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侠
(陕西省林业局信息宣传中心,西安 710082)
自然解说是进行自然教育的一种形式,通过运用某类解说媒介或手段,对自然环境进行介绍,包括自导式解说和向导式解说[1]。自然解说可以让访客更好地理解所参观地区的自然资源及其特色[3],帮助人们了解更多自身与环境的关系,与自然环境产生连接,并思考和反思自己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意识和行为[7],培养正确的自然价值观和行为活动,具有科学性、趣味性、教育性、艺术性等多种性能[7],并引导访客全面准确地了解参观对象,帮助访客形成敏锐的自然认知、感受和理解能力,丰富访客的自然经历让其获得更加愉悦的自然体验,激发访客对自然环境的持续关注。
20世纪90年代,陕西省内一些建立较早的保护区通过和国际组织合作探索自然教育活动,2013年开始依托自然保护地建设自然体验基地等自然教育场所,在自然体验基地开展自然体验、自然解说等多种形式的自然教育活动[4],随后在全省推广,为中小学生和社会大众提供类型多样的自然教育活动,陕西省林业局每年举办两期自然教育相关培训班,培养自然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力推动了全省自然体验活动和森林资源利用与保护。
陕西省的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境内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形,海拔最高点为周至县、眉县、太白县交界处的太白山拔仙台,海拔3 771.2 m,最低点在白河县与湖北省交界的汉江南岸,海拔170 m,北部是黄土高原区,中部是关中平原区,南部是秦巴山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秦岭山脉横贯陕西省东西,使陕西省纵跨三个气候带,陕南属北亚热带气候,关中及陕北大部属暖温带气候,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属中温带气候。
截止2019年,陕西森林覆盖率上升到43.06%,森林蓄积量4.78亿立方米,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均居全国第12位。天然林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区、关山、黄龙山和桥山。温带草原主要分布在陕北,类型复杂,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境内种子植物超过3 700种,其中包括红豆杉、银杏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0余种,药用植物近800种;野生动物资源丰富,陆生脊椎动物超过600种,鸟类560余种,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近20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截止2020年底,陕西已经建成21个自然体验基地,包括有北沟、楼观台、朝阳沟、蒿坪、黄陵、劳山、红石峡、黄龙山、薛峰林场、葱滩湿地、旬阳坝、黑河、嘉陵江源、通天河等森林体验基地,另外还有太白蒿坪、佛坪凉风垭、长青华阳生态探秘线路3条,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16处(其中国家级3处),陕北、关中、陕南都有分布,种类丰富、各具特色。参与基地自然教育活动的公众近千万人次。
自然体验基地为体验者提供可供认识自然、学习和积累自然与环境知识的平台,不同体验基地因地形地势、气候、植被、河流、土壤等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禀赋及保护利用现状的差异,可供体验者获取的体验和知识积累存在差异。自然地理、资源与环境既是不同体验基地优势展现和异质性的基础,也是不同体验基地自然解说主题提炼和形成的基础和根本点,还是基于优化功能服务的自然体验基地类型划分的依据。据此,陕西省自然体验基地根据自然地理和生态资源特点划分为5个主要类型,即陕北沙地、黄土高原、关中平原、秦岭山区、巴山山区自然体验基地(表1)。
2.1.1 解说的场所和资源 理想的活动场所应该具有安全性、功能性、多样性、可达性,要充分考虑场所的设施条件和自然资源条件,能够方便到达,避开危险较多的地方或者危险频发的时节。
对场所进行资源分析是解说活动设计的基础。自然资源分析涉及的内容包括环境资源,即地质、地貌、土壤、水文、气候、气象等;生态资源,即植被、动物、植物等;历史文化资源,即社区、民俗、历史等;其它类型资源,即保护地保护管理工作及其成果等。
2.1.2 解说的受众 前来参观访客群体包括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成人团队、老年人团队、亲子家庭等,由于其教育背景、到访目的、对参观地的熟悉程度等不同,对应的解说主题应有差别,并结合不同访客群体的兴趣点,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解说活动方案,满足访客的不同需求。
2.1.3 解说的目标 明确自然解说活动目标才能更好地指导活动设计。自然解说作为环境解说的一个分支,目标层面应是基本一致的,包括:学习目标、情感目标、行动目标。
(1)学习目标
根据体验基地自然环境特点、优势以及基础设施现状,受众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将其分解、融入到解说与活动中。通过形象生动的解说、互动参与式解说活动,带动访客学习相关自然科普知识,了解参观地的历史文化,增长见闻和技能,满足访客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激发访客进一步探索和自我学习的兴趣[2]。
(2)情感目标
让受众建立起与自然的联结,对自然环境产生情感共鸣。自然解说应在全面、深入展现自然之美、人文之韵的同时,让访客认识到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使访客产生爱护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感共鸣,激发访客对环境的关注性与责任感。
(3)行动目标
自然解说并不强调受众行动的改变,但在解说活动中依然能够发挥一定的教育功能,在激发访客情感共鸣基础上,通过积极引导,让访客获得满意游览体验的同时,自觉自愿地做出的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行为,如抵制乱扔垃圾、乱刻乱画、践踏攀折等不文明游览行为[6]。
确定主题可以使解说中心内容突出[3]。主题就是解说的中心思想,每一部分都需要围绕主题来进行,所有的讲述都与主题关系密切。
主题不仅可以让解说员从庞杂的信息中节选出核心内容,也可以帮助访客获得完整的概念,这样能够让访客在参观后领会这次游览的意义。解说主题设定从体验者角度还应注意其对主题的理解与兴趣、对解说及活动的体验感受。主题要语言简洁生动,有吸引力,内容具体,能够明确表明解说观点。
