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上第一单元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2021-10-12 16:02张占营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秋意粽子秋风

张占营,浙江省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教师,高级教师,教育学硕士。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钱塘区一层次名师,“张占营中学语文工作坊”坊主,倡导“美读美写”教学理念。曾荣获全国中语会优秀教师、第六届“语通杯”全国教改新星、2009中华语文网十大年度人物、省级名师、杭州市首期名师、全国文学社团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一、片段写作

秋风起

◎706班 王予乐

九月底的杭州,秋意渐起。早晨出门,扑面而来的不再是热腾腾的空气,而是一阵凉风,轻柔清爽。年轻人虽然还穿着短袖,但凉鞋已经收起;老人们则更愿意套个薄长袖。走在路上,眼瞧着一片片银杏树叶从尖尖儿上开始泛黃,风一来,沙沙地响,冷不丁还会有一两片明黄黄的树叶从眼前飘过,不安稳地飘落在地上,游来游去,挑逗着路旁趴着养神的小猫儿。而那猫儿呢,或许看惯了这落叶精灵的把戏,依然半眯着眼睛,似乎也在享受这甜丝丝的秋风。凉风有信,秋意无边。

[【张老师评】]

这个片段抓住“九月底”这个特定的时间点写杭州之秋风。开篇总写,秋风渐起;概写感觉,“轻柔清爽”。接下来,细写人们穿着的变化,又分年轻人与老人,观察细致。之后,特写树叶与猫,有声有色,有实有虚,有动有静,富有诗情画意。“享受这甜丝丝的秋风”一句,运用移情与通感的手法,把杭州之秋带给自己的感觉写得生动真切。最后收笔,“凉风有信,秋意无边”,意境悠远,引人遐想。

二、以“新校园中新结识的人或是所见、所闻”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一个有趣而爽快的她

◎705班 卢王漠

走进初中的校门,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有了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拥有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初一生活刚开始,我便结交了一个有趣的新朋友,她叫邓灵溪。

为什么说她有趣呢?这还得从在食堂排队的事情开始说起。那天,她恰好跟我排在一个队列,队伍里就我跟她是同一个班的。于是我们就聊起了天。她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十分丰富,像极了我QQ里满满的表情包库。明明讲的是一件事情,她的表情啊,在20秒里一会儿沉着冷静,一会儿兴奋至极,一会儿像钱塘潮声滚滚,一会儿像小溪流水潺潺。手还经常指来指去,把我逗得直笑。等到我去领饭的时候,她还开着玩笑说:“一路走好呀!”我笑得连反驳的词都忘了呢。

我很喜欢她这样子,于是就主动提出想跟她做朋友。没想到,她笑了笑,又皱了皱眉头,然后用爽快的语调答应了来自一个男生对她的请求:“可以啊!”声音高八度。就这样,我的初中生活多了这个开朗的新朋友。能跟自己性格如此合拍的朋友,这辈子可能也遇不到几个吧!

她不仅活泼乐观,而且还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第二天上音乐课,音乐课本属于回收循环利用教材,所以发到手里的课本都是别人用过的。当我打开今天要学的第一课时:哎呀,缺页!老天怎如此待我呀!我无奈地东看看西瞧瞧,无可奈何地看着眼前摊开的缺页的音乐课本。“你来看我的吧!”耳畔传来了她亲切的声音,“喏,我们合看一本。”是她!邻桌邓灵溪。她爽快地把书移到我们中间,一起看。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我的心缓缓放下了。“邓灵溪,心有灵犀啊!”整节课上,我的心中一直有股暖流在涌动。

我很高兴,初中生活刚开始,便有了一个活泼开朗的新朋友。有了她的存在,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我格外珍惜我与她的新友谊。

[【张老师评】]

本文叙写新学期的新朋友,感情真挚,语言流畅。作文精选事例,突出表现新朋友的性格。通过在食堂排队聊天的事例,表现她的风趣幽默、活泼开朗;通过音乐课上合看一本书的事例,表现她的爽快热情,乐于助人。叙事中,还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形象鲜明。这一切,源自小作者有一颗细腻而跳动的感受生活的心。小作者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故而他的文字散发着初中少年清新自然的生活味儿,读者品之亦感到淳朴香甜。

