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886例生殖异常患者的染色体变异情况分析

2021-10-09 03:05:30倪香蔺美娜李欢陈薪任姜淼
山东医药 2021年26期
关键词:核型畸变生殖

倪香,蔺美娜,李欢,陈薪任,姜淼

1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优生遗传科,沈阳110001;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生殖医院优生遗传科

临床上生殖异常包括夫妻双方出现不孕不育、流产死胎或既往有异常儿生育史(新生儿死亡、先天畸形、智力低下等)[1]。近年来,生殖异常发病率逐渐增高,其发病原因包括内分泌紊乱、免疫失调、生殖道感染、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其中遗传因素中染色体异常是导致生殖异常的主要原因[2]。染色体多态性是指在正常人群中,染色体存在着各种恒定微小变异,主要表现为同源染色体之间在形态结构、带纹宽窄和着色强度等方面的明显差异,染色体多态性涉及所有染色体[3]。染色体畸变是指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发生的异常改变,分为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4]。不同类型的染色体变异的临床表型和引起的后代遗传模式不同,后续的治疗措施也会有差别。本研究对4 886例患者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2月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就诊的生育异常患者4 886例资料,男2 544例、女2 342例,年龄20~48岁,女性患者包括不孕不育、习惯性流产、胚胎停育、畸形胎,男性患者主要是精液常规表现为少、弱、无精子,包括一胎和二胎生育智力障碍或别的异常孩等。

1.2 染色体多态性检测采集患者外周血2~3 mL,肝素钠抗凝。无菌条件下,取0.5~0.6 mL外周血接种于含2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37℃恒温箱中培养70 h;其余外周血留在抗凝管中待用。加入20 µg/mL秋水仙素1滴(5号注射器),继续培养2 h,1 5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淋巴细胞。加入0.075 mol/L氯化钾低渗溶液8 mL,用吸管吹打成细胞悬液,置37℃水浴处理25 min,加入固定液(甲醇∶冰乙酸为3∶1)1 mL预固定5~10 min,离心去除上清液,反复2次置冰箱4℃过夜。在离心管中滴入固定液0.5 mL,用吸管将淋巴细胞吹打成细胞悬液。取干净玻片,每片滴加悬液2滴,室温老化24 h。加入0.025%胰酶消化25 s,Giemsa染液染色3 min,自来水冲洗。10倍镜下寻找分裂相,然后100倍镜下进行计数,拍照。每例患者随机分析20~30个分散良好的染色体中期分裂相,共分析5个核型,进行细胞遗传学诊断。检查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是否存在异常,如果出现异常,计数双倍的核型及逆行分析。

2 结果

2.1 染色体变异的分布情况4 886例患者中,检出染色体变异636例(13.02%),其中染色体多态性改变529例、染色体畸变107例。

2.2 染色体多态性检出情况529例染色体多态性中,Y染色体变异85例、染色体次缢痕增加322例、D/G组随体变化321例、9号臂间倒位31例。见表1。

表1 染色体多态性的发生率及构成比(%)

2.3 染色体畸变检出情况107例染色体畸变中,性染色体数目异常43例、平衡易位29例、罗伯逊易位17例、倒位10例、其他8例。见表2。

表2 染色体畸变的发生率及构成比(%)

3 讨论

生殖异常包括男性原因引起的无精、少弱精、外生殖器异常导致的不育,女性卵巢功能衰弱或月经不调引起的不孕,遗传异常引起的流产、死胎,生殖异常畸形,智力低下等多发畸形或五官、四肢、躯体、内脏方面的畸形等。国内研究显示,染色体多态性在人群中的检出率约为2.6%[5-6]。染色体的多态性变异是按孟德尔方式遗传的,包括第1、9、16号染色体次溢痕的有无或长短的差异变异,9号染色体的着丝粒异染色质区倒位,D/G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随体及随体柄部次溢痕区的变异,Y染色体的长度变异等[3]。染色体变异主要发生在具有高度重复DNA结构的异染色质区,既往研究认为,此区域内的DNA序列不具有转录活性,染色体多态属正常变异,不具有临床意义[7]。近年研究发现,染色体异染色质区的变异可能与生殖功能异常有关[8-9],主要的涉及的分子机制为异染色质区的变异可能干扰减数分裂过程、表观遗传学改变、基因位置效应等。马芳芳等[10]报道,福建地区生殖异常患者中染色体多态性的检出率为4.84%;全超等[11]报道,无锡地区生殖异常患者中染色体多态性检出率为5%;谢德纯[12]报道,广西地区的染色体多态性的检出率为11.74%。本研究4 886例生殖异常患者中,染色体多态性占比10.83%,高于一般人群,并且高于以前文献报道,这可能与研究对象的纳入种类、所属区域、年龄等情况不同有关。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基因的主要载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畸变的实质是染色体或染色体上基因群的增减或移位,使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打乱了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了相应蛋白质的功能。遗传学上生育异常的夫妇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为3%~6%[4]。洪宝丽等[13]报道,安徽地区8 084例生育异常的患者中,异常染色体检出率为3.96%;宋娟等[14]报道,银川地区1 099例回族和汉族生殖异常男性中,异常染色体检出率为19.45%;李莉等[15]报道,宁夏地区600例生殖异常患者中,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11.5%。本研究4 886例生殖异常患者中,染色体畸变107例,发生率为2.19%,其中性染色数目异常占比最高,占染色体畸变总数的40.19%;其次是平衡易位,占染色体畸变总数的27.10%。本研究结果与既往文献报道[16]存在差异,其原因可能与研究对象的男女比例、民族差异、地区差异等,以及纳入的标准和样本数量有关。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我院4 886例生殖异常的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生殖异常的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比率较高,因此在生殖功能异常患者的病因分析中,应该重视对染色体异常的分析,对患者的后续诊疗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患者的染色体异常情况,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辅助生殖策略。

猜你喜欢
核型畸变生殖
SNP-array技术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胎儿超声异常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愿人人享有生殖健康
生殖健康的春天来到了
让生殖健康咨询师走近你我身边
生殖健康的春天来到了
在Lightroom中校正镜头与透视畸变
2040例不孕不育及不良孕育人群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哈尔滨医药(2015年2期)2015-12-01 03:57:21
染色体核型异常患者全基因组芯片扫描结果分析
平鲷不同发育类型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辐射诱导染色体畸变的快速FISH方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