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超高层项目的总承包管理探析

2021-10-09 05:05:34毛文忠马飞燕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年13期
关键词:塔楼项目部项目管理

毛文忠,马飞燕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63)

1 引言

由3 幢或3 幢以上的超高层建筑组成的群体超高层项目,在其施工部署时应综合性地、系统性地考虑多幢超高层建筑在人力、材料、机械、资金等方面的协同施工、资源共享以及统筹安排。随着施工技术的日渐革新,地产开发的规模也大幅度提升,群体超高层项目愈来愈多,使得工程人也越发重视群体超高层项目的总承包管理。

群体超高层建筑项目相对常规的独幢式超高层项目有着独有的特点和难点,且较多的施工内容可以综合考虑多幢超高层建筑进行统筹安排,这对项目成本优化、工期优化等均有着较大的影响[1]。

本文基于3 幢单体超高层建筑组成的群体超高层项目,对其总承包管理进行研究分析,较为深入地探讨各参与方的管理方式和总承包管理对工程项目的影响,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借鉴。

2 项目概况

此群体超高层项目位于甘肃省兰州市,项目由3 栋超高层、4 栋商业及3 层地下车库组成,总建筑面积3.37×105m2,是集办公、酒店、SOHO 及商业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工程建筑设计新颖、功能齐全。

塔楼A:地上为45 层,建筑高度230.4 m,地上建筑面积为6.68×104m2;塔楼C:地上为38 层,建筑高度为194.7 m,地上建筑面积为5.71×104m2。塔楼B:地上54 层,建筑高度249.8 m,地上建筑面积为1.06×105m2。此项目的3 幢超高层建筑均为公用建筑,其距离较近,两两之间距离≤200 m,是典型的群体超高层项目,如图1 所示。

图1 项目总平面图

其中,较为典型的塔楼B,其地上54 层,结构高度249.8 m,建筑高度278 m,地上建筑面积为1.06×105m2。结构形式为内筒外框结构,其内筒为1.4 m 厚混凝土剪力墙,混凝土标号为C60,剪力墙内有40 mm 厚剪力钢板。外框柱为双向倾斜式劲性混凝土柱,柱内有40 mm 厚、900 mm×1200 mm 尺寸的劲性柱,混凝土标号为C60。柱内纵筋采用HRB500 钢筋,直径32~40 mm,随柱倾斜,柱纵向钢筋密集,配筋率很高。3 栋塔楼均在核心筒内布置了大型内爬式塔吊,塔尖起重能力约650 kN(6.5 t),同时,为了方便浇筑混凝土,在核心筒电梯井内布置了内爬遥控式混凝土布料机,外立面安装了单元片式液压防护屏,以防护倾斜式外立面。

3 群体超高层项目总承包管理的难点和特点

1)本项目的建筑设计由国外建筑设计所执行,由国内设计院进行结构设计及深化,其设计沟通较为复杂。本项目由国际知名的美国建筑规划设计公司晋思(Gensler)建筑设计事务所进行建筑设计,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建筑深化与结构设计。该建筑设计方案的设计理念先进,风格大胆,在深化过程中,需将其设计理念结合兰州本地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设计施工图中有些细节处理不是很切合实际,需要总承包单位不断地与2 家设计单位沟通。

2)建筑高度高,垂直运输设备占用率及协调使用难度大。本项目除B 塔楼在核心筒设置2 台塔吊外,另外2 栋塔楼内设置了1 台塔吊。该塔吊既要负责钢筋、模板的吊运,还要负责劲性柱的吊运,同时还要负责布料机的爬升、井道内防护平台的吊升等工作,占用率特别高。尤其到主体施工的最后阶段,吊运效率特别低。

3)多幢超高层建筑施工期间互相协调配合难度大。本项目容积率高,仅3.0×104m2地就建设了3.5×105m2建筑面积,可用的施工布置场地非常小,3 栋塔楼同时施工,对施工场地的布置、腾挪等要求非常高。

4)超高层项目专业分包队伍多,且对分包管理要求极高。超高层项目的专业分包单位特别多,关系非常复杂。互相交叉施工,矛盾频发,多是因为成品保护、施工预留、管线避让等问题,处理起来特别烦琐。

5)群体超高层项目一般距离较近,结构形式相同,可综合考虑施工工艺。本项目为群体超高层项目,3 栋塔楼之间距离相近且结构形式相同,在各类施工方案、施工技术的讨论和实施中,具有很大的共性,这也能较大限度地节约人力和财力。

4 群体超高层项目总承包项目管理分析

4.1 传统超高层建筑总承包项目管理

1)普遍性:项目作为1 种一次性和独特性的社会活动而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项活动中,甚至可以说人类现有的各种物质文化成果最初都是通过项目的方式实现的,因为现有各种运营所依靠的设施与条件最初都是靠项目活动建设或开发的[2]。

2)目的性:项目管理的目的性要通过开展项目管理活动去保证满足或超越项目有关各方面明确提出的项目目标或指标和满足项目有关各方未明确规定的潜在需求和追求。

3)独特性:项目管理的独特性是项目管理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生产运营管理,也不同于常规的政府管理内容,是1 种完全不同的管理活动。

4)临时性:项目是1 种临时性的任务,它要在有限的期限内完成,当项目的基本目标达到时就意味着项目管理已经结束,尽管项目所建成的目标也许刚刚开始发挥作用。

4.2 群体超高层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

4.2.1 垂直扁平化管理

本项目部的承包管理实行垂直扁平化管理,其主要管理思想如下:

