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预至杜甫世系传承浅析

2021-10-12 10:40杜次志
杜甫研究学刊 2021年3期

杜次志

历来专家学者对杜甫先祖和世系传承多有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几说并存。对其先祖,有说属杜预长子杜锡一支,有说属杜预三子杜耽一支,有说属杜预幼子杜尹一支。对杜预至杜甫的总世次,有十二世、十三世、十四世、十五世几种说法。在总世次中,对杜乾光之父亦有异议,有说是杜逊,有说是杜坦,有说是佚名。本文将对襄阳杜氏之祖即杜甫先祖、杜预至杜甫总世次,以及杜乾光父、祖等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杜甫先祖考辩

研究杜甫先祖,必须先弄清杜耽、杜尹谁是襄阳杜氏之祖。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简称《新表》)将杜延年二十世孙瑶传绎、绾至唐朝宰相杜黄裳等称为京兆杜氏;杜预之子尹一支为襄阳杜氏,其直系传承为:尹、綝、袭、摽、冲、洪泰、颙、景秀、逊(懿)、淹、行敏、崇慤、希望、佑。杜耽一支因无宰相而未录入。

《古今姓氏书辩证》(简称《辩证》)之说基本同《新表》,但把杜审言、杜甫一支列入尹十世孙懿之后,把审言之父依艺作为懿之子乾播、乾祐、乾祚之兄弟。其直系传承示之为:尹、綝、袭、摽(冲)、洪泰、颙、景秀、懿、依艺、审言、闲、甫。

《元和姓纂(附四校记)》(简称《姓纂》)将杜预之三子锡、跻、尹作为京兆杜氏之祖,将杜预第三子耽作为襄阳杜氏之祖。卷六“襄阳”条明载:“当阳侯元凯少子耽,晋凉州刺史;生顾,西海太守;生逊,过江。随元帝南迁,居襄阳。逊官至魏兴太守,生灵启、乾元(光)。”乾光孙叔毗,叔毗依次传鱼石、依艺、审言、闲、甫。

王力平的《中古杜氏家族的变迁》(简称《变迁》)对襄阳杜氏的论述与《姓纂》基本相同。

综上所述,《新表》《辩证》与《姓纂》《变迁》两说之异在于杜尹、杜耽究竟谁是襄阳杜氏之祖。

《变迁》对于杜尹之京兆杜氏和杜耽至杜甫之襄阳杜氏的传承如下:

杜预至杜佑的传承依次为:预、尹、綝、袭、冲、洪泰、颙、景秀、逊、行敏、崇慤、希望、佑。与《新表》相比,少了袭子摽和逊子淹两代。

杜预至杜甫的传承依次为:预、耽、顾、逊、灵启(乾光)、渐、叔毗、鱼石、依艺、审言、闲、甫。并记杜耽裔还有坦、骥兄弟一支;杜叔毗裔除鱼石外,还有廉卿、凭石、安石、黄石几支。

对于以上两大支系主要传人的祖籍、生平和为官所在,二十五史等史料有相关记载。

(一)杜尹支系

杜尹一支主要传人杜洪泰、杜颙、杜景秀、杜佑等均在黄河以北为官。正如王力平所说:“历北朝周隋200年间,杜尹子孙一直未离北土。”至于殁葬,杜佑之孙杜牧自撰墓志铭云:“后魏太尉颙,封安平公,及予九世,皆葬少陵。”即从杜颙开始,此支均以京兆少陵为家族墓地。如杜羔之兄诠,据其墓志铭载,即归葬于长安城南司马村先茔。

(二)杜耽支系

杜耽之主要传人,诸史有载。

杜顾,《元和姓纂》“襄阳”条载:顾官西海太守,父杜耽,子杜逊,随元帝过江,居襄阳,累官魏兴太守。逊子灵启、乾光(元)。

杜乾光,南齐正员郎。又说为齐司徒右长史。

杜怀宝,“父灵启,南齐给事中,(梁)高祖(萧衍)义师东下,(怀宝)随南平王(萧)伟留镇襄阳”。嵩、岑、岌、嶷、巘、岸、崱、嵸、幼安等怀宝九子及岑子龛均手握重兵,镇守一方,时称“襄阳豪帅”。

杜渐,南梁边城(今安徽六安县)太守。

杜叔毗,《周书》本传载:“其先,京兆杜陵人也,徙居襄阳。寻除硖州(今湖北宜昌)刺史。”

