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瓢饮尽江南春
——论紫砂壶“四方石瓢”的工艺融合和江南韵味

2021-10-12 03:36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6期
关键词:方器器型紫砂壶

赵 越

对于我们刚开始接触紫砂壶的朋友来说,往往映入眼帘的就是各式各样的紫砂造型,令人眼花缭乱,无从下手。其实,从紫砂的造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几类:圆器、方器、仿生器和筋纹器。在开始玩壶的时候,一般都是选择比较实用、易于清理的圆器,在后来的把玩过程之中,逐渐开始尝试其他的造型艺术,从富有代表性的传统器型“石瓢”中就可以窥见这一发展脉络。传统的石瓢从圆器逐渐发展到后来的方器,其中既蕴含着紫砂艺人的创思和构想,更多的也是参考了壶友们的想法和建议而来,于是一把融合了诸多传统工艺技巧、蕴含了丰富文化意味的石瓢壶,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艺术感受。

我的这件紫砂作品《四方石瓢壶》可以说非常的简洁,力道十足,结合了传统石瓢壶的特点,同时又加入了方器的特征和技巧,呈现出端庄稳重的艺术审美。此壶壶身还是保留了三角形的姿态,因为石瓢壶在紫砂圈内有着“跌不破的型”之称,一方面是说石瓢的造型比较的经典,怎么设计和改良都符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另一方面是说紫砂艺人和壶友们都比较喜欢这个器型,经过几百年的传承依然经久不衰,如同三角形一般屹立挺拔。此壶壶嘴方正直流,出水非常有力,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之感。与之遥相呼应的壶把也是三角形态,端握称手。壶盖压合壶口,严丝合缝,气密性良好。壶钮的设计则是延续了传统的桥钮,突出了江南小桥流水的韵味的同时,也更加符合造型的审美需求。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四方石瓢壶》,在传统经典圆器的基础之上,把方器的制作手法和棱线的运用巧妙地结合起来,呈现出方圆融合、刚柔相济的艺术特点,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经过这样的改良之后,石瓢壶的开口变得更加宽敞,在使用的过程之中更易于投放和清理,同时也延续着江南的茶文化和紫砂艺术的迷人魅力,让我们能够从石瓢之中走进历史,感悟江南的文脉悠长。

关于石瓢壶的起源,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顾景舟引用古文“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之中“石铫”改称为“石瓢”,从此沿用至今。铫,是一种吊在炭火之上的烹煮用具,“铫以薄为贵,所以速其沸也,石铫必不能薄;今人用铜铫,腥涩难耐,盖铫以洁为主,所以全其味也,铜铫必不能洁;瓷铫又不禁火;而砂铫尚焉”,这是清末震钧在《茶说》之中的记载。紫砂壶石瓢参考铫的形态设计制作而成,已经不具备煮水的功效,成就了“煮白石,青灰透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和“梅花一瓢,东阁招邀”的诗情画意。江南宜兴不仅是紫砂的故里,也是茶叶的原产地之一,壶茶同誉,相得益彰,从苏东坡的传说到陈曼生的铭文,再到以顾景舟为代表的紫砂艺人们辛勤耕耘,传道授业,薪火相传,把江南的风土人情和历史特征都注入这小小的一把紫砂壶之中,我的这件紫砂作品《四方石瓢壶》就是把我们非常熟悉的石瓢壶经过全新的演绎之后,形成了比较符合我们把玩的特征,特别是方器的融合设计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并没有失去石瓢原有的特点和人文雅韵,为广大的壶友增加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和赏玩乐趣,带我们领略紫砂艺术的更多魅力之所在。

结语:在紫砂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之中,宜兴的紫砂艺人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之上大胆创新,特别是在器型的融合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经过世代的薪火相传和言传身教,终于在今天发扬光大,随着紫砂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紫砂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加广泛的关注,呈现出许多精美绝伦的紫砂艺术品,也带给我们广大壶友更多的惊喜。

猜你喜欢
方器器型紫砂壶
继往开来 大方大器
——谈紫砂方器的面面观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浅谈紫砂壶的器型与功能
浅析紫砂方器的造型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
浅谈紫砂《六方虚扁壶》的艺术风采
小羊首圆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