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莉莉 何洲涛
斯德哥尔摩地铁站Tensta站内的“Solidarity”艺术作品,2020年2月,图片来自赵晨蕊
艺术家们在进行地铁公共艺术的创作时,常常综合运用多元化的表现手法,如浮雕、雕塑、壁画、装置、镶嵌、拼贴等方法。同时,多元职业的跨界合作模式也在地铁公共艺术创作中高频出现,如画家、建筑师、雕塑家、手工艺家、装置艺术家之间进行的合作创作。艺术家们突破原有的专业界限,汇聚多元的艺术资源和能量,充分激发“艺术概念、艺术内容、艺术语言”等艺术创作要素的活力,从而协同不同领域艺术家们的深度合作,有效地整合利用专业资源,使资源最大化地发挥价值,激发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进而打造出独一无二、生动有趣的地铁公共艺术。
地铁空间内的视觉艺术其实是个宽泛的概念,车站公共空间中的导向标志、检票机、座椅、垃圾桶等服务设施,以及商业广告等辅助设施的造型、摆放位置都要进行统筹策划,使它们构成一个优美和谐的环境。最后,恰到好处的艺术品才能画上点睛之笔,所有要素共同构成地铁空间的视觉艺术。与环境相融的艺术创作能点亮公共交通,如同“城市眼”审视城市的文明程度,接受访客的审视。所以,公共艺术不仅起到装饰公共空间的作用,更多的是为公众提供艺术氛围浓厚的生活,提升在城市中生活的品质。
斯德哥尔摩地铁通过公共艺术将地铁站点自然地连接,使地铁空间成为“地下艺术长廊”。沉浸在斯德哥尔摩地铁的艺术长廊中,只要仔细观察就可以探尋到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文学意境、科技探索等。乘坐地铁令生活增加了无穷的趣味。
(本文节选自《开往艺术殿堂的地铁:斯德哥尔摩地铁公共艺术探寻》)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