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念
一百年前的苏州城里,有着崇高的社会地位,又热心公益、急公好义的乡贤有三位,吴荫培、李根源、张一麐。吴氏年老,李根源本籍云南腾冲。因此论及乡党领袖,时人多以张一麐目之。张氏表字仲仁,民间遂以“仲老”相称,原本的姓名,反而少有人提了。
张一麐自小就是神童,12岁取秀才,19岁中举人,比一般人要早十年之久。但接下来的科考略有蹭蹬。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兴起,他热情地投身其中,仿照康梁强学会模式,在苏城成立“苏学会”,以传播变法思想。
1903年,清廷应张之洞之请辟经济特科,有类于传统的恩科。在会试中张氏获第四名,但殿试时慈禧太后对原第一二名梁士诒、杨度的政治倾向很不满意,于是重排座次,张一麐竟获得一甲二名殊荣。由于明年(1904)是中国最后一场科考,因此,张一麐也就成了科举史上最后第二位榜眼。其贤名至此传遍天下,这也是他成为传奇人物的开始。这一年,他37岁。
1923年,57岁的张一麐历尽庙堂风波恶,决意退出政坛,归隐林泉。不过他也没真的闲着,一心谋桑梓福利。其间与张謇组织苏社;与李根源组织吴县善人桥农村改进社,改良农业,兴办教育;与吴荫培等创设吴中保墓会,保护山乡文化遗迹;参与《吴县志》总纂;倡议开辟体育场、图书馆、植物园、蚕学馆、博物馆等社会文化教育设施。
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日军进攻上海,江南沦为战场。当时张一麐已经71岁,犹往来于古城和穹窿山之间,救济散失难民,组织民间抗日。苏州沦陷后,变易服色,化装成僧人藏匿在茅蓬寺,以示同侵略者不共戴天。
正在这时,苏纶纱厂老板严裕棠的自备车,开到了穹窿山脚下。
张一麐困于沦陷区而逃离不得,无非是因为清贫。二十年前他在北京当教育总长的时候,就淡泊名利,每月捐出俸银二百元作为注音字母传习所的经费。因此,长期以来家无余财,退隐之后更是如此。但时局一日紧似一日,有传言说,日军侵华当局要“请”他去南京当“维新政府”的组织者。张一麐如此刚烈,当然不会做伪政府的傀儡头子,正在彷徨无措之际,他的弟子严裕棠也听到风声,于是派儿子严庆祥开车到木渎穹窿山,接张一麐脱困。这是1938年3月18日凌晨,张氏坐上严家自备车直驱上海租界,随身仅携带自己四十年的日记。
一到上海,张一麐就组织江浙同乡会,将流亡的乡亲汇聚起来,并经常发表抗日御侮的演讲。如此又引起了日本特务的瞩目,暗杀传言四处流布。严裕棠为了恩师安全,建议张氏索性去香港避难,并送上程仪六千元,以作安顿之资。
张一麐去香港后,和许地山一起组织新文字学会,倡言文字改革。他呼吁,一定要加速文字改革,“使百分之九十以上之文盲皆于最短期间自动地看书看报,而全民政治之全字,总动员之总字,乃有着落。而后若干年计划才能实现,而后贪污土劣不化为廉洁礼让不能列于人世之间”。张氏自戊戌变法时期就提议文字改革,四十年如一日,国难方殷,张氏更赋予此政治意义。许多社会名流都极为赞同,于是这个香港新文字学会,宋庆龄愿意当会长,蔡元培愿意当名誉理事长,而张一麐则自任理事长。
居港时他带着一大家子,生齿日繁,当然要开源节流。于是他一方面为求墨宝者挥毫,以得笔润;一方面為《星岛日报》续写《古红梅阁笔记》后半部,所谓“三十七而从政,洎民国以后,凡有惊涛骇浪无役不从。或所闻至确而国史必不能详,或所见既真而野人尚为异语”。书中多是清末民初政坛掌故,一时读者传诵,洛阳纸贵。
1938年七月,国民参政会召开,张一麐被当局聘为参政员,由于性格和价值观所致,他面对参会的国民党军政大员乃至蒋介石、孔祥熙,依旧一本至诚,极言直谏,切中时弊,听者动容。有次他在会上批评国民党“不宜学清季风气,只许磕头,不许开口”,据说蒋介石也在座,面有不豫之色。有人私下劝告张一麐圆滑一些,他当场吟诵一首旧作以明志:“万马齐喑试一鸣,初心端不为浮名;歌功颂德由君辈,折角批麟有老生。”
张一麐同张澜、黄炎培、沈钧儒等爱国民主人士意气相投,毛泽东等中共领袖对他非常尊重。苏北陈粟新四军反击国民党顽军的黄桥战役爆发后十天,毛泽东去电华中局领导人刘少奇等,谓“对苏北以外的江浙民族资本家及其代表如张一麐、黄炎培、江问渔、褚辅成、穆藕初等,加以联络,向他们说明苏北事件(即黄桥战役)真相,约请他们派人或介绍人参加苏北之地方政权工作、民意机关工作及经济文化教育建设工作”,其重视如此。张一麐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在皖南事变爆发后,于参政会上大声疾呼,“竟有于言于行破坏团结影响抗战者,自当以汉奸论;过去如是,今后亦如是”。这对打退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着积极和正面的帮助。
因为藏书、日记、文稿等都在香港,张一麐定居于此,迨参政会开会的时候,才回重庆。但1941年二届二次会以后滞留了一段时间,因为11月26日,其三子为鼎在嘉陵宾馆结婚,国民党要员如陈布雷(蒋介石代表)、陈立夫、王世杰,社会贤达如张伯苓、张君劢、陶行知,在渝的各界名流悉数到场,周恩来、董必武的莅临尤其令张氏父子惊喜。
待儿子婚后杂事料理完毕,张一麐正要赴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航路断绝。12月24日,香港沦陷,家人音讯隔绝,至1943年旧历春节妻女才抵达重庆,同老人重逢。他这才得知,在港的仅余资产和书画化为劫灰,而更令人扼腕的是,其所有日记、文稿、史料,所托非人,不知所终。这是对老人最沉重的打击。他也77岁高龄,飘零已久,再也支持不住,就此病倒。10月24日,张一麐去世于汪山清溪疗养院。
得悉噩耗,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联名发来唁电:“仲老耆年硕德,爱国亲仁,宅心一秉大公,立言至为平正。抗战以来坚持团结,力争民主,尤著直声。”相信张一麐若在天有灵,听到这封唁电,定会含笑九泉。
(作者系文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