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进 叶少平
摘 要:在大麦的种植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病虫害和草害,影响大麦的产量和质量,通过加强对大麦栽培技术的研究预防病虫害。主要分析了大麦的主要病虫害和草害,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种植户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大麦;病虫害;草害;防治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5-0082-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435.123 文献标志码: B
大麦的种植和小麦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其生育周期比小麦早成熟1~2周,适合在高寒地区栽种。在大麦栽种和生长的过程中,遇到病虫害和草害会直接影响大麦的产量和质量,导致种植户的经济收入降低,防治工作不容忽视。
1 大麦病害的防治
1.1 白粉病
1.1.1 主要症状
白粉病在大麦生长的幼苗期到成熟期都会发生,主要为害叶片部位,病情严重会侵害叶鞘、茎秆和穗部。发病初期,患病部位长出丝状白色霉点,之后逐渐扩散蔓延,颜色逐渐变为灰色。大麦发生白粉病后会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大麦的叶片过早枯萎,或影响成穗率,造成千粒重下降,从而影响大麦的产量和质量。
1.1.2 农业防治
为了降低白粉病的发病概率,应选择科学的播种时间,且控制好播种量和播种的密度,加强田间的管理工作,适当施用磷肥和钾肥,提高大麦的抗病能力。同时,应提高大麦田间的通风透光性,避免发生倒伏现象,能够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使大麦健康生长。
1.1.3 药剂防治
白粉病的发病初期主要集中在每年11月中旬至下旬,使用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兑水后进行喷雾防治,结合白粉病的发生程度每间隔5~7 d使用1次。
1.2 锈病
1.2.1 主要症状
锈病主要为害大麦的叶片部位,也会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发病初期会形成黄褐色的小圆点,大麦成熟后形成孢子堆,主要在表皮内。大麦出现锈病后会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叶片枯黄,从而造成籽粒干瘪,影响大麦的产量和质量。
1.2.2 农业防治
选择合理的播种时间,且控制好播种量和播种密度,加强田间的管理工作,适当施用磷肥和钾肥,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提高通风性和透光性,防止大麦出现倒伏现象,保证大麦的产量和质量。
1.2.3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应结合发病的情况用药,可以使用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兑水后喷洒防治。
1.3 黑穗病
1.3.1 主要症状
大麦黑穗病在抽穗后出现明显症状,病菌可通过风传播,造成大麦粒脱落,影响大麦的产量和质量。
1.3.2 防治
黑穗病多为种子带菌传播,如果田间植株发病,会增加治疗的难度。应在播种前做好种子的处理工作,采取药剂拌种的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出现,
1.4 大麦根腐病
1.4.1 主要症状
该病害主要为害叶片部位,会造成叶片枯萎,出现病斑等。主要表现为褐色病斑,呈现不规则分布,多发生在大麦抽穗的阶段,尤其遇到低温和多雨天气很容易造成该病的传播和蔓延。另外,土壤贫瘠页会影响大麦植株的生长,导致大麦的抗病能力下降,从而出现该病。
1.4.2 农业防治
在大麦收割完成后采取秸秆还田措施,或将其利用为肥料,减少病菌的传播和蔓延。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及时地灌溉和施肥,施用磷酸二氢钾等肥料,选择抗病能力强、产量高的大麦品种,如果病虫害加重,需采取间隔两年的轮作制度。
1.4.3 药剂防治
使用枯叶唑进行防治,或使用扑海因兑水后喷施防治,每间隔10~15 d喷洒1次,连续用药2~3次,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1.5 大麦网斑病
1.5.1 主要症状
大麦网斑病主要发生在每年4—5月,对叶片部位的侵害最大,也会蔓延到叶鞘或穗部,形成网状的斑点,颜色为黄褐色或浅棕色。有些大麦品种的抗病能力强,患病后症状不是很明顯,在蔓延后可能会出现枯萎病,影响大麦的产量和质量。
1.5.2 农业防治
