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仕琼
【摘 要】《白鹭》是一篇咏物散文。教师可以此为例,从“文本解读”的四个维度出发,探析散文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立足“文本依据”,教出散文韵味;着力“文献依据”,品味作者真意;导引“文化依据”,丰实主题意蕴;追索“文论依据”,探赏文章理趣。
【关键词】散文教学;文本解读;教学策略
一篇课文的教学应该起步于深刻而透彻的文本解读。如何进行文本解读?有专家提出“文本依据”“文献依据”“文化依据”“文论(理论)依据”四个标准。本文试从文本解读的这四个维度出发,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白鹭》一文为例,略论散文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一、立足“文本依据”,教出散文韵味
文本是开展教学的立足点,散文也不例外。教学散文时,要紧扣文本,探寻作家是如何遣词造句的,品味文章精妙的修辞手法,赏析妙绝的场景意境,寻觅散文这种文体的秘妙,方能教出散文之韵味。
(一)品修辞手法之精妙
《白鹭》是一篇自然纯美的咏物散文。一开篇,作家提笔先赞,把白鹭喻为“一首精巧的诗”,可谓妙绝。在描摹白鹭色素、身段之“适宜”时,先拿“白鹤”“朱鹭”“苍鹭”与之对比,突出白鹭之精巧、匀称及和谐,平凡、自然和质朴,继而用排比句式,粗线条勾勒白鹭的“蓑毛”“流线型结构”“长喙”“脚”,其外形的静态之美跃然纸上。各类修辞手法在后文中比比皆是。可以说,精准巧妙的修辞给整篇文字增了色,添了彩,让行文美不胜收。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这些修辞手法运用的精妙之处,自然成为语文教师的课堂“必选动作”。例如,品读文章首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时,可先设问“你读过什么样的诗?诗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导引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和感受,体会诗的精致、细腻、浪漫及巧思,并将之自然迁移至白鹭身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此句比喻之精妙的体味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析遣词造句之绝妙
文采绝妙是很多散文的共性。《白鹭》一文的作者郭沫若是语言大师、散文大家,其文用词精准,造句精到,值得细细品味。比如,文首“精巧”一词,准确描述出了白鹭外形恰到好处的精致巧妙,辅以后文仿宋玉描画绝代佳人句——“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让白鹭栩栩如生。再如,文末一句“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其中的“韵”字实在是神来之笔,婉曲地表达出白鹭美得不张扬,自然质朴,内敛含蓄,如散文诗般自由灵动。要寻味这个“韵”字的绝妙,课堂上不妨从字源开始探寻:“韵”,本义是“和谐悦耳的声音”,作者说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此处的“韵”字妙在哪里?由此引发学生思考,寻味作者炼字之妙。
(三)赏场景意境之佳妙
朱光潜在《情与辞》中说:“不表现任何情致的文字就不算是文学作品。”散文之情致,就表现为作家精心创设的那些深邃纯然的意境。《白鹭》一文在描摹白鹭的静态之美后,选取了“水田钓鱼”“枝头闲立”“黄昏低飞”三幕场景,勾画白鹭的动态之美。“清水田”成为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白鹭是其中飘然独立的唯一主角,写意唯美,动静相宜;“晴天的清晨”,白鹭“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嗜好”,“悠然”之态全出,高洁脱俗;“黄昏的空中”白鹭“低飞”,在作家眼中那是“具有生命”的“清澄的形象化”,情境清明澄澈,安定和谐。教学时,如品赏“黄昏低飞”这一场景的佳妙意境,可抓住“清澄”“形象化”这两个有些陌生感的新鲜词语来引导。先出示一组词语,如“大熊猫、竹石、莲花”,设问:“看到‘大熊猫,你想到了哪些词汇?看到‘竹石呢?‘莲花让你想到了哪个词?”之后追问:“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大熊猫是憨厚可爱的形象化,竹石是堅韧挺秀的形象化,莲花是纯洁美丽的形象化?那文中说白鹭黄昏低飞的样子是‘清澄的形象化,这是什么意思?”继而引导学生理解“清澄”,并发挥想象体味白鹭“黄昏低飞”这一情境的清新纯净之美。
(四)寻文体自身之秘妙
评论家晓雪在《关于散文〈白鹭〉》中说:“我喜欢散文,就在于它的随意性和多样性,就在于它是一种没有固定格式的最自由自在的文体。”每一篇散文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特别之处。郭沫若的《白鹭》也是如此,它“柔婉清丽”“秀美含羞”“用非常精彩、极其简练的文字,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绝妙地描绘出白鹭‘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白鹭》一文先是围绕“精巧”,从“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落笔,单单选取“雪白的蓑毛”“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描画白鹭的外形之美、静态之美。之后,作者从习见的众多场景中独独选择“水田钓鱼”“枝头闲立”“黄昏低飞”这三个,必不是随意为之,定然是这三幅画面是其眼里最能代表白鹭动态之美、意态之美的不同侧面的不二之选。这就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秘妙。
