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病虫害导致蔬菜减产,各类农药被广泛应用,病虫害在短时间内得到抑制。但是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土地结构变化,而且病虫极易对农药产生抗药性,导致农业经济利益受损。同时,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会产生空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对环境破坏较大,部分农药的刺激性气味也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农药的减量使用就变得极为重要。本文根据当前蔬菜种植现状,分析农药减量增产技术的利用要点,以期促进蔬菜的健康生长。
1蔬菜病虫害现状
大白菜黑腐病、菠菜菌核病、芹菜叶斑病等病虫害较易发生,导致蔬菜减产甚至死亡,严重影响了蔬菜种植户的经济收益。化学药剂效果明显、见效快,但农药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极大的污染,例如杀虫剂的大量应用会造成土壤及水资源污染,并且农药会在植物叶片或根茎等存在大量残留,加之农药残留清洗困难,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同时,蔬菜经过多年反复种植,病虫会对同种农药产生极强的抗药性,严重影响蔬菜生产,农药减量增产技术应用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2应用农药减量增产技术的必要性
2.1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加之中国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生产已经成为发展趋势。随着人口增加及土地资源利用的多样化,农业用地比重有所下降,如何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种植更多的蔬菜成为了首要问题。
2.2保证人民身体健康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绿色有机蔬菜虽然价格相较普通蔬菜高,但由于其健康程度比较高,逐步受到人们的欢迎。其中,无土栽培技术也逐步得到大范围应用。
2.3提高经济利益
蔬菜耐药性较强,在生长过程中使用的农药数量就会增多,蔬菜农药残留量不仅更多,而且农业生产成本也会提高,不符合人们的利益预期。同时,中国蔬菜种植规模较大,出口量较大。很多国家对于进口蔬菜的标准较高,对于蔬菜质量的评定与检测都极为严格。原有的蔬菜种植方式很难满足蔬菜出口标准,无法精准对标国外市场。国内市场又无法消耗所有蔬菜,这就会导致蔬菜价格降低,影响农户利益,不利于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
3目前农药减量增产技术使用存在的问题
3.1新型技术推广难度及费用高
新型技术的出现和推广使用都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光学防控、生物防控等防控技术所需要的设施及技术等耗费较高,普通蔬菜种植户很难在短时间内承担起该技术费用;同时农户利用新技术的风险较大,不可控因素较多,加之农户对于新兴技术不熟悉,农民投入的资金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回报,不利于蔬菜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3.2农业减量增产技术利用规模低
在建造农药减量增产实验基地的过程中,多数种植户会抱有观望态度,导致农业经营主体减少,生产规模较小,组织生产无法达到专业水平。同时,在蔬菜生产过程中,缺乏监管和技术指导,农药残留问题仍得不到完全解决。加之农户对于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意识较差,导致防控技术未能得到大范围的应用。
3.3新型农药研制较少,合理利用程度低
由于蔬菜生产转型时间较短,新型农药的研究是长期的探索过程,需要经过多次重复试验才能真正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导致市面上新型农药数量较少。
4农药减量增产技术应用措施
4.1建立农药减量增产基地
政府主导,强化政策扶持,建立集中连片示范基地。通过新技术引进试验与成熟技术示范展示相结合、绿色防控技术手段与统防统治组织方式相结合、技术模式集成与推广机制创新相结合的方式,主动引领农户进行可持续生产,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技术模式,从而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例如2020年,云南省通海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种植业优化结构调整、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等,通过示范引领,农药减量成效明显,农药使用总量比2019年减少10.73 t。为当地蔬菜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也让群众看到了农药减量增产的可能性。同时,政府的扶持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新型技术应用的费用,激发更多农户参与到绿色生产中,有利于大规模农药减量技术的推进。
4.2吸纳绿色防控技术人才
运用绿色防控技术不仅需要掌握农药相关知识,还要善于把控植物生长状况。相关部门要适时对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宣传绿色防控技术的优势,并对其进行扶持,让绿色生产观念深入人心。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要控制使用量,实现科学配药。在病虫害还未发生前,可提前喷洒一定浓度的农药进行预防。同时,高等院校要积极引导相关专业学生进行种植技术创新,在实验中找到合理有效的防控技术;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减少农药的错误使用[3]。
4.3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相结合,开发新型农药
根据害虫生物习性,利用其趋光性、趋湿性等特点进行诱杀。例如可以利用害虫趋光性对其进行光学诱杀,治理效果高,周期短,且技术要求较低,资金投入少,可以得到推广与应用。生物防治措施要求种植户充分了解害虫特点,通过以虫治虫、以细菌治虫的方式来对控制害虫。同时,要研发低毒、附着性高的农药,降低其对于空气及土地的污染,减少土地硬化率。通过改善农药喷洒技术,降低其在空气中的残留量,达到农药最大化利用[4]。
4.4开展预警监测,提高防治效率
通过设置病虫害监测点,定期开展病虫害的监测及调查工作。农业部门要建立监测队伍,不断扩大监测范围及测试精确度,创新监测手段,并对监测情况进行公示。同时,种植户也要积极配合工作,在病虫害出现初期进行治理,降低损失。
参考文献
[1]王林晓,王芬.安阳市农药减量增产技术在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20(9):31.
[2]李慎,葉海丝.探究农药减量增产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效果[J].农家参谋,2017(24):135.
[3]杨文珍.农药减量增产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业,2016,10(3):31-32.
[4]左会旭,崔晓红,陈涛.农药减量增产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北京农业,2016(3):43-44.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植保植检站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