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辅导员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需要运用诸多相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处理学生工作。本文主要探讨共情能力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并结合案例分析运用共情能力取得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共情能力;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应用
教育部第43號令对高校辅导员的职责定义是: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从中我们可以得知,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核心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因此,从事辅导员工作,需要活用相关的心理学效应知识,了解学生的心理,才能更好地辅助学生成长,从而促进专业学生的管理。
笔者所在学校为普通民办本科院校,在这一类学校的学生中,有一大部分对自身的认知不够清晰,综合素质不够全面。因此,在面对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或生活压力时,一些心思敏感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失望、焦躁、迷茫等情绪。如果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不灵活运用合适的心理学效应知识,就无法走近学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共情能力是心理学效应中的一种,它是人们在沟通交流时的一种基本能力,能使交流双方的沟通变得更加顺畅有效。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观点,共情是指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而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无可避免的就是要与学生进行交流。而在交流过程中,共情的能力就很关键。辅导员只有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学生的内心,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向你袒露心扉,道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因此,运用共情能力,是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法。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共情能力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以平等、尊重为基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高高在上,容易让学生敬而远之。在学生刚入大学校门后,这种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因此,为了能够走近学生,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高校辅导员就需要放下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子。要树立平等观念,尊重每一位学生,建立新型友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正如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言,大多数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被尊重也是一种心理需求。因此辅导员尊重、平等对待学生,不简单依靠命令约束学生,通过运用共情能力建立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平等关系,才能更好地去处理学生问题。
2用耐心倾听声音,以热诚感化内心
学会耐心倾听学生的声音,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也是辅导员真正体会学生内心想法的基础。与此同时,在交流过程中,辅导员需要用热诚的态度回应学生,让学生在轻松的交流环境中放松自己,缓解紧张的情绪,从而使自己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
3学会从学生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年龄差异,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另外,零零后大学生又是一个思想活跃的群体。因此,辅导员需要从学生的言行举止中去揣度他们的内心想法,从学生的视角来思考各类问题。只有这样,辅导员才能够理解学生,与学生达成真正的共情,从而发现各类问题的根源,进一步去解决学生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当中,运用共情能力,确实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如在高校中,宿舍问题屡见不鲜。当学生遇到此类问题,他们自己又无法解决时,他们能及时需求辅导员的帮助,这是学生对辅导员的信任。因此当学生因宿舍问题而要求换宿舍时,辅导员不能一味的拒绝或者满足学生的需求,而应倾听学生声音,通过共情帮助学生真正的解决宿舍问题的根源。
有一学生小魏,因宿舍问题导致情绪低落,无法专心学习,找笔者申请换宿舍。笔者将其带到谈心谈话会议室,一开始,该学生不愿意敞开心扉,吐露心声。于是笔者以朋友的身份,与其聊起自身的大学经历与过往。渐渐的,在轻松平等的交流环境中,该学生终于向笔者讲诉了其宿舍问题——被另外两位室友孤立了。期间,学生在讲诉过程中,很是委屈与无助。笔者在耐心倾听的同时,适时的表达对其遭遇的理解。最后,笔者在真正了解该生的问题症结后,没有立即同意其换寝申请,而是延迟其换寝申请,同时给予其合适的建议,解决当前的宿舍人际交往问题。此次沟通后没几天,该生以书信的方式向笔者反馈说,通过上次与笔者的交流后,很感动笔者当时说的那句“我理解你”。敞开的倾诉后,其内心卸下了沉重的包袱,心情变得舒畅。另外其在信中还言,已与室友解开心结和解了,要取消换寝申请。
通过此次宿舍问题的处理,可以看出: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将共情效应融入到师生交流当中去,通过营造轻松舒适的交流环境,用心体会学生的内心感受与诉求,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才能够真正的从根源上解决学生的问题。对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教育者来说,共情效应是个人有效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对“以生为本”教育管理理念的一次升华。
共情能力在学生工作管理中的运用,值得研究探讨的方面还有很多,期待更多的同行去掌握和探究。另外共情能力仅是心理学效应中的一种,还有很多心理学效应都被运用到了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去,后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事者只有不断的去学习、掌握更全面的心理学方面知识,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管理工作,才能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参考文献
[1]唐兴、张松林.谈高校辅导员共情能力的培养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04).
[2]毛成.共情方法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0(6).
[3]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D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9/t20170929_315781.html,2017-9-29.
[4]段蕾、高素萍等.心理学定律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19.
[5]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D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9/t20170929_315781.html,2017-9-29.
作者简介
吴娟,女,汉族,助教,皖江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