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冲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每一个阶段都有青年人的杰出贡献,善于教育青年、发动青年、组织青年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作风与光荣传统。张太雷就是这一方面的典范。
张太雷(1898—1927),江苏武进县(今常州市)人。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和青年运动的卓越领导人,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1927年他在指挥广州起义中牺牲。
张太雷幼年时曾受过传统私塾教育,后进入常州西郊小学堂。1911年考入常州府中学堂(现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在校期间各科成绩优良,尤以英文见长,常与同学瞿秋白纵议时政国事。1915年考入北洋大学法科预备班学习,1920毕业。在北洋大学学习期间,张太雷曾担任俄共(布)秘密党员鲍立维的英文翻译,接触到许多苏联的进步文献与理论,并利用闲暇时间秘密翻译了一些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概况的文章,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走向共产主义。大学毕业后,张太雷开始了系统、深入的革命思考和实践,其中发动青年学生投身革命是他革命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提出青年使命 确定青年运动的指导思想
张太雷深入分析了青年学生和青年运动,对青年学生在革命中的角色进行了科学定位。他认为,青年学生往往比较富有革命性,“渐趋向于革命的道路”。张太雷非常肯定中国青年对革命作出的贡献。他认为,辛亥革命的成功靠的是青年人组成的同盟会,五四运动的发动人和主持人是青年,五四以后的各种爱国运动都是青年所为,中国的青年运动“从革命发动的初期,直到现在,是一个一脉相承,继续不断的东西”。因此,张太雷断定,青年学生能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青年运动担负着完成中国革命的伟大使命。
张太雷将马克思主义确定为青年运动的指导思想。他早期接触马克思主义,深受李大钊的影响。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秘密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吸纳张太雷、邓中夏等学生加入,向他们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张太雷还通过翻译工作以及与苏俄共产党员的接触,拓宽了思想视野,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认识,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他认为青年运动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有些青年学生虽然走上了革命道路,但头脑中仍有许多旧思想,必须用新的科学的思想进行正确引导,避免走向盲从,甚至误入歧途。提出要在青年中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以各种他们能见得到的事实,来证明我们的主义,才能使他们明白我们的主义”,只有不断地向他们灌输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才能使广大青年学生摒弃资产阶级思想,才能把他们团结在革命的旗帜下,发挥他们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接近争取青年 规划革命任务
为了争取青年学生,张太雷主张必须打破学生间的“两条界限”:一是“不能把学生分为‘革命派和‘反动派”,他主张中国共产党人应以“诚恳的态度接近他们使他们能有机会接受革命宣传”,引导他们走上革命道路;二是“不应有教会学生与非教会学生之分”,对待信教学生不应是消极地反对,而要接近帮助他们,“解除他们的痛苦与披露教会和帝国主义的罪恶”。在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上,张太雷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作,第一步是要“扫除学生的旧社会观念”,扫除他们对“西方物质文明”的对峙态度,帮助他们“树立一种世界的科學的人生观”以及世界文化整体观;第二步是要“扫除他们固有的个人主义的根性”,通过系统的科学宗教观宣传,避免学生误入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的陷阱。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积极利用学生团体、出版物、讨论会及演讲会等一切形式,打破学生的旧思想及其对西方宗教的迷信,扩大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范围,争取最大多数的青年学生投身革命。
张太雷对青年学生的革命任务进行了总体规划。他提出,“中国青年学生的责任,就在集合在指导世界革命的第三国际和少年共产国际之下,来做唤醒和组织中国的劳动民众以助成世界的革命,和达到中国完全解放的目的”。青年学生的革命任务就是从思想层面及组织层面发动广大工农阶层革命。具体而言,青年学生的实际工作是要“到无产阶级和农民中间去唤醒他们起来奋斗和组织”,通过“往民间去”的运动,提高工人及农民等底层群众的革命意识,扩大国民运动的群众基础。张太雷对青年学生的认识与规划,不仅有利于培养大批马克思主义的青年理论骨干,对于扩大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底层,特别是在工人和农民阶级中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对壮大革命队伍,发动最广泛的人民群众参加革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组织发动青年 指导革命实践
张太雷给出其对于青年学生的深刻思考,并将这种思考融入其指导革命的实践活动中。早在北洋大学就读期间,他便积极参加青年学生运动,如五四运动、“天津学生联合会”的救国宣传活动、爱国演讲等等,对组织发动青年学生有一定的经验。1920年11月,张太雷将天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改名为“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青年团主要吸纳天津各学校的进步知识人士,张太雷担任青年团小组书记。青年团团章明确规定,该团的宗旨是“研究和实现社会主义”,其方法是“帮助工人组织起来,并对工人进行教育”,“进行基本的宣传鼓动”,“协助组织罢工”等。在团章的指导下,张太雷带领团员在天津、唐山等地积极开展对工人的宣传工作,他们将《共产党》月刊、《共产党宣言》及李大钊的文章印成小册子发送给工人与学生,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天津及周边地区的传播范围,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及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1920年12月,为了更好更广泛地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张太雷联合邓中夏等人在北京长辛店开设劳动补习学校为工人授课,并深入工人之中展开调查,为工人运动培养了一批骨干。青年团还创办了小型红色报刊《劳报》(后更名为《来报》),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介绍天津及全国各地工人运动的概况。虽然该报最终由于政治色彩浓厚,被北洋军阀查封,但在当时京津地区的工人学生群体中引起不小反响。1922年,为进一步统筹全国青年团力量,张太雷与邓中夏、俞秀松等共同创建了全国性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争取更多的青年学生加入反对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的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许多的年轻理论骨干。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张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