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
指被当成工具的人,多用于表达自嘲。如,用在人际交往中,指自己就像工具一样任由对方使用或使唤,不仅任劳任怨、随叫随到,而且在情感、物质和经济上不求回报;用在职场领域,则指自己在工作中就像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机械地操作即可,无须想象力和创造力。相对应的,工具人职业指既不需要技巧也没有技术含量的职业,个人在其中学不到技术,积累不到人脉。
点评:工具人一词,是自嘲,更应该是警醒而不是消解。毕竟,想要摆脱困境,行动起来做出改变才是真正有效的。
网络新词,本是某类游戏中的术语,指在地图上的某个点位放置一个探测器,即“眼”,己方玩家可通过“眼”观察到本不在自己角色视线内的情况。这个词现已被玩家们在其他语境中使用,多表示为“这个内容对我有用,我做个标记,方便以后回来查看”。
点评:“插眼”这样的小众词汇虽然没有“yyds”(永远的神)那样获得快速、广泛的应用,但来自不同领域的语言的此起彼伏,正体现了“语言是在创新中传承与发展”的永恒规律。
·热现象·
2021年7月下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即民间简称的“双减”政策。所谓“双减”,一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二是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双减”政策落地短短30天时间,教培机构即面临史无前例的大震荡,教育股市值暴跌、从业人员被裁、企业陆续倒闭或更换赛道……与校外培训机构大规模业务收缩相对的是,全国中小学要逐步实施课后服务,确保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8月25日,据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介绍,从秋季新学期开始,北京市将正式实施大比例推進优秀校长教师轮岗制,交流轮岗的对象是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长(干部)教师。
点评:“双减”政策、优秀校长教师轮岗制释放了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的信号,备受抨击的教育“剧场效应”、教育内卷化有望得到有效缓解。
·热人物·
今年高考前的北京大学校园,一个不修边幅,手里提着一瓶水和几个馒头的小伙子面对媒体的采访时,对着镜头说:“加油!欢迎来到北京大学,我也不会说别的。”不少人看到这个视频,第一感觉是这个人像读书读傻了的呆子,但很快就有知情人爆料,这个“呆子”就是北京大学数学学院的传奇人物,曾连续两次创下第49届和第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满分记录的韦东奕。
韦东奕于2010年被保送到北京大学,进入专出天才、怪才的被外界戏称为北大“四大疯人院之首”的数学学院学习。据说该学院的某个教授曾这样跟他的学生说,在课上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来问我,如果我也不会,可以让韦东奕来给大家讲解,如果连他都不会,那么这道题可能就是错误的。
点评:热爱数学的韦东奕有着简单而纯粹的精神世界,相比外在的皮囊,这才是我们应该欣赏和关注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