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活动设计(湘教版)

2021-09-29 15:15马海波赵丽英
地理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太湖活动设计流域

马海波 赵丽英

摘 要:实践活动是获取地理知识和认知地理规律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也是提升地理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本文以太湖流域的开发为例,从研读分析文献资料、沙盘材料准备、沙盘制作与演示等三个环节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设计及实施,有利于地理学科四大基本素养的落实。

关键词:流域;太湖;开发治理;活动设计;学科素养

一、活动背景

1.课标内容

本节内容是湘教版必修Ⅲ第二章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本节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流域开发与综合治理的措施。

2.课标解读

行为对象:学生。

行为动词:分析、了解。行为条件:以某流域为例。

认知内容:流域開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内容、综合治理措施。核心内容阐释:本课标“区域开发”是高中地理课程核心内容之一。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析区域地理条件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某河流域地理条件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方面,从而根据有利方面确定该流域的开发方向、依据不利方面探寻其综合治理措施,是前面内容的应用和升华。需要注意的是,本课标的重点并不是某河流域开发整治的具体措施,而是通过流域的学习,归纳出研究或规划该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对这一类问题的思维建模,是本课标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

3.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学生经过了之前的地理知识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地理思维和地理区域与系统知识,也具备了从地图上提取信息并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然而,学生的综合思维以及综合地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原理去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较弱,因此在教授流域的整合整治与开发的内容中,不仅要讲解河流的开发事实,还要教授学生学会一种思路,即如何对某条河流采取针对性的开发策略,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通过不同流域的分析,树立流域开发与治理措施的差异性思想,因此,在研究如何开发与治理问题之前,需要进行区域认知,具体结合区域的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与治理。

地理实践力:通过对不同具体流域的研究,如沼泽与湖泊的相互关系变化,通过季节水位高低图形描绘,直观理解其动态特征,在实践中体验时空思维;再如,动手演示实践活动,再现菰城先民湖沼治理的智慧,切实培养地理实践力。

综合思维:通过案例分析,以图文介绍人类在太湖南岸湖沼寻求生存和发展,从气候、地形、土壤、生物等角度综合分析其发展,形成世界农业文化遗产——溇港,引发学生新的思考,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切实培养学生综合思维。

人地协调观:人与水的相互关系即水是生命之本,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应善待水资源、水环境;水有时候也是人类之患,水也给人类发展带来灾难与困惑。人类是如何在沼泽地区生存和发展,以实现人与水的和谐共生的,即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二、活动过程

任务一:查阅太湖流域资料

【设计理念】活动课的有效性取决于材料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本课例以真实材料和相关背景知识为基础,进行活动设计。学习动机源自现实情境,情境学习强调两条学习原理:第一,在知识实际应用的真实情境中呈现知识,把学与用结合起来,让学习者像专家、“师傅”一样进行思考和实践;第二,通过社会性互动和协作来进行学习。

【活动要求】阅读太湖流域的相关资料,了解太湖流域先民是如何在沼泽上生活及发展生产的,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演示“竹木透水围篱”技术,并讲解菰城先民是如何开发沼泽以发展农业生产的。

(2)请结合图文资料讲述太湖流域吴越文化的形成。活动背景材料[1]如下。

湖沼变迁,水润菰城

历史上“苏湖熟,天下足”,其背后都隐藏着人类改造湿地的一个宏大工程——围湖造田。这些沿江滨湖、四周有圩堤围护、内有排灌系统的农田,在长江下游叫“圩”(wéi),中游叫“垸”(yuàn),曾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粮仓,也构成了长江中下游最重要的农业景观(图1)。如今,有关圩垸的功过是非及未来走向,也引发了人们新的关注……

“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元代戴表元这首题为《湖州》的诗,生动勾勒出了当地的山水形胜。湖州市地处浙江省北部,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西部多山,东部为平原水网区,有东苕溪、西苕溪等众多河流。吴兴地域,楚名菰城,古代的湖州东部、太湖沿岸“水高地低,湖荡棋布,河港纵横,墩岛众多”、洳湿墩岛、水患无穷。鲜为人知的是,“分港流”并非太湖流域的原始地貌,而是有着中国第二个都江堰之称的古代水利——溇港圩田(图2)造就的水乡风貌。

