握互联网的“意见气候”,从中确定话语表达的方向。由于网民自身传播能力有限,为了实现自我的价值定位和身份认同,网民会将自身的意见诉求寄托于“意见领袖”的话语实践中,如此,侧面提升了受众自身的话语影响力,也促进网络“意见领袖”话语权力的建构。所以说,一方面,网民的认同成为网络“意见领袖”话语权力巩固的基础;另一方面,网民在网络空间得到话语表达推动着网络“意见领袖”的力量日益强大。

四、话语权力背后数字新闻漫画的发展趋势

(一)“非对话性”趋于“对话性”

正是基于网络赋权,网友能在公共领域中与漫画家进行互动留言和评论,形成新闻漫画一种新的对话机制,这是在传统媒体时代是难以实现的局面。纸媒时代,新闻漫画作为纯文字新闻报道的一种补充刊登于报纸杂志上,这种既有新闻时效性与视觉冲击力的体裁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通常来讲,传统新闻漫画的创作由广大新闻工作者与漫画家两者共同完成,基于新闻报道的价值,并通过讽刺与幽默的漫画语言刊发出去,很难与受众进行对话。不同时代的新闻漫画反映着不同时代的需求,数字新闻漫画有着与时俱进的蓬勃的发展方向。网民主动参与网络空间政治事务的个性化表达,从而进一步解构传统范式,实现一种以人为本、平等对话、注重传递的多样性话语转向。

(二)“被动性”趋于“主动性”

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受众已经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创作者。一批拥有知识背景与专业技能的网民从受众转变为“意见领袖”,并在网络空间中脱颖而出,成为新的内容生产者。过去政治公共事务的舆论方向由主流媒体把控,受众的观点在潜移默化中被主流价值观念所塑造、影响、改变,这一过程在新闻漫画中也有所表现。传统漫画通过纸质媒介传输,有着固定的报社漫画家,难免渗入主流媒体的意识形态,令官方舆论场一家独大。网络“意见领袖”以数字新闻漫画的形式,针对政治公共事务主动在网络空间发声,不但掌握了话语权力,也占领了舆论的制高点,在舆论环境中达到塑造共识、传播观点的目的。

(三)“本土化”趋于“国际化”

我国新闻漫画通常带有民族性和大众性的特点,为受众所喜闻乐见。当然,民族化的漫画并不只是为了抵御外来文化的侵染,民族化漫画既要表达民族性的精神内涵,又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共同话语,这才是数字新闻漫画的发展趋势。过去的漫画传播对象大多为本国受众,体现了浓厚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具有强烈的本土风格。网友乌合麒麟以敢说敢画的行为方式,让数字新闻漫画走进国际舆论的漩涡之中,并走红于国外社交媒体,牢牢把握了国际话语主动权。如今,全球的政治版图正在重塑,未来的数字新闻漫画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将与国际展开对话的模式,成为实现全球舆论平衡的力量,成为中国国际话语权力的重要一环。

五、结语

数字新闻漫画发生话语权力转移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网络空间的赋权,使得意见领袖有机会传递观点,从而引导舆论的发展。第二,网络“意见领袖”本身具备一定的品质和能力,掌握多种话语表达的技巧,比如构建隐喻场景、唤醒集体记忆等,能够强化受众的态度。第三,网络“意见领袖”的话语权力巩固离不开集体的认同,每一个个体都能平等选择,网民在网络空間得到话语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网络“意见领袖”的发展。通过对乌合麒麟《血棉行动》的“空间—能力—认同”三维框架分析,可看到话语权力的背后是新闻漫画的转向,未来的数字新闻漫画将更具对话性、主动性和国际化,在国际舆论战之中,它将会扮演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彭兰.微博话语权力格局的现实图画[J].人民论坛,2013(10):56-57.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51.

[3]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2.

作者简介:何苏皖(1994—),女,江苏盐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网络新媒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