2.2.1 陕北沙地自然体验基地 陕北沙地自然体验基地位于毛乌素沙漠周边。首先分析毛乌素沙漠的特点:具有独特的沙漠自然环境,位于陕西和内蒙古两省交界处、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是中国的四大沙地之一,总面积4.22万平方千米,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250~400 mm,具有沙漠独有的动植物资源,是因为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形成的沙漠,近几十年被有效治理。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围绕毛乌素沙漠的形成、历史变迁,沙漠动植物,沙漠治理,沙漠水源等方面设定6个主题:历史变迁中形成的毛乌素沙漠,人工修复沙漠生态,沙漠里的顽强生命,沙漠中的人工造林,沙漠中的水源,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
2.2.2 黄土高原自然体验基地 黄土高原自然体验基地位于广袤的黄土高原上。黄土高原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是地球上黄土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因为流经黄土高原而成为“黄色的河”,煤矿、石油等能源资源丰富。陕北黄土高原既是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更是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的策源地、最早实施地和最佳效果区之一。根据这些特点围绕黄土高原的形成、地貌特征和演变,黄河流域水系演变及水土流失治理问题,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建设后的森林覆盖率提升成果,黄土高原丰富的矿产资源及其成因等方面,设定4个主题:黄土高原的历史与今天,黄河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由“黄”变“绿”,黄土高原的地下能源库。
2.2.3 关中平原自然体验基地 关中平原自然体验基地位于关中平原。关中平原介于横贯陕西的秦岭和渭北北山山系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海拔约325~800 m,长约360 km,地处暖温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是陕西的政治文化中心,是华夏文明最重要、最集中的发源地之一。根据这些特点围绕关中平原的自然与人文地理,渭河水系的环境演变与生态修复,渭河水系的湿地环境成为诸多鸟类栖息繁衍的家园等方面,设定三个主题:关中平原——最早的“天府之国”,关中平原母亲河渭河的演变与生态治理,修复的湿地,鸟类的家园。
2.2.4 秦岭区域自然体验基地 秦岭区域自然体验基地位于秦岭山脉的南北麓。秦岭山脉是横亘于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全长1 600 km,南北宽数十千米至二三百千米,秦岭——淮河一线构成了中国温带季风气候带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古北界和东洋界两大动物区系的分界线,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地理分界线,生态多样性十分丰富,有着“中央水塔”“生物基因库”“地质博物馆”等多个称号。根据这些特点围绕秦岭独特的地理位置,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的地质地貌,秦岭珍稀野生动物,秦岭丰富的动物多样性,秦岭丰富的植物多样性和药用植物资源,保护秦岭的成就等方面,设定6个主题:秦岭在中国地理版图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作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秦岭,秦岭四宝:秦岭大熊猫、秦岭羚牛、川金丝猴、朱鹮等秦岭四宝,珍稀物种的庇护所和万千生灵的家园,药山秦岭与植物基因库,从伐木工到生态卫士。
2.2.5 巴山区域自然体验基地 巴山区域自然体验基地位于巴山区域。大巴山是嘉陵江和汉江的分水岭,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的地理界线,是中国中亚热带气候和北亚热带气候的分界线,大部分地区属北亚热带气候,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围绕巴山区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分布的古老特有植物,野生动植物等方面,设定4个主题:走“近”大巴山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天坑,古老植物的避难所,巴山区域的野生动物。
确定主题后,围绕主题进行解说设计,将核心信息、技巧要点、需要准备的辅助工具、解说的具体内容罗列出来。陕北沙地自然体验基地解说主题“历史变迁中形成的毛乌素沙漠”内容如下。
在历史变迁和人为活动作用下形成的沙漠景观。
将毛乌素沙漠在时空尺度上变迁的抽象信息以具体图片内容展示,辅助解说和知识互动。
毛乌素沙漠历史变迁系列图片及代表实物。
3.4.1 中国四大沙地之一 毛乌素沙漠,又称鄂尔多斯沙地,位于陕西和内蒙古两省交界处、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是中国的四大沙地之一,总面积4.22万平方千米,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250~400 mm。毛乌素,蒙古语意为“坏水”,地名起源于陕北靖边县海则滩乡毛乌素村。
3.4.2 从水草丰美到沙漠形成 在中国历史早期毛乌素沙漠的绝大部分都是水草丰美地方[5]。约5世纪毛乌素南部、靖边县城北的白城子,据考证是匈奴民族的政治、经济中心,想见当时水草肥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上牧场迷人美景。沙漠的形成,有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影响,是上千年来社会环境变迁的结果。唐朝以后,由于气候变迁(周期性气候变冷),过度开垦,连年战乱(汉胡交兵),尤其是明清时期戍边垦荒(军士兵农合一戍边垦荒)和“走西口”式的人口迁移等,这里逐渐变成茫茫大漠。建国伊始,沿长城的靖边、榆林、神木一带流动沙丘密集成片,由于沙漠的袭扰,榆林由此也被称为“驼城”,意为沙漠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