太湖流域位于东南沿海,其东、南、北三面临江滨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太湖流域素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文化之邦、书画之地、财赋之地的美誉,也是吴越文化(图5)、良渚文化、崧泽文化、马家浜文化、马桥文化和钱山漾类型文化的发祥地。早在80万年前,湖州先民就在西苕溪和长兴水系两岸繁衍生息。据2004年《太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估》,太湖湖底高程仅在1米左右(吴淞高程)。太湖溇港(图4)始建于春秋时期,是太湖流域治水史的历史见证,是太湖流域特有的古代水利工程类型,是“人水和谐共处”的杰出工程典范。其始于在太湖滩涂上的纵港横塘的开凿或整治,具有排涝、灌溉、通航等功能。湖州依托溇港圩田系统及其衍生的桑基鱼塘系统(图3),是中国太湖南部的低洼湿地生态系统,是湖州先民顺应自然、治水兴农的智慧结晶,劳动人民将地势低下、常年积水的洼地挖深变成鱼塘,挖出的塘泥则用于堆放在水塘的四周作为塘基,逐步演变成为“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对生态环境基本“零”污染的典型农耕生态循环系统,更滋养了湖州独特的城乡聚落体系。

在1 700多年前,这里还是太湖的沼泽和滩涂。西晋时期,中国汉族的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人口大迁徙,使太湖流域聚集了许多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为了在这里重建新的家园,他们需要通过联盟和结拜来彼此抱团共同求取生存的空间。太湖流域,湖多地少,他们把眼光投向了太湖的沼泽和滩涂。太湖的滩涂是犹如稀饭一般的软流质淤泥地,水和土各占了50%。如何使滩涂上的水和土分离,是取得土地的关键。

2004年,考古人员在湖州的毗山脚下,发现了一条开挖于4 000多年前的“毗山大沟”遗迹(图6)。在人类能考证的水利史中,“毗山大沟”是在泥水各占一半的软流质淤泥地上,开挖最早的一条人工沟渠。用竹子和木头做成两道透水的挡墙。把中间的软流质泥土挖到挡墙的外面。挡墙的外面,泥土中的水透过竹木围篱的缝隙渗入河道,形成河流。4 000多年前的天空下,太湖的子民们在开挖“毗山大沟”时,发明了“竹木透水围篱”的技术。几十个世纪以后,人们利用这项技术开始在太湖的滩涂上开挖溇港(图7)。太湖的滩涂上,两条开挖的溇港之间,泥土里的水分透过竹木围篱渗入溇港。水和土开始分离,新的陆地出现在了太湖的南岸。

“桑基—圩田—鱼塘模式”(图8)是古代太湖劳动人民变涂泥为沃土的一项独特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塘基种桑、圩田种稻,塘中养鱼、桑叶喂蚕、蚕屎饲鱼、倒灌塘泥肥田。

【活动意图】开展活动不一定都要把学生带到野外的实际场景中去,可以先学会文献的查阅和收集整理,通过查找和分析相关区域的文献资料,开展探究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一环。通过真实的文献资料将课程内容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和大自然,对丰富和完善我国地理教学体系有重要的意义。

任务二:制作沙盘材料准备

【设计理念】活动课不仅要求学生实践中体验和感悟,还需要小组成员之间开展合作探究以及养成在课前进行分工(组长、记录、发言人等),明确学习任务、确定学习目标,为课堂学习做好各项准备的习惯。

