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是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们很早就背诵过。但同学们知道这里提到的“佳节”是什么节日吗?对,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其实,我们不看诗歌题目标记的具体日期,应该也可以猜出这首诗描写的是重阳节。因为这首诗里提到了重阳节的两大习俗,一是“登高处”,二是“插茱萸”。
那么,为什么农历九月九日这一天叫作重阳节呢?这一天为什么又要登高、佩戴茱萸呢?九月初九,是两个“九”同时出现,所以就叫“重九”。中国古代儒家阴阳观认为“九”是阳数,所以又称“重阳”。而关于登高和佩戴茱萸的习俗,则有这样一个传说故事,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一书中曾有记载: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这个故事是说,东汉时,汝南县有个叫桓景的小伙子跟随仙长费长房游历学艺多年。有一天,仙长对桓景说:“农历九月九日,你的家乡会有灾难发生。你应该赶紧回去,让父老乡亲每个人都做好红色的口袋,里面装上茱萸,系在胳膊上,登到高山之上,喝菊花酒,这个灾难就可以消除。”桓景听后回到家乡,九月九日一早就带领父老乡亲按照仙长的安排全部登上了高山。等到晚上他们回到村子的时候,发现鸡犬牛羊都染上了瘟疫,暴病而死。桓景解除了家乡的灾难,回到仙长长房那里。长房听桓景讲了来龙去脉后,说:“以后这些事情可以让你的家人代劳了。”所以,人们九月九日都登高饮菊花酒,妇女佩戴茱萸制作的香囊的习俗就从此开始了。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重阳节被赋予了很多新的含义。因为“九月初九”,“九九”谐音“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祀先祖,推行敬老爱老的活动。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年人不仅养育了我们,他们也是智慧的象征。比如,在《张良下邳拾履》这个故事里,黄石老人就充满了智慧,而张良的行为也充分体现了敬老爱老这一美德,我们一起看看吧!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这篇小古文出自《史记·留侯世家》,简单翻译一下。张良闲暇的时候,在下邳桥上溜达,有一个老人,穿着粗布衣裳,走到张良面前,故意把自己的鞋甩到桥下,看着张良对他说:“小子,你下去把鞋捡上来!”张良有些惊讶,想打他,因为见他年老,勉强地忍了下来,下去捡来了鞋。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既然已经替他把鞋捡了上来,就跪着替他穿上。老人把脚伸出来让张良给他穿上鞋,然后笑着离去了。张良十分惊讶,一直注视着老人的背影。老人离开了约有一里路,又返回来,说:“你这个孩子可以教导教导。五天以后天刚亮时,跟我在这里相会。”张良觉得这件事很奇怪,跪下来说:“遵命。”五天后的拂晓,张良又来到这里。老人已先来,他生气地说:“跟老年人约会,反而后到,为什么呢?”老人离去,并说:“五天以后早早前来会面。”五天后鸡一叫,张良就去了。老人又先到了,他生气地说:“又来晚了,这是为什么?”老人离开时说:“五天后再早点儿来。”五天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过了一会儿,老人也来了,高兴地说:“这样才对嘛。”老人拿出一部书,说:“读了这部书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十年以后你就会发迹。十三年后小伙子你到济北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便走了,没有别的话留下,从此,这位老人便消失了。天明时,张良一看老人送的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觉得这部书非同寻常,经常学习、诵读它。
这个故事中的张良,后来成为汉朝的开国功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如此杰出的人物,在其年轻的时候,能够压下自己的火气,为一位陌生的老人拾鞋、穿鞋,可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也体现了他敬老爱老的美德。同时,黄石老人也是由此判断出张良是一位心性很好的年轻人,所以才愿意把《太公兵法》传授给他。其实,爱老、敬老体现的就是“孝”,百善孝为先,孝才是做人的根本。《論语》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所以,我们要想成为一个君子,就要敬老、爱老,以此为根本。
尊敬长辈,孝敬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现在,我们赋予重阳节新的含义,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将敬老、爱老这一优良美德传承下去,让老年人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生活更美好,让我们的社会更幸福、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