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鹏
4年来,朝阳地区建设大平顶枣丰產、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共2000亩,推广大平顶枣断根、开甲、花果管理、植物激素、微肥施用和无公害防治病虫害技术,指导和辐射带动周边县市大平顶枣基地20万亩。在辽西地区推广应用“辽西大平顶枣丰产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在提高枣树产量、提升枣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辽西地区鲜枣产量和产值位居全国第一,大枣年产量达到了1.5亿公斤,各项收入达12亿元,枣农户均增收3.1万元,人均收入5000元,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带动辽西大平顶枣区建档立卡户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辽西地区大平顶枣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课题项目,边试验研究边培训林农,边推广使用。4年来,课题组成员不断总结经验,于2018年6月编纂完成《辽西凌源地区枣树实用栽培技术》读本3000册免费发放给林农,开展专题培训20次,培训林农及农村实用人才2100人次,这些农村实用人才所学所用,发挥乡土人才作用,是推广项目成果的生力军。
据2017年统计,辽西地区大枣经济面积共21万亩,不仅年产鲜枣1500万公斤,亩产值达到1.5万元,增加了林农的收入,而且还构成了辽西地区防风固沙的绿色屏障,守护着辽西地区的生态安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千万亩经济林建设项目的提出,大平顶枣经济林产业在辽西得到迅猛发展,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辽西地区干旱少雨、土壤贫瘠、气候温暖,非常适宜种植大枣经济林。大平顶枣具有枣核小,皮薄肉脆,果实鲜红光亮多汁、酸甜适口,含水量20%,维生素C8.95克/100克,口感浓郁、回味悠长等优点,成为枣中佳品,素有“北方玛瑙”之称,民间相传有“天天吃三枣,一辈子不见老”“五谷加大枣,胜似灵芝草”之说。市场上对大平顶枣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推广“辽西大平顶枣栽培技术”,扩大种植面积,实现产业化栽培,形成基地辐射效应,顺应消费市场的需求,课题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必将有力促进辽西地区地方经济的大发展。
本项目研究课题符合国家和辽宁省生产实际需求,强调新技术的研发、集成、创新和应用,大平顶枣经济林资源的保护、大平顶枣产业经营与提高区域经济收入结合起来,既获得栽培技术的突破,提高大平顶枣枣果质量,又起到了实用技术的研究和示范作用。
在此背景下,“辽西大平顶枣丰产高效栽培技术”,对提高大平顶枣产量和提升大平顶枣质量、给人民群众提供生态安全、果品安全的无公害食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意义深远。综合上所述,辽西大平顶枣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3.1 存在问题
分散经营问题:需要解决过去以一家一户为单位,使用栽培技术混乱的问题,最终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凝聚大平顶枣发展力度。
资金短缺问题:大平顶枣经济林具有投资大、见效慢、产出效益低等缺点。因此,资金短缺问题是制约大平顶枣产业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推广力度问题:本课题研究成果需要科技部门、政府部门的支持,加大推广力度,早日达到课题研究成果的初心。
3.2 建议
解决集中连片栽培问题:由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许多集体林地多数转让到当地有经济实力的个人手中,林农过早失去林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大平顶枣经济林可用资源短缺。建议政府能够从发展辽西经济林的角度适当调整政策,出台政策,鼓励农民大力发展大平顶枣经济林。
提供资金扶持:大平顶枣经济林产业的发展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项目,具有投资大、见效慢、产出效益低等缺点,前期投入资金较多,加之大部分山区的农民相对贫困,更缺少前期投入资金。因此,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和金融部门给予政策性资金扶持。
加大推广力度:我们虽然通过试验总结完成了可实际操作的技术报告,取得了推广的成功,也带动了个别合作社和林农的栽培种植,但是大部分林农只在观望,在社会认可度上,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希望科技部门专家能够给予肯定,技术推广部门给予支持,早日实现本技术在实际生产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