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雷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推动了建筑项目发展,现如今绝大多数建筑施工项目在安全管理中,积极应用BIM技术进行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促使建筑施工项目可以顺利实施。但是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时间较短,需要相关人员结合BIM技术特点,制定合理的应用措施,最大限度发挥出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质量。本文主要对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浅析。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应用
引言:新时期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较快,绝大多数建筑单位为了满足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会同时期开展多个建筑施工项目。这种发展形式虽然可以推动建筑领域发展,但是建筑施工项目在开展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突发情况,阻碍了建筑施工项目有序进行。因此,相关建筑单位可以选择BIM技术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借助可视化、虚拟化等技术特点,全面排查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安全隐患,协助管理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措施。
一、BIM技术概念
BIM又被称为建筑信息模型,是目前应用于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主要技术。BIM技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前提,对建筑施工工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进行系统分析,采用数字化方式进行整合,对提升建筑施工项目的施工效率以及降低施工风险具有积极影响。
二、BIM技术特点
1、可视化
对于建筑施工项目而言,BIM技术中的可视化特点,可以有效弥补二维CAD施工图纸中的缺陷,协助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辨别项目从开始到竣工存在的各种风险源,并在未施工之前做出反馈,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可以根据BIM技术反馈的信息数据制定相关预防措施,规避建筑项目在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风险。
2、动态化
BIM技术数字信息具有高度的精确性,在应用中如果更改其中的某个元素参数,会导致其它关联参数都发生变化。当建筑施工项目在不同时间段进行施工时,BIM技术可以结合施工现状定时数据信息进行动态化更新,并将其上传到云端,促使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数据信息,分析建筑施工项目出现新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做出安全反应,从而对建筑施工项目实现动态化管理。
3、协调性
建筑施工项目在开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同时出现各种协同项目同时开展的情况,导致不同项目之间的信息容易出现不相符合的情况,如果各个施工项目负责人没有对项目数据信息进行有效沟通,则会产生盲目施工现象,使得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安全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然而BIM技术可以让所有项目负责人,在同一个云端模型中进行施工信息互动,其中一个人发出项目建设信息指令,其它在云端模型中的施工负责人可以第一时间受到施工信息,并结合相关项目的实际情况做出反应,确保各个建筑施工项目信息沟通的有效性,在高效协调中排查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隐患。
4、预算可控性
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各个施工阶段的工程预算都可以在BIM模型中进行核算,以各个时期建筑项目需要投入的建设资金数量,分析相关建设构建物的关联参数,通过醒目色调进行提示,促使管理人员可以根据BIM数据反馈,分析资金投入使用的合理性,从而结合建筑单位对项目经济支出要求进行规范预算。
5、模拟性
4D或者5D模拟可以促使施工项目的建设过程更加直观明了,BIM技术可以直接对建筑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模拟展示,帮助安全管理人员系统分析建筑施工项目方案的合理性,并结合建设需求,有序安排建筑设备、建设材料、施工人员分配等各项工作,在施工中可以利用BIM三维模型,将其与无线监控数据相连,这样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可以直接进行数字化现场监控,确保项目相关责任人都能在及时了解到建筑项目的施工情况,并根据建筑项目施工进程分析后期施工步骤,最大限度降低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安全风险,确保相关项目有序实施。
三、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1、合理场地布局
如果建筑施工项目在建设中,在场地布局中出现建筑物密集分布的现象,则会减少新建筑施工项目的预留空间,从而降低了三区合理布局。为了高效利用建筑空间,对建筑施工场地进行合理布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对建筑场地的红线范围进行测量,并将得出的空间数据建设成三维模型,协助建筑施工项目负责人结合三维模型的实际情况,系统分析建筑项目在施工场地占有的空间,并设置合理的建设计划,科学利用建筑场地资源,这样既能缩短建筑项目施工周期、减少经济付出成本,还能规避CAD平面图纸无法立体直观反应建筑物空间位置而产生的安全施工问题,提高建筑项目“三区”布局的合理性。
