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平 杨银菊 苏兴 张玉飞 姚楠 张少怡 杨忠林
摘 要 通过对云南省鹤庆县松桂镇2014—2020年烟农数量、年龄、结构、变化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发现烟农人数总体呈减少的趋势。需要加强政策实用性研究,加强职业烟农隊伍建设,稳定31—40岁年龄段烟农群体,精益化烟农服务,提高种烟效益,坚定烟农种烟信心,以稳定烟农群体,夯实行业发展基础,实现松桂镇烤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烟农结构;对策;云南省鹤庆县松桂镇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1.076
松桂镇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北部,毗邻丽江,四面环山,地势西高东低,立体气候明显,属于冬干夏湿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3 ℃,年平均降水量1 050 mm,森林覆盖率达65%。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蚕桑等,畜牧业发达,因此在农业生产上自然形成了种养循环,对松桂镇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优质烟叶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松桂镇种烟面积在2 300 hm2左右,占到所属县域烤烟生产的1/2,是大理州第3大烤烟种植乡镇。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转移进程的加快,农民群体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导致从事烤烟生产的烟农群体发生重大变化,松桂镇同样出现烟农人数进少退多的现象[1-3]。烟农是烟草产业第一车间的操作者,烟农群体结构的稳定是整个行业稳定的基础,更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分析松桂镇7年来的烟农数据,来寻找松桂镇烟农群体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制定可行的对策,为松桂镇烤烟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一定思路[4-5]。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为松桂镇2014—2020年烤烟合同签订信息,由松桂镇烟站提供。
1.2 数据处理
通过分析7年来松桂镇所有种烟农户信息,并利用Excel和Origin9.1软件制作图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2 结果与分析
2.1 烟农数量变化
从图1可以看出,从2014—2020年松桂镇烟农总体人数是在减少的。2015年烟农人数最多达到2 432户,2017年烟农人数最少达到1 182户。2017年烟农人数是近7年来的最低点,2018年开始到2019年有缓慢增加的趋势,2020年烟农人数又在2019年的基础上开始减少。在7年时间里,2016年、2017年是人数减少最多的2年。
2.2 烟农年龄变化
从图2可以发现,2014—2020年松桂镇烟农平均年龄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且均在45岁以上。2018年烟农平均年龄达到最大值,为47.43岁,是平均年龄变化的拐点。2014年烟农平均年龄最小,为45.56岁。
图3可以发现,2014—2020年烟农各年龄段中41—50岁占比最大,在44.93%~48.28%之间,变幅3.35%;其次为51—60岁,占比在20.77%~31.06%,变幅10.29%;占比第3的年龄段在31—40岁,占比16.87%~26.67%,变幅在9.8%;61—70岁占比在0.89%~7.02%,变幅在6.13%;21—30岁年龄段占比在1.10%~2.69%,变幅1.59%;70岁以上占比0~0.57%,变幅0.57%;20岁以下年龄段占比0~0.06%,变幅在0.06%;70岁以上自2019年以后消失,20岁以下烟农在2016年以后消失。各年龄段占比排序为41—50岁>51—60岁>31—40岁>61—70岁>21—30岁>70岁以上>20岁以下,各年龄段占比变幅排序为51—60岁>31—40岁>61—70岁>41—50岁>21—30岁>70岁以上>20岁以下。
从图3可以看出,从2014—2020年各年龄段占比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41—50岁略有波动但变化幅度较小,51—60岁呈线性增加的局势,31—40岁波动较大,尤其是在2014—2018年间降低较快,2019—2020年有所上升,61—70岁在2014—2017年基本平稳,2018年开始迅速下降,70岁以上及20岁以下一直保持较低水平直至消失。其中51—60岁与31—40岁年龄段在2015年出现交叉,随后方向发展差距逐渐增大,61—70岁、70岁以上及20岁以下3个年龄段在2018年以后出现逐渐靠近趋势。
2.3 烟农群体逐年新增与退出人数
新增与退出是通过相近2年的烟农身份证信息进行筛选的结果,观察图4可以发现,退出烟农人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少,随后保持稳定的变化趋势,新增烟农呈现先降低再增加又降低的变化现象。其中2015年、2018年、2019年表现出新增大于退出,2016年、2017年、2020年表现出退出大于新增,2016年与2017年变化幅度最大,2015年与2020年变化幅度最小。
2.4 松桂镇烟农连续种植情况(见图5)
2.5 松桂镇烟农户均种植面积变化情况
连续种烟人数是通过连续时间内的烟农身份证信息进行比对筛选而来,连续2年是指本年度与上年度身份信息相同的烟农,连续多年是指连续几年内身份信息相同的烟农。从图5可以看出,连续2年的种烟农户数量表现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在2018年达到最低点,连续2年的种烟农户数量占比表现出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2018年迅速下降达到最低,2019—2020年又快速上升,基本达到2015—2017年的水平。从图6可以看出,多年连续种烟农户数量持续下降,2015—2017年下降迅速,2017—2020年下降缓慢,从人数占比上可以看出2015—2017年占比基本稳定,2017年以后占比迅速下降。