杜审言,“字必简,襄州襄阳人,晋征南将军预远裔”。神龙初流放峰州,后入朝任国子监主簿。子杜闲,孙杜甫。

杜易简,杜审言从祖兄,“襄州襄阳人,周硖州刺史叔毗曾孙也”,咸亨年间任考功员外郎。杜易简上书诉告李敬玄的罪状,李敬玄曰:“襄阳儿轻薄乃尔。”由此亦说明杜易简祖籍襄阳。

据上述可知,杜耽之裔顾、逊南迁以后,其后裔灵启、乾光、叔毗、审言、易简等均为襄阳籍,南北朝时大都活动于南朝宋、齐、梁、陈间。对于耽、尹两支杜姓,王力平认为:“在唐代杜姓的众多支系中,杜审言、杜甫一支属于地地道道的襄阳望,杜佑、杜牧一支则与襄阳杜氏无涉。”因为杜佑之父杜希望曾经得到过“襄阳县男”“襄阳公”的封号,所以王力平同时认为,《新唐书》的作者误将杜希望的封爵等同于郡望,而错误地把杜佑一支列入了襄阳杜氏。

综上所述,杜甫应属襄阳杜氏一支。襄阳杜氏始祖乃杜耽无疑,而非杜尹。杜尹则属京兆杜氏。《姓纂》之说,应当可信。《姓纂》始纂于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即杜佑去世的当年,杜甫去世以后的42年。《姓纂》的作者林宝与杜佑及杜甫之子宗文、宗武基本属同时代人,唐朝这两支杜姓人当时的活动情况基本上是林宝亲眼所见。故其有关记述应准确可信。而《新表》与《辩证》的作者均为宋代人,有关基础资料,或许有讹传情况。

二、杜甫家族世系传承浅析

对于杜甫家族世系的研究,自古至今,众说纷纭。杜氏各支系谱牒,由于资料来源不一,对此亦各有说辞。经多方查寻,现收集从杜预到杜甫世系传承42个版本,其中杜锡传杜甫7个版本,杜尹传杜甫13个版本,杜耽传杜甫22个版本。现选取14个有代表性的版本见表一。

表一

(一)杜锡、杜尹传杜甫之说

杜锡传杜甫,诸史无载。《杜氏族谱》(之一)所记锡生议,此“议”也许是“乂”之笔误,但乂生慧度,与史不合。杜慧度为交趾朱鸢(今越南河内东南)人,曾祖杜元,父杜瑗,子弘文。故杜慧度与杜乂并非同一支系。《杜氏族谱》(之二)将綝、袭、摽作为锡嗣,将乾光作为摽子,亦与诸史料不合。杜锡并非杜甫之祖。

对于杜尹传杜甫之说,《杜氏族谱》(之三)将景仲和叔毗同系于颙之下,并将依艺作为叔毗之子。对此钱谦益在《少陵先生年谱》中评判说:“以叔毗为颙子,景仲、叔毗同系颙下,纰漏极矣,不可不正也。”《辩证》罗列了尹、綝、冲及懿生依艺的传承关系。据前述,杜尹本身就不是襄阳杜氏之祖,更不存在懿生依艺,将杜甫一支挂靠在此,与其他史料均不合。

(二)杜耽至杜甫的世系传承

唐朝林宝所著《元和姓纂》卷六定下了杜耽为襄阳杜氏之祖的基调,本人认为,应以为据。只是杜甫家族世系从预到甫仅列十二世,且叔毗之父不明。多数学者和河南康店、重庆忠丰、江苏锡山、江苏青旸、湖南平江等地《杜氏族谱》均从杜耽传杜甫之说,但对具体世系传承说法不一。现以《姓纂》为基础,进行分析。

1.一至四世

杜预至杜逊四世,《姓纂》记为预生耽、耽生顾、顾生逊。本人所收集的杜耽传杜甫的22种版本中,除个别代佚名外,这四世基本均从《姓纂》,无异议。

诸史载杜预生于222年。对耽之生年,江西丰城鹤村《杜氏族谱》载为266年。姜海宽记为265年前后,也有记为262年者。《晋书·张轨传》称杜耽“永嘉之乱”时滞留河西凉州,317年司马睿在南京立东晋,杜耽子杜顾和孙杜逊随之过江南移。按此时间表,即杜耽20岁左右(286年前后)生杜顾,杜顾20岁左右(306年前后)生杜逊,三十多岁的杜顾带着十多岁的杜逊南迁襄阳,在年龄和时间上应当可信。晋武帝在泰始九年(273)下令女子年十七,仍未出嫁,官府出面为之婚配。故当时二十年左右一代人也是完全可能的。对此,金启华认为:“杜逊既是杜预的曾孙,他在司马睿过江时,至多是十五岁左右,即使南迁,也是随父辈而行。”

