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锋
一天下午,一对母女来到咨询室,这位妈妈声音中透着掩不住的焦虑,她上来就说:“老师,我女儿小静上初二,本来住校住得好好的,近来却怕上厕所。我把她接回家住几天,没想到她连家里的厕所也不敢独自去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孩子怕上厕所,导致休息不好,学习已经受到很大影响,老师,您帮帮我们吧!”
我观察到,妈妈讲话的时候,一旁的小静动作很轻,眼睛里透出一丝惶恐和不安。女孩给人感觉很乖巧,可能是睡眠得不到保证,她眼眶发黑,面色憔悴,让人很是心疼。
以前好好的,怎么就突然怕起上厕所来了,这其中必有蹊跷。我笑着问女孩:“孩子,你是从什么时候怕上厕所的?不要有顾虑,说出原因,伯伯才能对症下药,帮你克服掉这个毛病!”
小静抿着嘴唇,沉默了半分钟,终于开了口。她说,那天夜里,她尿急要去方便,因宿舍里没有卫生间,便快速跑进了走廊尽头的卫生间。正当她蹲下来小解时,只见厕所靠近马路的窗户外有黑影一闪而过,小静吓得大叫一声,提上裤子就跑,叫声惊动了宿管员。宿管员阿姨披着衣服走出来,问她怎么了。
小静把刚才所见跟宿管员说了。宿管员走到卫生间观察了一会儿,看到窗外树枝在风的吹拂下来回摇摆,安抚小静说:“孩子,那不是人影,是树枝在晃,快去睡觉吧!阿姨和楼下保安叔叔都在,不用害怕!”
虽然,宿管员说得有道理,但小静却疑虑未消。此后3天,每次夜里去厕所,她总觉得窗外有人影晃动,吓得她方便到一半就跑出了卫生间。再后来,她夜里去厕所,一进门就头皮发麻。如是多次,她宁愿憋着也不敢独自去厕所了。夜里被尿憋得睡不着,弄得她白天瞌睡上不成课,直接影响到了学习。
让小静想不到的是,回到家里上卫生间时(家里的卫生间也有个窗户),想到在学校上卫生间时那骇人的一幕,她吓得大叫一声,又跑了出来。见状,妈妈张女士吓了一跳,问明情况后,赶紧安抚女儿。通过沟通,张女士这才知道了女儿在学校不敢上厕所的事情。她觉得这样下去,会严重影响女儿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于是,她带着孩子过来咨询。
看似简单的上厕所竟然成了少女的噩梦,一个孩子的心理动因往往和他童年的经历有关,莫非小静有过什么不好的经历?
接下来,我和小静选择了单独谈话,这个被惊恐所缠扰的少女终于打开了心扉。
从小静口中,我了解到,她从小同父母一直住在奶奶家,爸爸妈妈经常领她去公园玩,一家人过得很开心。小静上小学后,不知什么原因,奶奶和妈妈的关系越来越不好,经常吵架。为此,爸爸也经常与妈妈口角不断。有一次,爸爸酒喝多后,还打了小静和妈妈。二年级时,爸爸不幸得了尿毒症。住院时,奶奶不让妈妈护理,不知情的爸爸出院后,便与妈妈离了婚,留下小静和妈妈生活。有时爸爸也会来看望她,但是妈妈对爸爸的到来很抵触,甚至不想让小静与爸爸接触。
小静还用幽怨的口吻告诉我,由于离婚的刺激,妈妈一直处于怨恨之中,对她很少关心。可她觉得这个世界上,只有她和妈妈最亲了,就经常开导妈妈。小小年纪的她,自我感觉很孤独且压力大。
与小静交谈后,我又和她的妈妈张女士进行了谈话。张女士很坦诚,但话里话外充满了愤懑和抱怨。她说,她和前夫本来感情很好,但由于与公婆一起居住,日子一长婆婆对她怎么看都不顺眼,并挑拨他们的夫妻关系。渐渐地,前夫对她充满了不信任、不理解,最终造成了她和前夫的分手。
从言谈中,我能感觉到张女士的情绪波动较大,至今仍怨恨婆婆和前夫,对离婚缺乏正确认知。更不应该的是,她平时还经常向孩子讲述自己的痛苦,让女儿承担了她这个年龄不该承担的东西。而且,她不把女儿当成孩子,而是看作自己不良情绪的最好倾听者。她认为孩子很懂事,她心情不好时女儿经常安慰她、照顾她,替她分忧解愁。张女士说,小静学习主动、生活自理能力较强,很少让她操心,怕上厕所的事也是最近才告诉她。
我对张女士说,孩子怕上厕所的原因可能跟她的家庭环境有关,说得直接些,就是父母的離异导致了她内心的不安全感。
我对张女士说,在与小静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她小时候胆子挺大,去公园时还进过“魔鬼城”,自从爸爸妈妈开始吵架,怕父母离婚,她整天提心吊胆的。后来,父母离婚成了现实,小静内心受到了很大伤害,她的胆子小也正是那时候情感压抑造成的。没有爸爸的保护,身边只有一个哭哭啼啼的妈妈,内心缺乏安全感,一有风吹草动,便像受了惊吓的兔子,这也是她上厕所看到黑影惊恐的原因。
通过与小静及其妈妈的沟通与交流,我对小静又进行了EPQ(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儿童广泛性不安测定(GAT)量表的测试,初步判断小静患的是儿童特定场所恐怖症。导致这种症状的产生有两个因素:
第一,心理问题的生理性因素。儿童在生长发育中,对某些人物、事物、情景的刺激容易产生恐惧心理,这是由于他们的大脑皮质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内抑制力较差,认知水平低,不易分化。此外,个别因素对心理问题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女孩子胆子较小,对不良刺激更容易产生恐惧心理。
