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彩虹
(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福建 安溪 362431)
铁观音茶树起源于福建安溪西坪,历经300年以上的茶叶种植、茶园管理、生产加工、销售等技术不断探索和革新,逐渐形成以茶树品种提纯繁育、高标准茶园建设、茶山生态修复、传统制茶工艺、品牌效应和茶文化交流为核心要素的复合农业体系。随着人们对绿色、安全的关注与重视,茶叶质量安全的核心是绿色发展理念普及和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通过改变茶园的生态环境,增加茶园生物多样性,采用人工物理干忧等防治措施,达到茶农减少对化肥与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与成本,促进茶农增产增收。
通过生态茶园建设管理调节茶园小气候,增强茶树生长优势,对茶树病虫害的发生起到预防和控制。
西坪生态茶园建设采用“绿色防控”的“5+1”建设模式,全面实施茶园基础设施建设、适当种植树木灌丛、套作有机绿肥、梯田壁种草护草,达到水、路、树、草、肥的有机结合。
1.1.1 水利设施根据茶山茶园地型和用水情况在山顶、山腰、山脚较平坦、低洼处建设中型或小型蓄水池(坑),每亩茶园可建设1个容量达1.5立方米的蓄水池,茶山侧面建设纵向排水沟、茶山中顶部建设横向排水沟,完善茶园内部水利设施建设,进行滴灌、喷灌等水利设施的安装,确保设施齐全排灌通畅。并且根据茶园规模情况对茶园的道路建设做系统性规划,提升道路质量,使茶园交通在得到安全保障的同时还具有快捷高效等优点。
1.1.2 合理种树在茶园山顶、风口适当密植带状或网状的防护林,山顶每隔4-5米种植1株,将常绿树种作为选择对象,如:木荷、天竺桂、香樟等。主干道与排水渠两旁则选用常绿与落叶两种树种混合种植,如香椿树、楝树、塔松、任豆树、桂花树、天竺桂等,种植密度不宜过大或过小,两株间的间隔距离约为7-8米。
1.1.3 梯田壁种草、留草尽量保留梯田壁的良性杂草,给天敌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秋茶采摘后可结合冬季封园管理,割除茶园壁草(留5-7cm草根),并将其作为肥料埋入土壤中或放置于行间;爬地兰、黄花菜、遍地菊等多年生的品种可选择在无农作物的梯田壁种植,每两株之间的距离控制在25-30厘米。
1.1.4 茶园中套种绿肥在尚未封行的茶树行间和无遮掩的边角处,套种黄豆、花生、马铃署、紫云英等一年生豆科绿肥,每株的间距为35-45厘米。绿肥成长后可于当前或秋冬时节进行收割,因其梗叶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养分,将其埋入茶园耕作土层中能起到固氮作用和有效提高土壤肥力。
茶园管理包括茶叶采摘、修剪、中耕、施肥、除草、封园等,通过对茶园水肥的精心管理来促进茶树的生长态势,提高茶树的抵抗力,减少病虫害发生。
1.2.1 因树因地合理施肥基肥的肥料主要为发酵后的农家有机肥(如:羊粪、土杂粪、猪牛粪)或国家认证的商品有机肥(如:茶叶专用有机肥),配合部分复合肥等。时间为当年秋茶采摘后的11月下旬底至12月中下旬,于茶树行间,离茶树根颈部10厘米左右开挖条形沟,深度大约20-30厘米,均匀措施,施后盖土、培土。一年四季都可追肥,为当季茶树新梢生长养分提供补充,可在当季茶树新梢萌芽后7-10天内,气温较低、空气湿度大、萌芽生长周期短,因此施肥的数量和频率都要降低。
1.2.2 茶园精细耕作除杂草:一般成熟茶园在春茶采摘前进行一次中耕,深度为10-15cm,结合清除了越冬杂草;春、夏茶采后各进行一次浅耕削草,深度为3-8cm,秋、冬茶采后结合施基肥在茶行间深耕一次,深度为15-30cm,深耕施肥与铺草覆盖和冬季封园(200至300倍液的石硫合剂晶体喷施)相结合,达到破坏昆虫越冬场所,减少土壤中越冬害虫,减少来年病原体数量,以达到最好防效。幼年茶园以浅耕为主,每年浅耕4~5次,浅耕施肥后铺草覆盖。