综上,预、耽、顾、逊四代传承是可信的。杜逊随杜顾317年以后南迁也是可信的。

2.乾光父祖

对于乾光父祖,学界分歧较大。《姓纂》记为逊生灵启、乾光兄弟。岑仲勉《唐人行第录》、冯至《杜甫传》、陈冠明《杜甫亲眷交游行年考》,所列杜甫家族世系之杜逊与杜灵启、杜乾光的传承关系均从《姓纂》之说。

我认为:《姓纂》如此排列,逊生灵启、乾光,也许与事实不符。如前述,杜逊生于306年许,杜乾光仕于齐。而南齐始于479年,终于㊿2年,杜乾光即使在南齐初(480年前后)任正员郎,也应生于4㊿年前后,则杜逊与杜乾光生年相隔144年。如按姜海宽所推断的逊生于345年,之间也隔了105年。所以,逊与乾光的父子关系不可能成立。金启华对逊生灵启、乾光也提出了质疑,他说:“我对杜逊生灵启、乾光这一条,觉得和后来的朝代距离太长,一定存在问题。中间一百几十年,不可能只有一代。因此,我认为《姓纂》这一条定有脱文,需要补正。”正因为如此,为了解决时间差距太大的问题,为了填补逊与乾光之间的缺代,也就出现了如下几种不同的版本。

一说是杜逊生灵启,灵启生乾光,将灵启和乾光列为父子。四川文史馆、成都杜甫草堂和湖南平江杜甫墓祠陈列馆所列杜甫家族世系均为逊生灵启,灵启生乾光。刘孟伉认为:“乾光不应与灵启同辈行,《姓纂》此点必有误。”“灵启之子必为乾光。”“逊子乾光者又误也。”邓绍基却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姓纂》明言灵启与乾光为兄弟,如将乾光作为灵启之子,为第六代,定灵启为第五代,“显然,这里面的猜测成分太大。”金启华与邓先生持同样看法:“灵启之子必为乾光,也未免有些武断。”“灵启、乾光在这里该是弟兄行的。”胡可先亦认为:“将《姓纂》灵启、乾光兄弟又重新定为父子,尚缺乏可靠的依据。”《姓纂》和《梁书·杜崱传》明载:“灵启生子怀瑀、怀宝。”子辈并无乾光之说。故此,我亦认为灵启、乾光应从《姓纂》之说,为兄弟而非父子。

二说是杜逊生坦、骥,坦生乾光。在本人收集的耽传甫22个版本中,《杜氏族谱》(之四)等七个版本认为乾光之父应是杜坦。按《姓纂》和正史,坦、骥和灵启、乾光均属自北南移的杜耽裔孙,却是两个不同的分支,父祖不同,南移时间也不同。

