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地区杂交棉品种机械化栽培探讨

2021-10-07 03:30王思冕李洪菊罗艳萍姬攀攀罗冬玉李伟徐小禾周家华
棉花科学 2021年6期

王思冕 李洪菊 罗艳萍 姬攀攀 罗冬玉 李伟 徐小禾 周家华

摘要:在江汉平原地区,以杂交棉中棉1279(F2)和黄河2号为试验材料,早熟常规品种中棉所50为对照,采用机械直播和采收模式(密度较大)种植,比较3个品种的棉花生育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和纤维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播种条件下,杂交棉中棉1279(F,)和黄河2号单株结铃数多,单铃质量重。说明杂交棉在较高的群体时也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能为杂交棉机械化栽培高产打下基础,可以作为机采棉提高产量的研究方向之一。

关键词:江汉平原;杂交棉品种;机械化栽培

中图分类号:S562.0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143(2021)06-0032-04

DOl:10.3969/j.issn.2095-3143,2021,06.006

Discussion on the Mechanized Cultivation of Hybrid Cotton Varieties of Jianghan Plain

Wang Simian, Li Hongju, Luo Yanping, Ji Panpan, Luo Dongyu, Li Wei, Xu xiaole, Zhou jiahua

(Jingmen (China Agricultural Valley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Jingmen, Hubei 448000, China)

Abstract: Using hybrid cottons Zhongmian1279( F2) and Huanghe 2 as test materials and the early-ma-turing conventional variety Zhongmian 50 was used as the control in the Jianghan Plain, which planted by direct seeding and harvesting mode (higher density) , and compare the growth period,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 factors and fiber quality changes of the three varieties of cott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same plant, hybrid cotton Zhongmian1279( F2) and Huanghe 2 had higher boll number and boll weight per plant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hybrid cotton had high population productivity and strong transport capacity, which can lay the foundation for high-yield mechanized cultivation of hybrid cotton, and can be used as one of the research di-rections of improving cotton yield by machine picking.

Key words The Jianghan Plain; Hybrid cotton varieties; Mechanized cultivation

雜交棉和常规棉相比,杂交棉普遍具有一定优势,可将高产、优质和抗病三者结合,能较快地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2007年选育出以中棉所63为代表的一系列强优势棉花杂交种在产量上都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比对照组增产5%~15%,抗病性进一步提高,实现了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的协同改良-51。新疆地区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产棉区,该地区2021年选育的60多个常规品种在产量上遗传改良不显著,出现徘徊现象,常规品种的增产幅度已经进入瓶颈期,利用常规种进一步提高产量难度越来越大。杂交棉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师引种试验示范获得成功,杂交棉种植面积得以逐年扩大,杂交棉的推广与应用是棉花生产的发展方向7-。在新疆杂交棉机播和机收的引种栽培过程中,魏玉强等认为,般在高水肥条件下,种植密度应控制在9万~12万株/hm2,中等水肥条件下,种植密度不宜超过15万株/hm2;同时,棉花生长受气候、土壤及栽培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影响,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的不同进行种植密度的调整;时增凯等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中棉所1206的果枝数、伏前桃、伏桃数和单株结铃数均降低,单株果枝结铃数逐渐增加,单株叶枝结铃数不断下降,各处理总铃数呈下降趋势。机采杂交棉的选育和密度研究对机采棉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机采棉代表国家棉花产业的发展方向,也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未来棉花产业发展的方向2]。因此作者以杂交棉中棉1279(F2)和黄河2号为试验材料,早熟常规品种中棉所50为对照,采用机械直播和采收的种植方式,比较3个品种在生育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纤维品质方面的变化情况,为长江流域棉区推广杂交棉机械化种植提供参考。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地选择在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马良镇北港村,该田土地平整,前茬作物为小麦,沙壤土。供试材料为杂交棉中棉1279(F2)、杂交棉黄河2号,常规棉中棉所50。

1.2试验设计

试验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以中棉所50为对照(CK)。小区面积20m2(含厢沟),每小区种植行数为4行。行距76cm,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

1.3田间管理及天气状况

试验于5月24日直播,7月8日采用行间撒施与施后中耕的方法追施复合肥(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分别为27%、10%和15%)375kg/hm2和部分单质肥料(所缺N、P、K肥用单质肥补齐);共进行化学除草3次,病虫害防治6次,化学调控5次;8月7日打顶,10月15日催熟脱叶。

6月月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降水日数偏多,量级较大,部分地区还出现特大暴雨;日照时数偏少,强降水导致部分农田作物受淹不利于生长发育。由于梅雨期时间偏长,对棉花生长影响较大;8月份持续高温干旱,9月份、10月份又低温阴雨,棉株整体吐絮较慢,吐絮时间延长,棉花产量与正常年份基本持平。