1.2.3 适时采摘和修剪:茶叶的采摘一年可分为四季,春、秋采摘:当新梢生长80%时即可开采;夏、暑采摘:当新梢生长60%时即开采,采摘树梢顶部3-4片叶子,俗称小开面或中开面采。采摘后茶园依据茶树树龄和生长态势进行不同程度的修剪,剪去树冠表面结节枝、无效枝、枯枝、病虫枝等,改善茶园内部小生态环境,促进茶树生长健壮,并结合剪后耕锄、培肥管理,防治病虫害。
主要是有机运用茶园生态环境、引进天敌和害虫之间相互制约性进行有效控制。
常见的害虫天敌有寄生性和捕食性两种,对天敌的保护和利用于茶园病害防治十分重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天敌栖息、繁殖场所,例如合理种植树木、梯壁种草或留草、套种绿肥等。在害虫发生前期,可大量繁殖天敌昆虫、释放于茶园防治害虫,比如,蚧类、粉虱类因寄生蜂寄生而死,捕食性动物,如瓢虫可捕食茶蚜、蛾类幼虫等,草岭可捕食鳞翅目幼虫,捕食螨可捕食害螨,农田蜘蛛网食叶蝉、卷叶蛾等,还有两栖类(青蛙、蟾蜍、蜜蜂)、鸟类(竹鸡、斑鸠、云雀、麻雀)等生物和谐共生。
表1 安溪铁观音茶园系统生物多样性
生态茶园中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关键在于科学合理使用农药。要实行轮用使用和严格遵守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且间隔期较短的农药品种,如:植物源农药有鱼藤酮和苦参碱等,生物药剂有苏云金杆菌、白僵菌制剂、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粉虱真菌制剂等,以达到安全使用农药。药剂封园对茶园有杀虫杀螨杀菌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在冬季茶园管理时实施,一般在11月下旬—1月上旬使用,以气温低于15℃喷施为宜,采用200至300倍液的石硫合剂喷施,喷时须将茶枞上下、内外、叶片正、反两面以四周杂草全部喷湿,破坏昆虫越冬场所,减少土壤中越冬害虫,减少来年病原体数量,以达到最好防效。
采取人工捕杀、摘除、食饵诱集或诱杀等方法来防治病虫害。
对具有群居性、假死性、行动较迟缓等特性的虫类如:茶毛虫、茶尺蠖等,可采用人工摘除卵块和虫群,对一些病虫害的枝叶,采取人工摘除或剪除,结合耕作深埋或扒除虫蛹,尽量减少越冬虫口数。
3.2.1 粘虫黄板:利用黄色对浮尘子、茶二叉蚜、茶尺蠖、粉刺虱、小黄卷叶蛾的引诱力进行诱杀,每亩茶园可安插20-30块色板,高于茶树作业面8cm左右,虫害发生严重的茶园要及时更换色板,这种诱杀方式可以改善生产环境,提高害虫防治率,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3.2.2 杀虫灯:利用大多数害虫会被黄绿色光线吸引的特性,采用灯光对害虫进行诱捕,杀虫灯在夜间发出黄绿色的灯光,1个太阳能的杀虫灯可以防控20-30亩茶园,安置高于茶树作业面30-40cm左右,它具有诱杀多种类害虫、保护益虫、无污染环境等优势。
3.2.3 性诱诱杀:通过在茶园使用能够吸引雄性害虫的性诱剂,设置诱捕陷阱,对雄性害虫进行捕杀,使雌虫失去繁殖的机会,阻断害虫之间的交配繁殖和传播途经,一亩茶园可用4-5个诱捕器,每个诱捕器安装1个诱芯,持效性可达2-3个月。
综上,茶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得益于其绿色发展理念,秉持绿色发展基本原则,积极采用绿色管控方法。绿色防控技术在茶园的广泛引用是提升茶叶品质与质量、促进农民增收、增加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