第二,心理问题的社会性因素。儿童恐怖症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环境、教育造成的,其中又以父母的行为方式、教育方法的不当为主。小静幼年时期家庭的矛盾,父母间的争吵,使她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恐惧的阴影。由于妈妈的负性情绪,小静承受了过重的精神压力,也渐渐变得内向、敏感、胆小。
接下来,我向小静及其妈妈详细介绍了儿童恐怖症的症状和病因分析。张女士表示自己今后会多关心孩子,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恳求我尽快治好女儿的病。小静也表示害怕上厕所给她带来了很多不便和痛苦,严重影响了她的学习。
我表示可以治疗小静的病,希望得到张女士和小静本人的配合,母女俩愿意积极配合我的治疗,我和她们达成了共同的咨询目标:1.近期(1个星期)可以由妈妈在家陪同上厕所。2.中期 (第二个至第三个星期)不用妈妈陪同自己可以上厕所。3.远期(6个星期左右)完全消除对厕所的恐惧。另外,我和母女俩商定,咨询大约需要6次左右,时间定于每周三下午,每次请妈妈陪同。
很快,第一次咨询时间到了,小静和妈妈如约而至。我问小静,你为什么怕上厕所,小静说,因为那天晚上在学校上厕所受了惊吓。我又问她,是不是所有的人受了惊吓后都会像你一样。
小静沉默了一下,说可能不会,当时会觉得害怕,但过后就忘了,不会怕了。停了片刻,小静又说:可能我胆子比较小,所以才这样的。
我笑着对小静说:其实你的胆子并不小,是因为父母离婚对你的伤害很大,你的胆小也正是那个时期你情感的压抑造成的。你那天晚上受到的惊吓直接刺激了你久久被压抑的情感,你想想有道理吗?
小静沉默了一会儿,说:老师你讲得很有道理,爸爸妈妈从开始吵架到离婚有将近半年,那段时间我天天害怕,害怕听到他们的吵架声,害怕他们离婚,从那时起我的胆子越来越小。
接下来,我和小静做场景练习,请她坐在沙发上,身体放松,轻轻闭上双眼。让她想象一下,她在写作业,妈妈正在厨房做饭……她突然有了便意,我让她站起来,走向厕所。我问小静是否紧张害怕。
小静当时面部肌肉有些紧张,持续了3分钟,然后,紧张、害怕情绪消除了。我让她继续走向厕所,打开厕所的门,问她紧张害怕吗。小静颤抖着声音说:“害怕,特害怕,我不去了!”我引导她说:“现在你这样想,窗户后面是厨房,妈妈正在做饭,根本就没什么可怕的。”接下来,我让小静把我的话重复3次,小静照样做了。3遍过后,她的眉头舒展了,面部肌肉放松了,重复的声音越来越大,看得出她的恐惧情绪正渐渐缓解。
我问小静还害怕吗。小静说好多了。接下来,我们又重复了一次刚才的场景。两次过后,小静平静多了。
随后,我们把场景练习又切换到了学校。看得出,小静对晚上在学校上厕所还是有些心悸。我引导她,上卫生间时,反复念叨“宿舍阿姨随时过来保护我,楼下有保安,这里很安全!”这句话,小静照此做了,反复练习了几次,紧张情绪得到了很大缓解。我让她和妈妈回家后,反复照此练习。
第二次咨询时,小静说,回家后,她照着我教的方法反复练习,效果挺好,上厕所时有妈妈陪着不感到害怕了,但要是自己去的话,还会害怕。我带着小静,继续做第一次咨询的内容,时间缩短了,我鼓励她,一定要反复进行自我暗示,无论多么紧张,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好的。
第三次咨询时,小静告诉我她已经能独自上厕所了,但还是有点紧张、害怕。那时她就想:厕所那边是厨房,有妈妈在,根本没什么好怕的。在学校里,有宿管阿姨和保安叔叔,我们都被保护得很好,也没什么好怕的。我对小静的做法表示赞许。
另外,我还建议小静,在家中的厕所里贴上自己的图片、画的画,挂些漂亮的小饰物,让厕所变得温馨、舒适。在学校里,可以听着音乐,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平静些,或者想些开心的事情,有可能的话约同伴一起去。如此反复锻炼,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小静答应按我的要求去做。
第四次咨询时,小静告诉我她基本上不怕上厕所了,妈妈不在家,她也敢去了。她想在学校尝试一周。我夸她是个认真的孩子,进步很大,并嘱咐她这样的练习回去后还要多练。
第五次咨询前夕,小静妈妈打来电话,说小静对独自上厕所的恐惧已经消失,她現在已报了舞蹈班,就不来咨询了。张女士还表示通过咨询自己深有感触,今后会把孩子照顾好,也照顾好自己,让自己的生活健康向上。
一个月后,小静主动打来电话表达谢意。听着女孩话语里的欢快与淡定,我心里很欣慰,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能让一个孩子回到正常轨道上来,没有比这更让一个心理工作者高兴的了。
(作者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供职于郑州市国防科技学校)
(编辑 文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