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袁隆平读大学时读的是农学院,在毕业分配表格上,随手填下“愿意到长江流域工作”,最终被分配到湘西的安江农校。
最开始,袁隆平负责教俄语,但很快改教遗传学。读大学时,他的专业是遗传育种,然而开始教书后,他才发现学校没有教材。于是,他带学生去雪峰山采集标本,自制图表,自编教材,在班上成立科研小组,做农学实验。
“三年困难时期”到来。袁隆平在自传中说,亲眼看见饥饿的人倒在路边、田埂边和桥底下。他因此开始研究水稻。
1961年7月,他在田间偶然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稻株的稻穗低垂,颗粒饱满,推算下来,用其做种子,水稻产量能翻一倍。他小心翼翼地培育了一年,但新稻田的收获令人失望。他坐在田埂上反思,意外地想明白了水稻杂交的可能性。
一切工作的关键变成寻找野生不育株。他带了个水壶,前往稻田寻找天然的特殊稻苗。14天后,他在14万株稻苗间,找到了第一代不育株,并以此写了论文。1966年,他的论文发表在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通报》上。他因这篇论文被关注,得以继续研究。
1968年夏天,袁隆平培育的不育株一夜之间被人拔光。袁隆平四处寻找,3天后,在一口井中发现水面上浮着5株秧苗。
那5株秧苗成为宝贵的延续。此后为了安全,袁隆平带着两名助手,远行广东、广西、云南和海南。
在云南,他们遭遇滇南大地震,从废墟中抢出种子。在海南三亚,他们碰到大洪水,只得将秧苗带着土挖出,放到门板上,漂游转移。在海南时,日子清苦,他们唯一的福利就是从老家带去的腊肉,但只有在特殊日子才能吃,平时若想吃,需举手表决。
1970年,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在铁路涵洞的水洼处,发现了一株野生不育株。袁隆平从外地赶回,将其命名为“野败”。“它像一堆野草,叶子一碰就掉了。”众人未曾料到,“野败”会成为奇迹的起点。
袁隆平研究发现,“野败”完全符合培育需求,18个省市的科研人员赶赴三亚,水稻杂交的浪潮自此开始。
袁隆平的事迹传遍神州,被写入课本。对这片饱经风霜的土地而言,吃饱饭的意义不言而喻。
1981年,袁隆平被国务院授予“特等发明奖”,他也成为继陈景润之后,新的科学偶像。1982年,袁隆平受邀前往菲律宾,参加国际水稻学术报告会。主办方的代表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当之无愧的。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世界带来了福音。”
事实上,早在1979年,袁隆平便已在国际会议上推广中国的杂交水稻,来自20多个国家的专家听得聚精会神。
杂交水稻迅速风靡世界,日本出版了《神奇水稻的威胁》一书,菲律宾总统飞到北京给袁隆平颁发勋章。
袁隆平的学生到东南亚的一些地区传授技术,因在政府军和反政府军交错地区工作,多次被绑架,但绑架者听说他是粮食专家,总会立即释放。在更远的非洲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解决了当地的温饱问题,被印在面额最大的货币上。
袁隆平接受采访时,反复提及他有两个梦:一个梦,是他在稻田中睡觉,水稻像高粱一样高,稻穗像扫帚一样长,籽粒像花生一样大,他称其为“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若全球的稻田有一半種上杂交水稻,可多养活四亿到五亿人。
2020年11月,袁隆平团队培育的第三代杂交水稻亩产达到1530.76公斤,刷新了世界纪录。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与世长辞。长沙市民自发送别袁隆平,浩荡的人潮涌入街巷。这是最朴素,也是最厚重的致意。
(摘自《读者》,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