我认为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应从正史和有关史载。杜灵启、杜乾光和杜坦、杜骥应属于两个不同的支系。按《姓纂》,灵启、乾光属杜顾、杜逊一支。顾、逊317年许随晋元帝过江居襄阳。其后裔灵启、乾光虽在正史中无本传,但在灵启之孙杜崱传中却有明载:“杜崱,京兆杜陵人也。其先自北归南,居于雍州之襄阳,子孙因家焉。祖灵启,齐给事中。父怀宝,少有志节,常邀际会。高祖义师东下,随南平王伟留镇襄阳。”《宋书·杜骥传》更有详载:“杜骥字度世,京兆杜陵人也。高祖预,晋征南将军。曾祖耽,避难河西,因仕张氏。苻坚平凉州,父祖始还关中。兄坦,颇涉史传。高祖征长安,席卷随从南还。”如上所载,坦、骥之高祖预、曾祖耽,即为杜顾之祖、之父,说明二者同祖但不同宗。坦、骥之父、祖名讳本传中未提及,也许《宋书》的作者沈约当时尚未考出。对于《宋书·杜骥传》中“父祖始还关中”一句,《二十四史》文白本和《白话二十四史》均译为:他的祖父,父亲才回到关中。而《杜姓史话》却译为“杜祖(耽孙)举家迁回杜陵”,说坦、骥之父谓杜祖。但我认为,应从文白本和白话本之说,父祖指父亲和祖父,而非父亲姓名谓杜祖。故应该说父祖不明。在南渡时间上,史籍明载,顾、逊317年前后就随晋元帝过江了,而坦、骥的父祖在376年后前秦苻坚灭前凉、统一中国北方以后才回到关中,417年刘裕征长安,灭后秦,随后在南京立南宋朝,坦、骥才随从南还。这是史籍所载襄阳杜氏两支人南移的历史依据。如果坦、骥亦属顾逊一支,为何父、祖南迁一百年之后儿子才再南迁呢?似与情理不合。由此说明二者不属于同一宗支,更不属于同一家族,不存在逊生坦、骥的父子关系。对于这个问题,王力平在《变迁》一书中已有详细而精辟的论述:“襄阳杜氏的主要人物又分为两支:一支为活跃于刘宋时期的杜坦、杜骥兄弟,一支为活跃于齐、梁时期的杜灵启、杜乾光兄弟。”

另外,杜坦生杜乾光,史亦无载。对于杜坦之子,正史有如下记载。《南史》记:“坦长子琬为员外散骑侍郎,文帝尝有函诏敕坦,琬辄开视。信未及发,又追取之,敕函已发,大相推检。”由此说明琬为坦子之一。另《宋书·殷琰传》载:“琰素无部曲,门义不过数人,无以自立,受制于叔宝等。”“叔宝者,杜坦之子,既土豪乡望,内外诸军事并专之。”这是南朝宋明帝泰始元年(465),叔宝劝殷琰支持子勋反叛朝廷的一段史实。杜叔宝为坦子之二。《宋书·臧质传》又载:“质之起兵也,豫章太守任荟之、临川内史刘怀之、鄱阳太守杜仲儒并为尽力,发遣郡丁,并送粮运,伏诛。”“杜仲儒,杜骥兄子也。”按杜骥本传载,骥兄即坦,故杜仲儒为坦子之三,在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451)支持臧质反朝而被诛杀。如上所载,杜坦有琬、仲儒、叔宝三子,并无乾光之说。灵启、乾光,均仕南齐,而沈约于南齐永明五年(487)受命修《宋书》,与灵启、乾光完全属于同代人,并且杜坦历任宋龙骧将军,青、冀二州刺史,灵启为齐给事中,乾光为齐正员郎,均属当朝官宦,如为杜坦之子,沈约不可能不了解,也不可能不在《宋书》中记载其父子关系。史籍无载的原因,也许是灵启、乾光父祖,隐而不仕,少有能名而已。坦生乾光未见史载。

综上所述,顾、逊317年前后“自北归南,居于雍州之襄阳”,而坦、骥父祖376年才“始还关中”,所以我认为:坦、骥父祖并非逊、顾,而是另有其人,名讳待考,属杜耽另一支子孙。不存在逊生坦、骥,更不存在坦生灵启、乾光。

三说逊生坦、生骥,坦、骥某子生乾光。郭辉通《杜甫研究·杜甫之家世》认为:第四代杜逊生坦、骥二子,依据《姓纂》所言。第五代为杜坦、杜骥兄弟,杜坦长子琬为员外散骑侍郎。杜骥生有六个儿子,长子长文,次子不详其名,三子叔文,四子季文,五子幼文,六子希文。依据《宋书·杜骥传》所言,第六代为杜琬、杜长文、杜叔文、杜季文、杜幼文、杜希文。至于乾光为何人所生呢?第七代,为乾光,齐司徒右长史。金启华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与郭氏基本相同。其所列世系图为:逊生坦,坦生第六代琬;逊生骥,骥生第六代长文、叔文、季文、幼文、希文。此处所列第六代六人均与第七代乾光用虚线联接,并说明父子关系不确定。他认为:“乾光为齐司徒右长史,和杜季文、希文逃宋废帝之难的事件年代应该是衔接的。我们虽还没有足够的材料,把这两代的继承关系弄得很清楚,但宋齐两朝时间的衔接是没有问题的。”邓绍基观点较为明确:“杜骥未必是杜甫的直系祖先,到目前为止,杜甫直系中的第五代尚未考出。”对于此说,因为杜灵启、杜乾光与杜坦、杜骥并非同一支系,所以,也就不存在坦、骥某子生乾光了。