由图7可知,松桂镇烟农户均面积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015年户均种烟面积最低,为0.39 hm2。2017年户均种烟面积最高,达0.72 hm2。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对松桂镇2014—2020年的烟农数量、年龄、结构、变化等数据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煙农数量总体减少较多,2016年、2017年是人数减少最多的2年,近3年表现基本稳定。烟农平均年龄呈现先增后减的现象,但不能阻止烟农平均年龄继续增加的趋势。41—50岁占比最大,占比达到44.93%~48.28%,其次为51—60岁,占比20.77%~31.06%,这2个年龄段烟农合计占比达到65.7%~77.67%,是松桂镇的主力烟农;51—60岁与31—40岁2个年龄段是变化幅度最大的2个年龄段,其中51—60岁是由于逐年线性递增导致变化大,31—40岁是由于不同年份之间波动大导致变化大,说明51—60岁年龄段烟农占比将持续增加,31—40岁年龄段是最不稳定的人群;61—70岁、70岁以上及20岁以下烟农将逐渐退出烤烟种植的历史舞台。2016年与2017年是松桂烟站烟农流失最多的2年,2018—2019年又有小部分烟农重新加入烟农队伍,2020年又出现烟农流失的现象。2016年与2017年烟农新老烟农在同比例流失,2018年、2019年增加了大量的新烟农,2019—2020年老烟农基本稳定,烟农波动变小,群体活力下降。
通过调查发现,烟草公司在2016年与2017年对户均种植面积提出了要求,2018年开始取消了种植面积要求,在总产量没有改变的情况下,部分烟农放弃种烟,部分烟农合并种植,2017年以后部分曾经退出或者合并的烟农出现回流是导致2018年与2019年烟农增加的主要原因。2019年开始70岁以上烟农禁止签订种植合同是导致2019年与2020年烟农平均年龄下降的主要原因。
综上,政策变化对烟农数量的影响远远大于烟农群体的自然淘汰,因此加强政策实用性研究,加强职业烟农队伍建设,稳定31—40岁年龄段烟农群体,精益化烟农服务,提高种烟效益,坚定烟农种烟信心,才能有利于稳定烟农群体,夯实行业基础,实现松桂镇烤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讨论
从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31—40岁年龄段烟农群体占比达到16.87%~26.67%,属于青壮劳力,变幅在9.8%,最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游离在外出打工与回家种烟的效益对比中,只有烤烟种植在效益对比中占优势才能稳定这一部分烟农。因此,行业应针对这一部分人群,满足其种烟需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技术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尽最大程度地稳定青壮烟农。
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是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解决结构矛盾的重要措施。烟草企业同样需要紧跟国家步伐,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烟农,各地实践证明职业烟农培育是稳定核心烟农的一项重要措施[6]。
目前,行业对烟农的管理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由烟站直接管理所属的全部烟农,或者选用烟农代表进行辅助管理,但种管理模式仍然不能做到精细化,一个烟站职工需要管理多个村上百户烟农,因此需要创新烟农管理技术,实时掌握烟农动态,精益化服务烟农。要做到精益化服务,建立网格化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可以在烟站与烟农之间增加辅助管理层级,可以充分考虑职业烟农在周围烟农中的核心作用,建立一定数量的小规模管理团体参与烟站管理,形成烟站、烟农代表、职业烟农、普通烟农4级网格化管理制度,可以更加高效地掌握烟农动态,各项技术、政策也能更加高效地传达给烟农。目前,在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已建成了完善的4级网格化管理办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行业必须加大实用技术的转化应用速度,才能更好地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烟农种烟收益,稳定烟农队伍。烤烟种植成本主要由烟农物资投入、病虫害防控、烟叶烘烤3个大的方面组成。加强新型肥料的推广应用,全面推进以天敌昆虫立体防治烟草虫害、以生物菌剂替代化学药剂防治烟草病害,推广新能源烤房及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只有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加快成果转化,才能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烟收益。
多途径提升烟叶价格,提高种烟对比收益,坚定烟农种烟信心。近年来烟农的流失与烤烟种植对比收益的下降有直接关系,高效农村经济的快速活跃,大公司参与农业生产与土地流转,外出打工收益提高等原因都对烤烟种植形成冲击。烤烟种植行业只有多途径提高烟叶价格,才能挽回劣势,重新凝聚烟农。
参考文献:
[1] 陈哲,陈绍鹰.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进展与成果综述[J].农业与技术,2020(22):172-174.
[2] 陈瑞忠,李辉,于法辉,等.郴州安仁烤烟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14):238-240.
[3] 王洪云,陈爱国,赵国明,等.云南大理州烤烟生态适宜性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8):280-285.
[4] 张喜峰,郑敏,王静.陇县烟区烟农状况与职业烟农队伍建设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2):258-260.
[5] 孔伟,冯成恩,向炳清,等.鹤峰县烟农队伍的状况及发展烟叶生产的建议[J].湖南农业科学,2014(2):94-96.
[6] 王伟.培育职业烟农的思考与建议[J].江西农业,2019(24):103-104.
(责任编辑:刘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