选择没有病虫害的田地及抗病能力强的大麦品种,在种植前科学播种,做好土壤的深耕工作,加强日常的田间管理,做好排水灌溉,采取轮作制度加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1.5.3 药剂防治
在大麦播种前使用清水浸泡种子,经过5 h后在阳光下暴露,期间不停地搅动。采取药剂拌种措施,使用立克秀拌种剂进行拌种,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可以使用抗菌剂兑水后浸泡种子24 h。在种植前,可以在麦种上洒上清水和大麦青3号可湿性粉剂,搅拌均匀放入塑料袋4 h后播种。
2 大麦虫害的防治
2.1 红蜘蛛
2.1.1 特点
麦圆蜘蛛主要发生在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中旬,该时期害虫的密度较大,产生的危害最大。随着气温上升,产卵的密度逐渐降低,在夏季危害逐渐减轻。大麦秋苗出土后虫卵开始孵化,直接影响麦苗的生长。此外,傍晚是该类害虫活跃的旺盛期,如果早晨和下午活动频繁,说明虫害较严重,每年5月下旬气温升高后,害虫的数量不断增加,影响麦苗的生长[1]。
2.1.2 农业防治
采取轮作倒茬制度,在麦红蜘蛛发生较严重的地区轮作其他作物,做好灌溉工作,通过水中的泥浆让虫子落入水中,从而灭杀害虫。大麦收割完成后采取深耕灭茬的措施,能够消除越夏的虫卵,减少第2年的害虫基数。
2.1.3 药剂防治
选择药剂拌种的方式能够预防该类害虫,使用甲拌磷乳油兑水后拌种处理或使用乐果乳油和三氯杀螨醇进行防治。选择撒毒土的方式防治害虫,将乐果乳油拌细土后撒在田里,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2.2 麦蚜虫
2.2.1 特点
麦蚜虫的种类有多种,一旦出现混合发生会对苗期造成很大的影响,拔节抽穗期主要出现麦长管蚜,对麦田的危害较大。一般情况下,麦蚜虫在每年的秋天大麦苗出土后进入麦田,影响大麦幼苗的生长。春季后,麦蚜虫主要破坏叶子和麦穗部位,造成植株的叶片发黄,影响大麦的生长,导致大麦的籽粒不饱满,降低产量。
2.2.2 农业防治
首先,有效切断中间的宿主,减少麦蚜虫的数量。其次,科学合理地灌溉浇水,让水带泥土,杀灭害虫。在每年的冬季和早春季节,做好麦田的管理工作,减少害虫的数量。同时,加强田间管理,重视杂草清理工作,一旦出现麦蚜虫,选择适合的药剂进行防治,避免出现药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2.3 生物防治
加强对害虫天敌的保护,使用药物的过程中避开天敌的生长发育期,保护天敌的数量,尽量少选择化学药剂防治。如果需要选择化学药剂,应选择低毒和低残留的药品,且控制好用药量和次数,加强对天敌的保护。
2.2.4 药剂防治
选择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抗蚜威可湿性粉剂进行喷洒防治,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使用乐果乳油兑水后拌细土或使用敌敌畏乳油拌细土后撒入田地,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3 大麦草害的防治
3.1 农业防治
①科学的轮作制度。通过适当轮作能够减少部分杂草,在冬前松土除草两次,或春季再除草1次,能有效减少杂草的种源。②精耕细作。采取精耕细作的田间管理模式能够促进麦苗出土,为化学除草创造条件。推广条播种植技术,采取多次松土除草的措施,在大麦分蘖期松土除草1次,封冻前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除草率可达90%以上。
3.2 化学防治
①播种前的防治。在播种前通过翻耕的方式去除老草或在播种前5 d使用威霸,能够消灭大量的杂草。②播种后苗期。使用异丙隆可湿性粉剂和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兑水后均匀地喷雾,能够消灭大量杂草。③出苗后到拔節前期的防治。在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空田块,使用异丙隆可湿性粉剂兑水后均匀喷雾,或使用大骠马水乳剂兑水后喷雾。需要注意的是,在寒潮到来前停止用药,否则会影响药效。④拔节后的防治。使用使它隆乳油和二甲四氯可溶性粉剂兑水后均匀喷雾,效果明显。化学防治方式是较有效的除草方式之一,具有省时、省力的优点,但是在用药的过程中应选择低毒和低残留的药剂,且控制好药物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否则很容易产生药害,影响防控的效果[2]。
参考文献:
[ 1 ] 曼苏尔·西拉孜.大麦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措施[J].新疆农业科技,2016(4):9-10.
[ 2 ] 陈志国.河西走廊地区啤酒大麦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J].大麦与谷类科学,2009(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