二、着力“文献依据”,品味作者真意
文本是作家主体情感的外在表现,是时代的投影,是生活的反映。文本解读要有“文献依据”,指的是阅读文本时,查阅相关的文献与资料,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所谓“相关的文献与资料”,应包含“作家生平”“创作背景”等。它们既是解读文本的“文献依据”,也是引导学生深化阅读理解的教学资料。
郭沫若的《白鹭》是一篇咏物散文,又不仅仅是一篇咏物散文,它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教师教学用书》语)。那作者寄情于景,寓情于物,抒的到底是什么情呢?其中是否包含着作者难以言明的志趣呢?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的方式,了解作家其人,重点关注郭沫若在1923年到1946年这段时间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倡无产阶级文学;参加北伐和南昌起义;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站在民主运动前列,成为国民党统治区文化界的革命旗帜”这些生平经历。
再看创作背景,《白鹭》一文写作于1942年10月,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郭沫若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以双重身份进行抗日。他说:“中国目前是最为文学的时代,善恶对立、忠奸对立异常鲜明,人性美发展到极点,人性恶也发展到极点。”作者有真意,细品得其味。联系作家生平经历与文章创作背景,不难发现,《白鹭》一文中的“白鹭”显然是“人性美发展到极点”的代表,是作家心中美好希冀的象征。他热情讴歌白鹭,就是想借孤独而优美的形象,隐晦地表达自己美好的政治追求。
三、导引“文化依据”,丰实主题意蕴
古往今来,“白鹭”得到了众多诗人和作家的偏爱,成为他们笔下美好的存在,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形成了独有的、特别的文学形象和文化意蕴。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导入一些与“白鹭”相关的文学作品,能丰实学生对这一写作主题的感受和理解。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杜牧《鹭鸶》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
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心闲且未去,独立沙洲傍。
——李白《白鹭鸶》
在教学《白鹭》一文时,教师可先布置课外拓展作业,请学生利用互联网或报刊书籍,搜集关于“白鹭”的诗词,读一读,想一想,借助注释了解诗词大意。之后,选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诗词引入课堂,安排在教学结尾环节进行展示,引导学生放声诵读,并通过品读与交流来充实对“白鹭”的文学形象和文化意蕴的认知,进而更深一步理解作家选材的缘由及深意。
四、追索“文论依据”,探赏文章理趣
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诚然,“形式”这个秘密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一篇文章如果语言逻辑不通,则很难称得上是好文章。为此,要知道文章为什么这么写,其逻辑上的依据是什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追索文章的“文论依据”,能探赏到其中的逻辑理趣。
《白鹭》一文在行文上是颇有讲究的。文首处,作家起笔直赞“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运用比喻,总起全篇。至文末,作家欲扬先抑,假设“有人会感到”白鹭“美中不足”——“不会唱歌”,借勢起用一句反问,赞美“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充满语言张力。然而作家并不满足,笔锋一转,认定“歌未免太铿锵了”,进而赞叹“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如此,一波三折,委婉深致;修辞上,复用比喻,一唱三叹,只在文字上略有变动;结构上,首尾呼应,前后圆合,表现出自然天成之美。
教学中,当学至文末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铿锵”“散文诗”及“韵”字,通过变换句式(反问句变陈述句,并比较表达效果)、播放音乐、了解字源等教学手段,帮助他们理解文句含义,体会作者用意,体味文字韵味。在此基础上,前后勾连,引出文章首段,并将之与文末三个自然段摆在一起,引领学生反复诵读、品读,探赏前后文段语言文字的逻辑理趣。
散文,是当今语文教科书的“重头戏”之一。深入研究散文的文体特点,研究散文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让《白鹭》这样的“难课文”的教学趣味变得隽永而有余味,应是语文教师的教学追求。
参考文献:
[1]段承校.要向散文教学要效益[J].小学语文教学,2017(22).
[2]张学青.教出散文的味道 [J].小学语文教学,2017(10).
[3]周一贯.从“教材体”说散文的教学[J].小学语文教学,2017(16).
(安徽省马鞍山市育才小学 2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