2、可视化安全技术交底
过去建筑施工项目在安全技术交底中,通常采用C AD平面施工图纸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口头讲述进行,这两种方式无法详细反映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技术施工步骤,降低了施工工人的接受程度。当建筑施工项目在安全技术交底中应用BIM技术时,可以利用三维模型全面描述安全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以数据模型的方式直观立体呈现给施工人员,减少施工工人的理解难度,施工人员可以在安全技术交底中利用BIM技术对安全技术交底进行全方位观察,通过4D模拟动画进行观看学习,这种可视化特点可以将相关建筑施工项目的技术要求进行精准表述,帮助施工工人全面把握施工技术要领,从而有效提高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质量。
3、完善安全流程
利用BIM技術在施工现场建设平台,可以促使建筑施工项目的各个负责人通过建设平台,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管,在项目施工中产生的各种建设数据、表格等都可以通过BIM技术以文档的形式输出,形成完善的施工记录,规范建筑施工项目现场安全管理的操作流程,确保每个施工人员都可以各司其职,防止各个施工环节出现安全管理疏漏的情况。与此同时,建筑项目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建设平台中的输出文档,对施工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精准化和规范化,保证建筑施工项目可以持续开展,避免传统建筑项目在施工中由于信息沟通不畅出现的安全隐患,协助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在发现风险后,可以第一时间通过查看建设平台,分析问题出现的根源,及时对相关安全问题进行处理解决。
4、划分危险区域
建筑项目在施工中,需要安全管理人员识别危险源,确保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性。BIM技术中的动态化特点可以有效满足这一需求,利用其中的可视化技术,结合项目施工现场的危险程度,对项目不同时期的施工过程进行划分管理,然后将建筑项目施工数据按照评价结果,以红、橙、黄、绿等四种颜色进行安全等级划分,帮助建筑施工项目人员明白危险区域的分布情况,从而在施工中对其进行加强管理,减少建筑施工项目出现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与此同时,建筑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查看BIM模型中展示的危险区域,结合数据信息分析现场的施工情况,系统总结施工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从而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现场出现的不规范操作,防止出现不安全施工行为。再者,安全管理人員在现场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将现场的实际情况利用BIM技术反馈给其它管理人员,这样其它管理人员可以直接观察现场施工情况,合力排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降低建筑施工项目出现安全问题的机率。
5、人员定位与预警
对于建筑项目而言,施工现场危险源识别程度决定了建筑项目安全管理质量。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进行精准识别,并及时告知现场施工人员远离或者降低接触危险源的频率,规避建筑施工项目的发生次数。另外,安全管理人员可以通过BIM技术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进行划分识别,并将危险源明显的区域标注成红色区域,这些区域包含高坠、坍塌以及触电等危险区域。为了对施工人员进行准确定位,建筑单位还可以将实时跟踪定位感应器设置到施工人员的安全帽中,这样安全管理人员可以直接通过BIM技术对施工人员的位置变动进行追踪,一旦发现施工人员靠近危险源的情况时,可以利用后台控制系统对相关施工人员发出警示,要求施工人员撤离危险区域,防止出现不安全的施工行为。
6、BIM数字化安全培训
对于BIM技术而言,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借助BIM技术提供的各种数据信息,分析项目在施工中可能会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汇总起来建设安全培训库,通过数字化培训的方式,给施工人员提供虚拟施工环境,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用电、施工技术以及大型机械使用方式进行培训,促使施工人员在虚拟施工环境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安全施工意识,掌握建筑项目施工核心要领,强化安全培训质量,促使施工人员在今后施工中能够以规范的施工技术进行工作,提高施工人员施工行为的安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我国建筑市场发展前景良好,增加了建筑市场的竞争力。但是对于建筑施工项目而言,需要安全管理人员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积极利用BIM技术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结合BIM技术特点,将其应用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合理场地布局、可视化安全技术交底、完善安全流程、划分危险区域、人员定位与预警、BIM数字化安全培训等,全面保障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性,规避建筑项目施工风险,促使建筑项目可以持续平稳开展。
参考文献:
[1]施玲莉.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装饰装修天地,2020(3):37.
[2]王瑞.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33):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