【活动过程】学生组内讨论分工,有的自告奋勇当组长、有的指定为发言人、有的为记录员、有的动手操作制作。接着讨论如何操作、如何制作竹篱、如何模拟完成沼泽地的治理。

活动材料准备(图9)如下。

(1)塑料方盘长方形加厚浅盘按照分组购买,保证每组一个。

(2)手工编制薄竹片2米长若干,需经过后期处理,长度可与方盘的长边内径相同。

(3)手套若干、粗细不等混合沙土适量、清水适量。

(4)工兵铲若干,用于竹篱透水“挖掘”泥沙。

【活动意图】培养学生分工合作与组织协调能力,发挥各自所长,明白合作带来的好处,合作才能共赢、才能进步。开始上课时,学生带着疑惑的眼神看着这些“器材”,地理课堂中的这些东西是要做什么?当老师介绍了中国长江流域的灿烂文化,大河文明、良渚文化、水文化、稻作文化、渔文化、丝绸文化、吴越文化后,学生很想走近“溇港”,教师讲述智慧的先民居然在太湖南岸一片沼泽之地创造了灿烂的“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教师说的“竹木透水围篱”真的能让水土分离,形成岸基和鱼塘吗?

任务三:沙盘制作与展示

【设计理念】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去检验和体悟太湖流域沼泽湿地的治理与开发,更好地体会先民智慧,流域治理的技术以及如何变害为利,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形成了世界农业文化遗产——溇港。

【活动要求】

(1)学生按小组开展组内合作讨论,组长负责收集整理讨论制作方案。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组间交流。

(3)小组间相互点评,教师点评。

(4)活动时间8分钟,各小组展示不超过5分钟。

(5)各小组作好活动记录。

【活动过程】首先,学生阅读材料,了解原理,迫不及待动手制作围篱,但单人完成的难度较高,同组同学会加入其中,帮忙制作,每个学生手里都会拿着一条竹片,有长有短,长的横向,短的竖向,相互交叉,编织在一起形成一体,编制好后刚好可以放进水槽,水槽中是沙和水的混合物(模拟沼泽),放进去之后学生想知道自己的“成果”真的可以使沙水分离吗?这时,学生立刻拿起铲子开始操作,很快就看到了效果。水透过围篱,沙子被拦截,成功实现水与沙分离,形成岸基,可以种植桑树,形成水塘,可以养鱼;然后上台讲解和展示,整个过程非常愉快。

【活动成果】学生阅读《湖沼变迁 水润菰城》材料—合作制作“竹木透水围篱”—方盘水沙混合模拟“沼泽”—学生讲解演示(图10)—铁铲挖泥—泥水分离—溇港初现。

【活动意图】地理课堂活动要以具有实践性、操作性的“活动”为载体,展开教学过程。这种活动过程离不开内化的思维活动,但还必须具有外显的行为活动,使学生处于“活动”状态,通过“参与、体验、内化、显示”,提高实践能力和实践活动的效果[2]。学生的眼里是闪光的,学生的脸上是微笑的,学生的手脑是动态的,学生对知识的收获是牢记的,学习是“所思即所得”的,收获是满满的。通过活动再现先民的智慧结晶,把学生带入当时真实的世界,体会生活的不易,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本次实践活动课,在热烈、民主的氛圍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通过对真实情境问题的探讨增强了地理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提高了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交流互动中,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通过展示培养了学生的地理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组间互评引导学生用辩证思维看待问题的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观念,用长远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地理事物。师生互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专题研究的意识。

三、活动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探究区域的方法,遇到类似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问题,就按照一般方法先分析流域的地理条件,然后分析各要素对流域发展的有利及不利影响,再根据有利影响确定该流域的开发方向,同时依据不利影响探寻其综合治理措施以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学到了有关流域开发与治理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相应的地理基本技能,树立起流域治理与开发的辩证观,对于正确认识人类与地球关系具有现实的地理意义。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乐于主动去探究、去发现,达到了在快乐中分享学习成果和快乐成长的目的,达成了在实践探究活动中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单之蔷. 中国双河现象[J]. 中国国家地理:长江专辑, 2019(10):24-63.

[2] 凌锋. 地理课堂学习活动设计方法例谈[J]. 教育研究与评论:技术教育, 2016(6):41-43.

猜你喜欢
太湖活动设计流域
区域联动护流域
美丽的地方
太湖边的橘子
赞东太湖
太湖“开渔”迎丰收
建构流域跨界水环境污染协作治理机制
“透镜”课题教学的活动设计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设计
称“子流域”,还是称“亚流域”?
流域保护的制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