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月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安徽 合肥 230036)
吞咽障碍是由脑血管疾病损伤脑实质,脑神经支配吞咽功能引起的,脑出血、脑外伤或脑梗死患者都可引起吞咽障碍[1]。近33.3%的80 岁以上老年患者,多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法,但局部刺激、针灸治疗会起到一定效果。吞咽障碍可影响患者正常摄食,从而影响机体营养的吸收,还会引发食物误吸性肺炎,影响老人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引发窒息,危及性命,死亡率高达近50%。如何预防老年患者误吸是护理工作关注的重要课题,本院针对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展开预防误吸护理对策的研究。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 年1 月至2020 年3 月收治的64例老年吞咽功能障碍病人进行观察,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男女20:12,年龄77~91 岁,平均(85.4±3.52)岁;实验组男女19:13,年龄82~93 岁,平均(88.1±2.11)岁。两组对象一般资料对比,均衡性佳,存在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对象均接受常规护理,提供偏凉食物强化吞咽反射、保持鼻饲管通顺、锻炼吞咽相关肌肉下颌训练、咽下训练、舌训练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预防误吸护理对策(1)功能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医疗操:患者面向镜子,自然端坐,保持躯干稳定,面向前方,身体放松;放松肩膀,帮助松弛食管括约肌;深呼吸3 次(用鼻子吸气,嘴巴呼气);用力咳嗽5 次;热身运动完成。之后进行颈部运动、口颌运动、舌肌运动和咽肌运动。做深吸气、深呼气5 次来收尾。(2)通过设备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促进反射效果。(3)对口、颜面部器官进行冷热、味觉刺激。(4)摄食训练,取端坐位,纠正头部姿势,卧床患者应抬高床头30℃,以减少误吸的发生机率。食物制作细软、不散、不粘,饭菜煮软烧烂,液体食物应增稠。对昏迷或1~3 级吞咽障碍患者应及早予以胃管鼻饲,意识清醒者在插胃管鼻饲的同时进行功能训练。待病情好转后再调整为口进食。
1.3 观察指标 干预前后采取GUSS 吞咽功能评估量表对比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满分20 分,评分越高,吞咽功能越好。出院时采用WHOQOL—BREF表评定两组生活质量,内含26 个条目,总4 个维度,得分与生存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行SPSS23.0 处理,计量行t 检验(),计数行χ2检验(%),检验以P<0.05为水准。
2.1 两组吞咽功能情况 实验组干预后吞咽功能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吞咽功能情况(分,)
表1 两组吞咽功能情况(分,)
2.2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 实验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比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分,)
表2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分,)
吞咽障碍是老年患者常见症状,尤其在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中发生率较高,易引发诸多并发症,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因而,针对吞咽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应加强其预防性误吸的护理显得格外重要[2]。
吞咽障碍诸多是因脑出血、脑梗死、重症肌无力等其他疾病遗留的后遗症,一旦确认患者出现了吞咽功能障碍,需请专业的康复科医生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待患者原发病稳定后着手进行吞咽功能障碍的进食训练。对于年龄较大的病人,吞咽障碍主要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障碍。本报告显示,预防误吸护理干预后实验组GUSS 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P<0.05)。提示,预防误吸护理的价值突出。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长期处于吞咽障碍状态的老年患者身体机能所需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从而造成免疫力下降,生活质量不高。通过护理中尽早制定的康复计划开展康复训练。同时,循序渐进地予以鼻饲、喂食等不同形式的营养支持,以达到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预防误吸护理对策帮助老年患者改善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应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