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三圣相 南宋
大足石窟并不是一处石窟,分布在重庆市大足区的所有石窟统称为大足石窟。大足区位于嘉陵江水系的低山丘陵地区,总面积约为1400平方公里。
大足区全区有40多处石刻,造像达5万,其中有75处文物保护单位,有5处石刻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分别为宝顶山石刻、北山石刻、南山石刻、石门山石刻和石篆山石刻。
大足石窟时间跨度大,开始于初唐,结束于明、清。其中,南宋造像数量最多。
北山石窟利支天女 南宋
北山石窟阿弥陀佛、观音、地藏菩萨 唐
大足石窟的表现形式众多,以摩崖造像为主,洞窟及圆雕的形式也存在,雕刻手法主要有五种。
一圆雕
圆雕:指完全独立,不附在任何背景下,可四面绕行欣赏的雕刻。
北山佛湾孔雀明王 北宋
二高浮雕
高浮雕:指雕像后背与岩壁相连,但主体部分仍突出于壁面的雕刻。
石门山宝镜及莲花手观音 南宋
三浅浮雕
浅浮雕:主体部分凸出的厚度没有高浮雕显露的多。
宝顶山地狱变相图地狱吹火卒 南宋
四凸浮雕
凸浮雕:将后壁平面凿刮凹入墙面,再在凹面内浮雕形象,且浮雕形象占据的空间不会超出原来的石壁平面。
宝顶山小佛湾六祖师之一 南宋
五陰刻
阴刻:指在平面上凿下凹进线条而构成图像的雕刻。
北山 佛湾普贤菩萨局部 南宋
北山石窟
北山石窟内含晚唐、五代、两宋作品,展示了晚唐以后各个时期石窟艺术的不同风貌。
北山佛湾顶部天乐 唐末
宝顶山石窟
宝顶山石窟是一座完备而有特色的佛教密宗道场,宝顶山内含的造像极其丰富,并表现出了极强的世俗性。
宝顶大佛湾造像展开图
南山石窟
南山石窟均为道教题材,其中碑碣题记较多。
南山石窟三清洞 南宋
石门山石窟
有佛教和道教题材的造像十二龛窟。
石门山束岳夫妇 南宋
石篆山石窟
为儒、释、道造像区
石篆山毗卢遮那佛及弟子 北宋
石篆山文宣王及弟子 北宋
枊居直
大足石窟的开凿与佛教密宗的两位人物有关,其一为柳居直,柳居直于唐大中九年(公元855年)出生于四川乐山,在四川有众多佛法信徒,信徒称其为柳本尊。
柳本尊像
柳居直死后270年第二位人物出场了,赵智凤16岁前往四川弥牟镇学法,深受柳本尊的影响,以70年的时间主持营建了宝顶山石刻道场,这表明柳本尊教派的诞生和兴盛是出现大足石刻的重要原因。
趙智凤
佛教源于印度,印度造像艺术也随佛教一起传人了中国,而中国造像艺术本土化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中国造像艺术本土化过程
一阶段 敦煌石窟
有了一定的中国本土特色
莫高窟盛唐第130窟
二阶段 云冈石窟
出现了“新型的佛教艺术”,其实就是中国本土化的佛教艺术样式,但这种新样式上仍有印度犍陀罗的风格,袒露右肩、衣纹厚重、佛像深目高鼻、薄唇小口。
云冈石窟
三阶段 龙门石窟
卢舍那大佛,可以说明石窟艺术已经基本中国化。
卢舍那大佛
四阶段 大足石窟
在有着之前石窟艺术的积淀下,当之无愧的成为了中国石窟艺术最后的辉煌!
大足石窟在充分中国化之后,造像的表达含有了中国独有的诗意,体现了中国文化强大的吸纳能力,并显现出了我国艺术家的非凡想象及创造能力。
宝顶山牧牛图 南宋
宝顶山石窟
释迦摩尼涅槃图,将中国化的表达显现的淋漓尽致。
以印度造像的原理来说,不将佛像造完整是对佛的不敬,但宝顶山的释迦摩尼涅槃佛却只刻了半身,下半身留白,仿佛整座大山皆为佛像。
这一处理方式,使佛像与大山巧妙的融为一体,呈现出了“脚踏泸州,手摸巴县”,这一精妙的手法只有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才能酝酿出来。
宝顶山释迦摩尼涅槃图
儒释道三教于宋代形成“三教合流”,但在宋代石窟中,将“三教”内容刻于一处的情况极为少见。
大足石窟中三教合一的造像就显得极为珍贵,大足石窟三教合一造像,充分证明三教合流思想的主导地位已经巩固。
妙高山三教合一
大足石刻由于所处潮湿环境,风化很严重,专家研究出了具有一定粘结性、憎水性、耐老化、抗盐类破坏的有机硅类风戽材料。
基岩加固采用本地岩石砌块加固,或采用钢筋混凝土桩柱支撑岩体,治理窟檐脱层和造壁岩体崩塌采用窟檐岩体上加金属锚杆锚固,并灌注化学浆液。
对原有的排水沟进行凿深加宽,保证水流畅通。
为减少地表水的渗入,在造像立壁顶部铺设防渗层,并沿造像立壁走向和倾向设立防渗处理的排水系统汇集雨水,集中排泄。(综合整理报道)(编辑/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