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彤
(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为了推动广州市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应对传染病和突发卫生事件能力设施建设,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经广州市政府研究,决定兴建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新院。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新院是广州市“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工程、第十六届亚运会配套医疗保障项目。新院位于白云区嘉禾集贤庄以西,占地16 万m2,规划床位1000 张,是一所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医院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包括门诊楼、急诊楼、一期医技楼、呼吸道住院楼(200 床)、后勤楼)于2010 年交付使用,二期工程(综合住院楼、医疗学术培训楼、感染病楼、医技楼扩建)于2018 年底完工交付使用。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新址建立初期,定位为以传染病防治及肝病、艾滋病综合治疗为特色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华南地区最大的传染病专科医院。然而在运营中,八院更多是面向广州市白云区的市民,服务当地人口的综合医疗任务。因此,在二期建设过程中,将医院定位改为“以传染病防治为主”的三甲综合医院,而原一期设计按传染病医院进行设计。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一方面会造成空间的浪费,另一方面会造成流线的混杂。
由于二期工程完成后位于一期的部分业务科室将搬迁至二期业务用房中;同时现急诊科、妇产科、口腔科、耳鼻喉科、传染病门诊、ICU 等的业务用房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需要扩大业务用房;由于门急诊与住院部较远,现靠地面一层连廊衔接(医院总设计原有地下连廊,即两层连廊,实现洁污分流,后无实施),未能实现洁污分流。并且由于规范的更新,原有的设计也不满足负压的需求。为了满足医疗服务需求、优化医疗流程、保障医疗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急需对一期业务用房进行整体调整优化改造。
此外,随着改造过程中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新址作为广州市最大的定点医院,还肩负着防疫的重大任务以及在确保疫情不扩散的前提下尽快实现“疫后复兴”的使命。
(1)设计遵循“创作精品、高起点、高品质、人性化、可持续发展”的总原则。设计理念先进、功能流程合理、空间组织严谨、环境优美宜人,适应现代化医院发展需求。
(2)本设计工程属于院内改造,故需与医院现有的建筑以及使用功能进行整合,包括布局、流程、风格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正确处理新旧建筑的空间、流线、交通组织等关系。从总平面设计到交通流线的组织,从各种功能用房的位置选择到平面布置等,均要满足医疗功能的分区和要求,以及安全、卫生、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保证实现方便、快捷、高效和低运行成本。同时充分考虑平时能满足综合医院的合理运转,突发性重大疫情发生时能满足抢救病员的基本需要。
(3)要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建筑设计理念。要求应用新的设计手法,创造吸引人、关怀人的公共空间,美化诊断及治疗用房病房以及医护用房。要通过建筑装修的表现和环境设计,创造有利于病人诊治、康复、休养的安静舒适的内外部环境,有利于患者生理、心理健康,体现清新、典雅、朴素的行业特点。同时,要注意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使其能够在较好的环境中心情舒畅地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服务。
本项目改造面积约15670m2,加建面积约2720m2,连廊挡雨面积约4000m2。主要对一期已建成的急诊楼、门诊楼、呼吸道住院楼及连廊进行调整、优化和改造。改造涉及的系统有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消防系统、智能化系统、空调通风系统、门诊手术室和ICU 系统、空气负压系统、医用系统、垂直交通系统等,如图1所示。
图1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建设内容(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首层设置急诊区、急救区。保留二层的急诊手术室,通过二层局部加建,增加设置急诊留观区及门急诊补液中心。在急诊楼与门诊楼、急诊楼与医技楼之间增加二层连廊,使其与门诊及医技楼便捷连通,方便病患就医。
首层∶东翼设置体检中心,空间上此区域可以做到相对独立,且具有独立的对外出入口,使体检的健康人群与疾病人群分离。西翼设置为儿科门诊,并且为儿科设置独立的出入口及内部儿童等候、活动场地。院内的儿科与急诊楼临近,便于儿科内门急诊调配人员、节省资源。二层∶东翼设置内科、中医科;西翼设置现代康复医学科、外科。三层∶东翼设置妇科、妇产科门诊手术室、产科;西翼设置耳鼻喉科、眼科。四层∶设置口腔中心、医生办公区。
将现呼吸道住院楼首层改造为肝病门诊、肠道门诊、发热门诊,便于传染病的集中管理。将二楼病房改造为感染病ICU,设置ICU14 间,均为负压ICU。将传染病门诊设置在呼吸道住院楼,可以实现传染病门诊和呼吸道住院楼在同一栋楼内,可与旁边的传染病住院楼联动,组成战时传染病集中收治区域,形成战时的“院中院”。
因传染病医院建设要求特殊,目前院区各主要楼体布置较分散,各楼体的交通主要通过院内道路及连廊连接。项目在目前连廊基础上,增加第二层钢结构玻璃光蓬,使连廊增加一层,实现“洁污分流”的目的。在首层连廊增加两边防雨维护结构。拆除及迁移原连廊屋顶上的管线后,加建连廊的二层采用钢结构全玻璃光蓬封闭。连廊改造后就可在交通上实现通道上的立体空间化,使院内各建筑之间相互连通,缩短了交通距离,达到路面平整,遮挡风雨、美观大方的目的。连廊改造后不仅有利于医务人员的工作穿行,还有利于患者安全、快捷、舒适的转运,如图2所示。
图2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连廊改造对比
采用分区总控管理策略对内部功能进行周转:
A:门诊楼首、二层西翼临时改造为临时急诊、急救用房。呼吸道住院楼首、二层改造为感染病门诊,感染病ICU,三至五层翻新。
B:急诊楼加建及改造工程(含门诊楼与急诊楼的连廊建设)连廊加建及改造工程。
C:门诊楼首、二层西翼加建及改造工程(外科、康复理疗科、儿科)。
D:门诊楼首、二层东翼改造工程(体检中心、内科、中医科)。
E:门诊楼三层东翼、西翼以和中区加建及改造工程(五官科、妇产病科)。
F:门诊四层加建及改造工程(口腔科)。
现代传染病医院设计应严格遵循其设计方法和原则,合理规划各个功能分区,做好防护隔离工作,以确保传染病医院的安全,有效地断绝传染病源的扩散传播。
通过这次疫情,我们深刻体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既能避免平时闲置造成的浪费,又不因规模过小而在疫情发生时产生应对无措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