1)将总承包项目部的级别升级为子分公司级别

对项目部人员进行扁平化分工,形成以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商务负责人、安全质量负责人为主的公司级管理组,对群体塔楼进行平行管理。这样,可将这些岗位的管理人员从具体的事务中解放出来,以公司级别的角度去管理3 栋塔楼。这些管理人员经验丰富,可以对外完成外部的设计沟通、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等任务;同时也能从总承包的角度去协调解决3 栋塔楼的资源调配,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

2)将群体塔楼分解为多个小型项目部进行管理

对项目部施工员、技术员、质量员、安全员等进行小团队管理,设置塔楼经理,成立小型项目部,进行扁平管理。如此,则对群体超高层项目进行了任务分解,形成了分公司+ 小型项目部的管理模式,基层员工进行具体的垂直化的事务管理,部门负责人对3 栋塔楼进行扁平的平行管理,整体总承包项目运行稳定。

设定的3 个小型项目部管理人员,对上承接各总部门负责人的管理指令,对下进行劳务班组,专业分包的垂直管理,可简洁高效地推动项目。

4.2.2 全寿命周期管理

本项目工程量大且各个区域内的建筑工期各有不同,而业主方要求项目及时交付。因此,总承包方设立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采取组织、管理和经济措施,加强对项目的控制。

1)进度管理体系。本项目以企业公司总经理以及下属的物质设备部、市场部、项目管理部、财务资金部、技术部、综合管理部、商务部为企业保障层;以各项目部、区段和楼栋为具体实施层,建立了从上至下的管理体系[3]。

2)项目法施工。总承包方立足于项目部,以合约为控制手段,以总控计划为准绳,调动各建设单位的积极性,发挥综合协调管理的优势,确保各项目标的实现。同时,本项目严格按照项目法施工管理,实行项目施工负责制,行使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监督6 项基本职能,从而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管理。

3)开展工期竞赛。引入经济奖励机制,准备一定数量的资金作为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节点的竞赛奖励基金,结合质量管理情况,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全体施工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各项工期目标顺利实现。

4)总平面管理。本项目根据结构主体、装修、设备安装等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规划现场平面布置图。各阶段的现场平面布置图与物资采购、设备订货、资源配备等辅助计划相配合,从而对现场进行宏观调控,即使工期紧张,也能保持现场秩序井然,确保施工进度计划的有序实施。

5)加强监督与落实。总指挥部要求每栋楼必须制定工期进度柱状图,各项目部向指挥部上报每日实际劳动人数和施工计划,并且指挥部派出专人检查,及时掌握并督促各项目的施工进度。指挥部每两天召开1 次生产例会、每周召开1 次各项目部主管及甲方人员碰头会,及时解决各项目协调、管理、进度等问题。

6)持续跟踪管理。项目建成交付后,成立单独部门,对业主方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持续跟踪管理,做到有错必改、有问必答、有争必纠、有误必诉。

4.2.3 信息化管理

超高层的建筑工程中,钢结构的施工难度很高,如果不能合理地进行处理,将会导致整体的工程建设受到影响。因此,应该将BIM 技术应用其中,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技术[4]。

三维模型的构建能够转变传统二维图纸设计方式,通过建模方式获取相应的建筑数据信息,充分采用三维可视化系统进行现场工程的施工指导。采用先进的BIM 技术,可合理地开展钢结构的辅助施工工作。在此期间,可针对钢结构的施工顺序进行调整,统计焊缝情况,有效进行异形件的验收处理。例如,钢板墙结构安装之前,可以使用BIM 技术自动生成施工动画,将施工流程展现出来,这样施工部门不仅可以明确自身的工作流程,还能统筹管理工程的建设进度,有效提升整体施工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预防出现其他的问题。在超高层建筑的整体工序中,要进行各个关键节点的分析和研究,尤其是在土建、机电安装和消防施工等交叉作业期间,必须利用BIM 技术进行关键节点的模拟和分析,一旦发现各个节点施工中存在问题,必须采用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以免对整体工程的建设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4.3 群体超高层总承包项目管理SWOT分析

针对超高层建筑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建立总承包的SWOT 矩阵分析图,并提出相关策略建议,详见表1[5]。

表1 SWOT矩阵分析策略建议表

5 结语

群体超高层项目的总承包管理包含的内容特别丰富,总承包项目部应将项目部升级到分公司级别进行管理,将3 栋塔楼分解为3 个小型项目部,进行扁平化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打破了以往一个项目部管理多栋超高层带来的多头管理、长链管理的问题,并结合超高层建筑自身优势与劣势,制定了适合群体超高层项目总承包管理的策略,如加大企业投入、完善管理标准体系、加大研发投入、培养专业化人才等,促进群体超高层项目健康快速发展,为同类项目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价值。

猜你喜欢
塔楼项目部项目管理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房建施工项目部安全管理问题及其对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5期)2022-06-01 06:19:44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6:54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厄瓜多尔“向日葵”住宅塔楼
现代装饰(2019年7期)2019-07-25 07:42:08
建设单位矩阵组织结构下的项目部质量管理研究
鹿特丹The Sax塔楼
现代装饰(2017年10期)2017-05-26 09:32:35
荷兰Looping住宅塔楼
现代装饰(2017年12期)2017-05-22 02:41:32
万象和项目超高层塔楼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