四说乾光父祖为佚名。如前述,邓绍基认为杜甫直系中的第五代尚未考出。钱谦益在其《少陵先生年谱》中所列杜甫家族世系更为谨慎,在杜预后的第二代列了锡、跻、耽、尹四兄弟,第三、第四、第五代均为佚名,第六代乾光。浦起龙《读杜心解》所列杜甫世系,杜预之下列锡、跻、耽、尹四子,第三代为綝、弼,第四、五两代空缺。并注:“旧谱綝之下,四代袭,五代摽,六代冲,七代洪、泰,八代颙,颙之下系以叔毗。钱笺据《北周·杜叔毗传》,叔毗之祖乾光,父渐,非洪、泰、颙也,则上两代俱非矣,宜并缺之”。胡可先也认为:“杜甫世系所缺的一世,仍应在乾光的上几世间。”冯至在其《杜甫传》中所排杜预至杜甫世系,在逊前面空了一代,逊生乾光,在乾光和叔毗之间又空了三代,共佚名四代。按上述,钱谦益、浦起龙、冯至、邓绍基、胡可先等均从佚名之说。

为什么诸多史学家对杜预以下第五代、第六代作佚名处理呢?原因有二:一是认为坦生灵启,灵启生乾光;坦、骥生乾光;坦、骥某子生乾光这几种说法都不可信。二是认为按《姓纂》逊生乾光,在时间上差距太大,逊与乾光不可能是父子关系。这几代先祖生年按重庆忠丰《杜氏族谱》记:预生222年,耽生268年,顾、逊生年不明,乾光生446年。这段先祖生年的记载与其他史、籍、谱的记载基本一致,应当可信。按前述逊生306年许,乾光生446年,则二者相差140年。中间起码应有两代人,分别生于3㊿年和400年前后。钱谦益在其《少陵先生年谱》中还发表了如下看法:“以世系表推之,尹下六代为袭池阳侯洪泰,与乾光为行,洪泰生二子:祖悦、颙,与渐为行,颙生三子:景仲、景秀、景恭,与叔毗为行。叔毗、景恭皆仕周,其子皆仕隋。”按此,预传尹、綝、袭、摽、冲、洪泰,共七代。乾光既与洪泰为行,那么,从预、耽、顾、逊到乾光也应该是七代。逊为第四代,乾光为第七代,则中间尚佚名两代。如下所示:

预—尹—綝—袭—摽—冲—洪泰—颙—景恭

预—?—?—?—?—?—乾光—渐—叔毗

乾光和洪泰同为预下第七代,二者之生年亦足可证明。据前述,谱记乾光生于446年。洪泰传载:“太和年间(477-499)任鹰扬将军,绛城镇将,带新昌、阳平二郡太守。去世,终年五十二岁。”既太和年间任多职后去世,去世应在太和后期,估计应在495年许。五十二岁去世,则生于443年许。其子杜祖悦墓志铭载:祖悦生于473年,亦与此合。如此,洪泰生于443年与乾光生于446年相差3年,二者应属同代同龄人。

所以,我认为逊与乾光之间应空缺两代,但名讳尚未考出。

3.叔毗父祖

对于叔毗父祖,有两种说法。《周书·杜叔毗传》载:“祖乾光,齐司徒右长史。父渐,梁边城太守。”另一说则认为叔毗为乾光玄孙。岑仲勉在《姓纂》中说:“按《周书》卷四六,称叔毗祖乾光,依此计去,甫只是预之十一叶孙,即连本身,亦不过十二,惟若依库本,叔毗为乾光玄孙,则与祭文世数相合。”冯至亦从此说,其所排杜甫世系在乾光与叔毗之间佚名三代。陈冠明认为叔毗父杜渐,但祖与曾祖不明。刘孟伉、金启华、胡可先则认为《周书·杜叔毗传》所述父渐、祖乾光之说是可信的。刘孟伉评论说:“冯至著《杜甫传》,于甫之世系一段,谓系依据《元和姓纂》排列而成,惟中有‘逊子乾光的玄孙叔毗’句,此乃大误。”金启华也认为:“冯传称逊子乾光的玄孙叔毗,或系根据文渊阁四库本‘乾光玄孙叔毗’,因而得出那样的结论,这显然是不能服人的。”胡可先从《姓纂》,他说:“杜叔毗为乾光孙不误,岑氏所说并无依据。”对这三代的传承,除叔毗本传明载外,据《姓纂》和有关史料,该祖孙三代在政坛上活动的时间段也可说明问题。乾光为南齐司徒右长史,渐任梁边城太守,叔毗先仕梁,552年出使西魏,567年讨陈被杀害。三者生平时间基本吻合。江西丰城《杜氏族谱》和重庆忠丰《杜氏族谱》均记:乾光生于446年,渐生于480年,叔毗生于518年。三人为祖孙三代,生年亦合情理。所以,我也认为叔毗为乾光玄孙之说有误,应从《周书》:乾光生渐,渐生叔毗,叔毗为乾光之孙。

