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明华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党中央把握全球产业变革趋势、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和关键所在。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提出,全面加快实现产业体系的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在率先建设经济体系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上走在前列。江苏最大的优势是实体经济,必须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和头部企业,统筹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降本增效,放手激活企业主体
企业是经济运行的微观主体。微观主体有活力,高质量发展才有源头活水。目前,江苏市场主体达1238万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万户,高新技术企业3.2万户;世界500强企业4家,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55家。但是,江苏企业多而不精、大而不强等问题仍然突出,根源在于相当一部分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水平不高,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不足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欠缺。
最大程度激活企业主体,核心在于帮助企业“降本增效”,“降本”主要包括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和交易成本,“增效”主要是通过强化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来提升产出效率。一是通过减税降费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自2019年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以来,江苏累计减税降费4700亿元,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和投资消费需求。要继续落细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提高结构性减税降费的精准性和可持续性,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等方面更加主动作为,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动力。二是通过深化改革降低交易成本。完善包括数据要素在内的各类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破除制约市场竞争的各类障碍和壁垒,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加快推进能源、通信、交通等重点领域改革,降低基础产业要素成本和公共服务价格水平。三是通过强化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落实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等普惠性政策,引导企业真正确立创新主体地位,帮助企业植入创新基因、激活创新意识、解锁创新能力。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巩固“僵尸企业”出清成果,为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腾出资源和空间。
培企补链,着力畅通产业链
产业链实质是不同产业部门的企业之间的关联。企业联结越紧密,产业链供应链越顺畅强韧,越有利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近年来,江苏30条优势产业链整合效应不断显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重点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进度领先,抗疫物资产业链保障有力。但产业链控制力不强、关键技术领域瓶颈制约日益凸显,导致制造业附加值不高、在全球价值链上增值能力较弱,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亟待加强。
为构建经济循环“主骨架”,确保产业体系的自主可控、安全高效,要着力培育主导产业生态的“链主”企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并促进产业链上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其一,培育产业链本土骨干企业。一家本土骨干企业,能够带动一条产业链、带活一批配套企业。要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引领型、市场主导型“链主”企业,提升全球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培育一批深耕细分领域、拥有独门绝技的“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企业,以及一大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强产业链重要节点的控制力。其二,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针对产业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依托企业构建关键零部件、材料、设备等备份生产、应急储备、调运配送等体系,强化应急产品生产能力,力争重要产品和供应渠道至少有一个替代来源,提升产业链抗风险能力。其三,促进产业链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鼓励企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拓展,从产品制造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支持开展总集成总承包、定制化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模式,提升制造企业价值链控制力。
聚核赋能,持续做强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产业集聚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高级形态,是优化生产力布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江苏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竞争力持续增强,新型电力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物联网等9个集群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高端装备等产业规模全国第一,光伏、智能电网、海工装备等市场份额分别占全國的50%、40%、30%以上。但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本土领军企业和自主知名品牌以及强化协同推进机制等方面仍存在短板。
持续做强产业集群,重点要建强园区载体、建好区域创新网络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以园区专业化推动产业集群化。明确园区产业定位并重点发展主导产业链,依托龙头企业发展上下游关联度强、技术溢出效应明显的企业和项目,通过产业链招商实现补链强链,打造产业链完备的高水平园区。建设与集群配套的区域创新网络体系。产业集群的价值在于存在协同效应和集体效率,能够促进知识学习和技术创新。应针对产业集群的关键环节、薄弱环节,支持企业研发机构“揭榜挂帅”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行业共性技术平台等提高共享水平和使用效率,支持平台型科技服务机构开展技术转移、评价和投融资等专业化服务,共同完善产业与科技互促融合发展机制。打造深度嵌入集群的公共服务体系。产业集群升级根本在于集群的主导产业链升级,这既来自企业间自发形成的分工合作,也离不开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和保障。应充分发挥综合园区、专业化服务平台、商会、行业协会等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加强技术研发、信息服务、质量检测、数据中心、原料供应和物流配送等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放大面向集群和产业链的溢出效应。
强基提质,全面夯实产业基础
产业基础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地基。江苏实施高端装备赶超、产业基础再造、信息产业“振芯铸魂”等专项计划,一批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先进基础工艺取得突破,但高端数控机床、高端传感器、高精度机械手等仍大量依赖进口,发动机、数控刀具、高端轴承等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有待提升,大型主机、操作系统及高端芯片等瓶颈制约明显。
夯实产业基础,重点要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组织攻关突破,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先布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强化全产业链质量管理。实施产业基础再造,深化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等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加大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投入力度,努力突破一批市场需求大、质量性能差距大、对外依存度高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推进产品设计、专用材料和先进工艺开发、示范推广等“一条龙”应用。优先布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大力推进5G网络建设,加速光纤网络扩容,建立健全数据感知和物联网技术标准体系,开展基础软件、高端工业软件和核心嵌入式软件等产品协同攻关适配,为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等应用场景提供坚实的数字基础设施。强化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强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发展新一代检验检测和高端计量仪器设备,促进新兴产业为主的各领域标准制定实施,加快标准升级迭代和国际标准转化应用,扎实提升工业产品质量。
(作者系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参事业务处处长)
责任编辑:孙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