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瑾
[摘 要]科学学科作业或练习与其他学科不太一样,但也有相当部分的书面考察的内容,对这些作业的讲评以往只注重订正的效果,对学生的科学学习及作业习惯的改良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尝试让学生作为课堂讲评的主角,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的改变,更是促进学生正确面对作业的问题,从而自觉去纠正,同时也给教师改善平时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科学作业;学生讲评;作业习惯与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7-0086-02
批改作业以及之后的讲评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学科作业同样如此。传统的科学作业或者练习讲评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往往只是追求订正的效果,对于学生科学学科的学习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于是我尝试让学生来讲评作业,将师生的角色进行互换,也取得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本文就通过举例,来分析这种学生自主讲评模式的特点。
一、学生主讲模式的特点及运用
科学学习更注重理解和感悟,但由于授课时间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学习一般并没有老师想象中的效果。如果在作业讲评课上,让学生来作为主讲人,我们就能更好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他们做题时的一些困惑,以及产生这些困惑的原因,总结出更好的经验,以便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使作业的正确率更高。这样的学生讲评往往有两种模式。
一是每一道题,分别请不同的学生来分析讲解。可以是做对的同学,讲讲他做题时的思路,对题目的理解,以及一个完整的思考过程。也可以是本题做错的同学,如果他此时已经知道自己错了,可以讲讲当时理解题意的一些误区;如果此时他仍然不知道正确答案,也可以讲讲他的困惑,或是他的想法,再由其他同学来做解答。
二是教师提前指定好讲解的学生,比如指定王同学讲解一到五题,张同学讲解六到十题。他们可以在课前先对自己将要讲解的题目进行一些分析,以便在课堂上作更清晰的讲评。这种模式下,教师往往选择正确率较高的学生作为主讲。
二、学生主讲模式的实践及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对于学生作业出错的原因有了更多的了解,于是也有了更多的对策来提高作业的正确率。
1.很多題目失分往往是由于读题不仔细、科学概念理解偏差造成的
题目:在阳光下,同样的物体与地面( )放置,升温快。
其实,这是一道很简单的题目,但是此题正确率只有78%。错误的学生几乎都是把答案写成“垂直”。当时,请学生来讲解的时候,正好是一位一开始做错的学生,他说因为我们平时做题遇到的都是填写“与阳光垂直”,于是这次想都不想就是写“垂直”,却没有注意到这次问的是与“地面”的角度,而不是一向的与“阳光”的角度。学生讲完之后,我总结:“做题一定要把题目的每一个字都读完整,当你把答案写好之后,再把整个句子读一遍,检查是否正确。”
2.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题干所表达的意思,缺少合理想象与推断的依据
题目: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气体含量的主要变化是( )。
A.氧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B.氧不变,二氧化碳不变
C.氧减少,二氧化碳减少
D.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当时,我请了一位做对的学生来讲这道题,他就给大家讲解了做这道题的思路。这道题目的意思是问呼出的气体有了哪些主要变化。这时候,我们应该想到空气的组成成分,因为吸进去的气体是空气;再想到我们的呼吸过程是一个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吸进去的空气中,氧气被吸收一部分,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随着呼气被排出。想到这些内容,就很容易判断,选项D是正确的。
3.学生对曾经做过的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及结论的记忆有误差
题目:在水平桌面的边缘固定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滑轮。将小车放在桌面的另一端,用细线将小车系好,让绳子绕过滑轮后,与一个小桶相连。接着在小桶里放入不同数量的小球,观察小车的运动。
这道题也是请了一个做对的学生来讲。他认为,看到这道题,很多同学能回忆起课堂上我们利用“重力拉动小车的实验”,虽然当时的实验材料和过程跟这个有些不同,但实验中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小桶中小球数量的多少是有关系的,小球多的时候,小车运动得快。那么想一想,小桶中小球数量多了,整个小桶的重量就大了,给小车的拉力自然也就大了。所以答案也就显而易见了。
4.学生对实验的现象和结论缺少表达技巧,不能正确反映本质
题目:研究尺子伸出桌面长度与发出声音高低的关系的实验。最后写写实验得出的结论。
这道题我请了几个做错的学生来讲解,他们都一致认为自己在考卷上是这样写的:“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长,发出声音低。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短,发出声音高。”但是还是不能得到满分。我便给大家“揭秘”:对于这种由学生来写完整结论的题目,不像填空那么简单,学生在得分上往往不高,主要是缺乏一些答题技巧。比如这题,答题时没有提及影响声音高低的真正原因在于振动的快慢,所以会扣去相应的分数。答题时,不在于写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抓住关键点,抓住得分点。
三、学生主讲下的以评促学
1.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拿到题目后,不急于答题,而是一字不落地对题目进行整体阅读。圈画出一些对做题有提示作用的关键字,对于相似答案进行类比,从而选出最正确的答案。答题结束后,把答案填充入空白处,再次进行完整阅读,保证语句的通顺,逻辑上的合理准确。久而久之,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就会逐渐形成,不但正确率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也能增强。
2.扎实巩固科学知识内容
不管是讲的学生,还是听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都能对知识本身进行再次学习和巩固。特别是讲评的学生,为了将这道题讲清楚,他可能需要将前后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整合,无形中就完成了一次有效的复习。这种主动学习的模式比起教师单方面的灌输,效果会更好。听的学生也会听得更加仔细,他们对讲评的学生的说法关注度更高,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听讲效率。
3.有效提升学生科学思维
新模式下,学生不光要会做题,更要会讲题。这不光是要求学生对知识本身有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更要求学生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我要怎样去表达,可以让其他人听懂我的意思,语言的逻辑性、内容呈现的先后顺序、呈现的方式等等都决定了你的这次讲解是否有效。慢慢地,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得到提高,这对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