4.叔毗以下世系

叔毗至杜甫六代世系,《元和姓纂》载:叔毗生廉卿、凭石、安石、鱼石、黄石。凭石生依德,依德生易简。安石生依贤。鱼石生依艺,依艺生审言(必简),审言生闲,闲生甫。岑仲勉、冯至、金启华、邓绍基、胡可先等学者和诸多《杜氏族谱》均从此说。1915年在河南偃师杜楼村出土的唐朝苏颋撰写的《大周故京兆男子杜并墓志铭并序》(以下简称《杜并墓志铭》)称:“曾祖鱼石,隋怀州司功,获嘉县令。祖依艺,唐雍州司法,洛州巩县令。父□□皇朝洛州洛阳县丞。”杜并生于684年,殁于699年。苏颋生于670年,殁于727年,与杜并属同代人,苏之记载应可信。故《杜并墓志铭》可以说是鱼石传杜甫五代的铁证。此墓志铭今藏偃师商城博物馆。另外,杜甫为其姑母所撰《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亦可作为佐证。该墓志载:“曾祖某,隋河内郡司功、获嘉县令。王父某,皇朝监察卿史、洛州巩县令,前朝咸以士林取贵,宰邑成名。考某,修文馆学士、尚书膳部员外郎,天下之人,谓之才子。兄升,国史有传,缙绅之士,诔为孝童。”此兄升实为兄并。文中三代前人虽未明名,但所任职务与《杜并墓志铭》和有关史料对鱼石、依艺、审言所载完全相同,亦可说明鱼石是杜甫之高祖。胡可先在其《新出石刻与唐代文学家族研究》和《杜甫的家世、家学与家风》中论及杜甫家世时亦引用这两篇墓志的记载,并对《杜并墓志铭》详加笺证,说“墓志所记载的世系,对我们研究杜甫的先世,也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且深入评述了杜依艺、杜审言、杜甫之间相继传承关系的可信性。

鱼石到杜甫各代生年也可说明这几代传承关系的可信性。江西丰城鹤村《杜氏族谱》记:鱼石之兄廉卿生于554年,鱼石生于560年前后。丰城三溪《杜氏族谱》记:(鱼石之子)依艺生于608年。《巩县杜氏族谱》将鱼石和依艺生年分别记为约558年和约603年,亦相差不远。至于审言生于646年,闲生于678年,甫生于712年,各种史料历历可考。该五代人生年间隔符合生育规律,依次传承无疑。

如上所述,叔毗至杜甫的世系排列应以《姓纂》为准。《杜氏族谱》之一,将审言之大父记为元哲,曾大父记为柔,皆误于杜甫为杜审言之继室卢氏所撰《唐故范阳太君卢氏墓志》:“五代祖柔,隋吏部尚书容城侯;大父元懿,是渭南尉;父元哲,是卢州慎县丞。”此属审言之妻卢氏太君之祖系,而非杜审言之祖系。

(三)从杜预到杜甫的总世次

杜甫在其《祭远祖当阳君文》中自称“十三叶孙甫”,杜预到杜甫的总世次,在本人所收集的杜耽传杜甫的22个版本中,从十二代到十五代,多说并存。究竟应为多少代?