1.4数据调查及处理

调查各试验材料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结构、纤维品质。吐絮期在每个小区选取长势均匀的棉花10株,调查果枝层数、始果枝位节数、株高、单株成铃数。每个小区随机采收正常开裂棉铃50个,室内进行考种测定单铃重、衣分等,考种后取每份皮棉20g,交送河南安阳中国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花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伸长率、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整齐度五项纤维指标检测。各性状指标数据用Mi-crosoft Excel 2013软件进行整理,利用SPSS19.0进行相关性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

由表1可知,杂交棉中棉1279(F2)和黄河2号在同早熟常规品种机械直播栽培模式下,生育期分别是111天和110天,同样适宜麦后直播或者晚春播种。由表2看出,株高以黄河2号最高,为86.1cm,中棉所50最矮,为76.1cm,三个品种棉株株高差异不显著;单株果枝数差异不显著,平均在11个左右;始果枝位高度中棉1279(F2)与对照中棉所50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中棉1279(F2)为24.1cm,中棉所50为32.7cm;单株成铃数和单铃重,三个品种间也存在显著差异,以中棉1279(F2)单株成铃数最多(为22.2个)、单铃重最重(为6.2g),分别比对照品种增加12.3个和增重1.1g,黄河2号单株成铃数为16.2个,单铃重为5.8g,分别比对照品种增加6.3个和增重0.7g;三个品种的衣分存在显著差异,中棉1279(F,)最高,为41.5%;黄河2号次之,中棉所50(CK)最低,为37.9%;三个品种产量也存在显著差异,以中棉1279(F2)最高,实收籽棉产量为3721.2kg/hm2,比对照增产5.7%,黄河2号实际产量比对照增产2.2%。说明杂交棉在江汉平原地区同样可以用机采模式种植,且杂交棉个体优势明显,单株结铃多,成铃率高,可以作为机采棉提高产量的途径加以开发。

2.2收获密度與纤维品质

大田抽样调查,中棉1279(F2)、黄河2号、中棉所50的实际收获密度分别为4.7万株/hm2、6万株/hm2、8.2万株/hm2,杂交棉个体生长空间需要大,棉桃多,播种与收获密度均要低些。由表3可以看出,3个品种的纤维品质差异不大,均属于B级细绒棉。

3小结与讨论

自2015年开始,荆门市农业科学院项目组开展机采棉直播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试验工作,其中包括集成精量机播、苗期管控、简化施肥、水肥一体、化学打顶脱叶催熟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该项目集成试验研究工作对于棉花绿色生产、轻简化栽培、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引领作用和推广价值。杂交棉个体有较强的生长优势,前期发育优势明显,产量潜力大。在2020年引种试验天气条件(即8月份持续高温干旱和后期低温阴雨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杂交棉依然取得较高的籽棉产量,同时在相同的大田播种条件下,虽然杂交棉成苗率(因中棉1279是2015年配制的杂交种子,在安阳室内自然条件下存放4年)低于对照,但籽棉产量高于对照,单株结铃数、单铃重和籽棉产量均高于对照。说明中棉1279(F2)有较高的群体生产能力和很强的转运能力,可以为杂交棉机械化栽培的高产打下基础。

杂交棉机械化栽培在密度上可作进一步研究,从而降低杂交棉种子用量,缓解机采棉种植中种子成本较高的问题。杂交棉种植密度比常规棉降低,可使杂交棉个体生长优势得到发挥,相邻棉株间的空间增大,从而减少机采棉清杂工作,降低杂质对棉花品质的影响,提高机采净率及解决棉花品级下降等问题。对于杂交棉降低种植密度是否有利于催熟脱叶等相关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邢朝柱,郭立平,李威,等。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十年成就和未来发展[J].棉花学报,2017,29(S1):28-36.

[2]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棉花遗传育种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13-317.

[3]杨代刚,马雄风,周晓箭,等。陆地棉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及遗传距离的相关性分析[J].棉花学报,2012,24(3):191-198。

[4]刘艳改,马雄风,周晓箭,等。陆地棉主要农艺与纤维品质性状的双列杂交分析[J].棉花学报,2014,26(1):25-33.

[5]裴小雨,周晓箭,马雄风,等。持续高温干旱年份陆地棉农艺和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J]棉花学报,2015,27(2):126-134。

[6]李雪源,艾先涛,王俊铎,等。科学地做好新疆杂交棉研究与推广[C].中国棉花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汇编,安阳:中国棉花杂志社,2008:8-11。

[7]王志军,董永梅,李有忠,等。新疆杂交棉育种及推广示范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4):1-5。

[8]邓福军,孔宪辉,林海,等。新疆兵团杂交棉发展思路[J].中国棉花,2008,35(12):33-34。

[9]李建峰,梁福斌,陈厚川,等。棉花机采模式下株行距配置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6,53(8):1390-1396。

[10]魏玉强,李金萍。杂交棉适宜密度及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研究[J].新疆农业科技,2010(3)40-41.

[11]时增凯,裴亮只,王艳玲,等。中棉所1206种植密度比较试验分析[J].新疆农垦科技,2015(2):10-11.

[12]周帅。关于内地大规模推广应用机采棉的思考[J].中国纤检,2020,(1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