三、以“深受触动的或难以忘怀的成长经历”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打枣·吃粽子

◎705班 元绍景

姥姥家在农村。

小时候,一放假,一家人便会去姥姥家住几天。太外婆的老宅子也离得不远,沿着小溪向上走一会儿就到。于是,每逢这时,我就常常跑到老宅子里去寻太外婆闲聊。

老人家八十多了,做起事来却一点儿不含糊。平时走起路来虎虎生风;闲的时候,搬把木椅子,坐在院子里,或是小睡,或是两眼眯着,看着天空,手中的蒲扇不停地扇着——想必,那扇儿也有些年头了。

院子里有棵枣树,郁郁葱葱的,都伸到二楼顶上去了。每年九月去,正赶上“打枣”。一丈多长的竹竿探到枝冠间,用力敲三下,也不知是什么规矩,只许敲三下,没打下来的枣就得过几天再打了。大多时,都是太外婆来打,我在地上捡。拾起来的枣在水龙头底下过一下水,便你一个我一个开始吃起来,又脆又甜,好吃极了!剩下的呢,就放在一个盆里,留着以后吃了。

忙碌完一通,太外婆又坐到了椅子上,摇起大蒲扇来。而我,可算得意了:轮到我来操作了,竹竿到了我的手上就变为了“武器”,我对着可怜的枣树哐当哐当乱打一遭,枣是掉下来些,可树叶也没少掉,七零八落散了一地。太外婆在一旁看着我的“杰作”,张着嘴乐了乐,没说什么。

那一年的端午节,整个家族的人都到齐了,都到太外婆的老宅子吃饭。小孩子毕竟有玩心,坐在桌前一个劲地用筷子敲着盘子和碗,叮叮当当,大人们赶快过来阻止……

我剥开一个热气腾腾的大肉粽,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边上的太外婆问道:“好吃么?”

“好吃!好吃!我最爱吃粽子了!”嘴角沾满香米粒,舔着清香的苇叶上的香米粒。当时还小,还天真,其实什么都爱吃。

转眼又一年,再来到老宅子中。太外婆亲切地喊道:“景儿啊!景儿啊!快来,快来!”便拉着我的手出了门,穿宅过院,来到一个小房子前——这是太外公以前酿酒的屋子。我们一走进门里,一股糯米香就迎面扑来,映入眼帘的是挂满屋梁的一串串的粽子。粽子用深绿色的苇叶包裹着,外头还用红线一圈一圈缠绕着,五个一串、五个一串地挂着。太外婆把粽子一串一串拿下来给我,我连忙接过,道谢。

“没事,没事,回杭州也能吃上自己做的粽子,就不用买了,蒸一蒸,还可以蘸白糖吃,可好吃了。”

后来,我才慢慢知道,儿时的我只不过随口说的“我最爱吃粽子了”,却被太外婆牢牢记在了心上。

之后几年,学业渐忙,回去的时候也少了,但每年五月都会收到从嵊州寄过来的粽子——一串串用深绿色的苇叶包裹着的可爱的粽子……妈妈说,太外婆知道我喜欢吃粽子,特地为我包的。

如今,太外婆已经不在人世,我再也看不到她那慈祥的面容,吃不到她亲手包的粽子了。想到这,我不禁黯然涕下。

体会过的美好和拥有过的天真是回不去的过往。站在枣树下,闭上眼睛,仿佛闻到端午粽叶的清香。当我再回想太外婆的笑声与温情,却已只能化作这一小篇文字。唉!当时的我为什么不去珍惜、不去表达呢?

[【张老师评】]

小作者以深情的笔触回忆童年往事,徐徐展开生命中的美好画卷。作文选材富有生活气息,贴近自我,流露出对生活、对亲人的热爱。布局精致,详略得当,生动地表现出独特的成长体验。叙事、写人、状物、抒情,自然融合。打枣时的乐趣,吃粽子的甜美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行文中可感觉到一个少年情感的日益丰富。结尾点题,抒发感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忆与珍藏。

猜你喜欢
秋意粽子秋风
秋意浓
情 话
秋风
端午节,粽子香
游走的温暖秋意
杨立惠
秋风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