十二代的排列始于《姓纂》,显然不对,十五代的排列更不对,均与甫自述“十三叶孙”完全不合。那么,到底是十三代还是十四代呢?岑仲勉在其《唐人行第录·杜甫世系》中说:“十三叶孙之计法,计世之法有二焉,一连本身,一不连本身。唐代用后法者多,十三叶孙即十三世孙之变文,可于元稹志(注:指唐代元稹813年所撰《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晋当阳侯姓杜氏,下十世而生依艺,比勘知之,然元志曰‘下十世’,便见合预本身共为十一代,即用后法以计世也。推而下之,预至甫应共为十四代,今上列世系(注:指仇兆鳌所列杜甫世系),预至甫共十三代,与元志不合,亦即与甫之自述不合。”金启华也认为:“从杜预到杜甫是十四代。杜甫在《祭远祖当阳君文》里,称‘十三叶孙甫’,该是依史例不计本身计世的算法。”由此可见,甫为预之十三叶孙不可否认,但关键在于计世之法,唐代多用不计本身的方法,所以从杜预到杜甫总世次应为十四代。

下面两则碑铭和墓志,可以说明岑、金二位先生“十四代”之说的可信性。颜真卿所撰《京兆尹御史中丞梓遂杭三州刺史剑南东川节度使杜公神道碑铭》称:“公讳济,字应物,京兆杜陵人。晋征南大将军当阳侯元凯十四代孙。周礼部侍郎殿内监甘棠公懿之来孙,隋符玺郎乾祐之元孙,皇朝度支员外主客郎中续之曾孙,朝散大夫明堂丞赠润州刺史知让之孙,高陵令赠太子少保惠之三子也。”对此传承关系,《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为:预—尹—綝—袭—摽—冲—洪泰—颙—景秀—懿—乾祐—续—知让—惠—济。此杜预之十四代孙从预到济共十五世。(注:按此,济为预之十四世孙,甫为预之十三世孙,济应为甫之从侄。但杜甫诗《示从孙济》,称杜济为从孙。许是源于前述《辩证》所说,甫为预之十二世孙,故称济为从孙。)

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之《大唐故登州司仓杜济墓志并序》载:“君讳济,字□(注:与前杜济同名,但非同一人),京兆杜陵人,晋镇南十二代孙也。”“大父孝奖,隋抚州刺史;皇考元琎,唐邢州司马”。对此传承关系,《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为:预—尹—綝—袭—摽—冲—洪泰—颙—景仲—整—孝奖。此预之十二代孙,从预到济共十三代。

以上两例,均是采取不计本身的计世之法,十四代孙实际是第十五代,十二代孙实际是第十三代。按上述《杜公神道碑铭》记:预之十四代孙济生于719年,卒于777年。按上述《杜济墓志并序》记:预之十二代孙济生于672年,卒于724年。诸史有记:十三代孙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三者基本属同时代人,所以杜甫的计世方法应与两杜济相同,即十三叶孙从预到甫实际应是第十四代。

从世代平均年率(代距)来看,杜预到杜甫也应是14代。谱学家李道生先生例查五组数据,其代距为29.3年/代-36.1年/代,平均为33年/代。如前述,杜预生于222年,十四代孙济生于719年,其代距为35.5年/代;十二代孙杜济生于672年,其代距为37.5年/代;杜甫生于712年,其代距为37.7年/代。三者代距相差不多。

杜预传杜甫的世系,以下八家均排为十四代(见表二)。从叔毗到杜甫这六代均基本相同,仅个别世次为佚名。即为叔毗、鱼石、依艺、审言、闲、甫依次相传(下表中省略),仅耽下六代有区别。

表二

以上八家,其中三家按乾光玄孙叔毗排列;两家为逊生坦、骥,坦、骥某子生乾光;一家杜顾父祖佚名;一家将宜三、开源作为顾之父、祖。钱氏出于谨慎,预至乾光中间五代均不明。以上八种版本,某些具体世次虽不尽合理,但从杜预到杜甫总世次均为十四代。

我认为从杜预到杜甫的总世次不是十三世,更不是十二世、十五世,而是十四世。只是第五、第六两代不明。湖北通城《杜氏族谱》列为逊生斐然,斐然生修真,修正生乾光,待考。

三、结语

综上所述,襄阳杜氏之祖应为杜耽。锡、尹之说皆误。对于襄阳杜氏的具体传承,《姓纂》卷六记为:耽生顾,顾生逊,逊生灵启、乾光,灵启生怀瑀、怀宝,怀瑀六代孙文范。《太平广记》载:“唐杜文范,襄阳人也。”《姓纂》又记:怀宝生嵩、岑、嶷、岌、巘、嵷、岸、崱、幼安九子,崱生中规、孝友,孝友孙行纪、行绎。巘生懿宗。乾光孙叔毗,叔毗生廉卿、凭石、安石、鱼石、黄石。凭石生依德,依德生易简,安石生依贤。鱼石生依艺,依艺生审言,审言生闲,闲生甫。甫生宗武,宗武生嗣业。只是按有关史料记载,杜闲一代还有并、专、登三人;杜甫一代还有颖、观、丰、占四人;宗武还有兄宗文。另外,通过前述之考证,逊非灵启、乾光之父,而为其曾祖。

襄阳杜氏还有杜坦、杜骥一支。坦子为琬、仲儒、叔宝,骥子为长文、佚名、叔文、季文、幼文、希文六人。裔孙不详。

对于叔毗传凭石、凭石传依德,依德传易简一支,易简传承情况,《姓纂》未录。江西、湖南诸《杜氏族谱》记为易简传宪章、宪章传极南。

综上,得如下襄阳杜氏杜预至杜甫世系传承图(见后页)。

襄阳杜氏杜预至杜甫世系图

注释:

①5961(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宰相世系》,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8册,第2422-2428页、第2423-2425页、第2423-2425页。

②(宋)邓名世撰,王力平点校:《古今姓氏书辩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61页。

③㊺5164(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附四校记)》,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930页。

④⑤⑩⑯㉙王力平:《中古杜氏家族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67页、第63页、第68-69页、第74页、第77页。

⑥(唐)杜牧:《自撰墓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081册,第603-604页。

⑦(唐)魏徵等撰:《隋书·经籍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4册,第929页。

⑧⑪⑫㊹(唐)令狐德芬等撰:《周书·杜叔毗传》卷四六,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3册,第829页、第829页、第829页、第829页。

⑨㉕(唐)姚思廉撰:《梁书·杜崱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册,第641页、第641页。

⑬⑮(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杜审言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册,第5735页、第5735页。

⑭(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杜易简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5册,第4998页。

⑰(唐)李延寿撰:《南史·杜慧度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册,第1702页。

⑱㊱㊶(清)钱谦益编:《少陵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第38页、第38页、第38页。

⑲⑳㉓㉞㊾57金启华:《杜甫诗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07页、第307页、第307页、第307页、第307页、第307页。

㉑㊽刘孟伉编:《杜甫年谱》,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页、第2页。

㉒㉟邓绍基:《杜诗别解》,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1页、第24页。

㉔㊳㊿胡可先:《杜甫诗学引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6-208页、第206-208页、第206-208页。

㉖(南朝梁)沈约撰:《宋书·杜骥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册,第1720页。

㉗杨东晨:《杜姓史话》,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第40页、第78页。

㉘杜建民:《中国历代帝王年表》,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65页。

㉚(唐)李延寿撰:《南史·杜宛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册,第1700页。

㉛(南朝梁)沈约撰:《宋书·殷琰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册,第2203页。

㉜(南朝梁)沈约撰:《宋书·臧质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册,第1909页。

㉝郭辉通:《杜甫研究》,台南:汉风出版社1992年版,第1-2页。

㊲(清)浦起龙:《读杜心解·卷首》,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8页。

㊴㊻冯至:《杜甫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第1-2页。

㊵杜大江主编:重庆忠丰《杜氏族谱》,(未正式出版)2013年版,第72页。

㊷(北齐)魏收撰:《魏书·洪泰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册,第1079页。

㊸薛海洋:《从新发现北魏〈杜祖悦墓志铭〉谈起》,《中国书法》2011年第6期。

㊼陈冠明:《杜甫亲眷交游行年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59页。

52(唐)苏颋撰:《大周故京兆男子杜并墓志铭并序》,《唐代墓志铭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94-995页。(注:顾燮光《梦碧簃石言》卷二记:“父下空两格,以审言尚存,故阙而不名。”)

53(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229页。

54胡可先:《新出石刻与唐代文学家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67页,第285-297页;胡可先:《杜甫的家世、家学与家风》,《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4期,第3-16页。

55(唐)杜甫:《唐故范阳太君卢氏墓志》,刘志清主编:《杜甫与偃师》,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页。

56岑仲勉:《唐人行第录》,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73-374页。

58(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册,第3489页。

60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306页。

62李道生:《中华谱牒知识问答》,金盾出版社2006年版,第29页。

63(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影印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044册,第6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