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先懿
洛莉·戈特利布
诊室门口的绿灯亮起,来访者如约而至。
好莱坞金牌编剧约翰,“普通而自信”的中年男人,一贯傲慢挑剔,认为身边所有人都是蠢货;33岁的朱莉,刚取得大学终生教职,与挚爱新婚燕尔,在事业与婚姻的双重蜜月期收到癌症晚期确诊通知,开始生命倒计时;69岁的瑞塔,困在对过去的懊悔里,面对善意与爱慕不知所措,打算在70岁“做一个了结”;25岁的女孩儿夏洛特,反复陷入让自己受伤的情感之中,沉迷酒精,想要改变却无力自拔。
这些促使来访者走进诊室的困境,像一层层烟雾,将真正的痛苦隐藏其下,形成一种防御机制,“保护”来访者,也将他们困于其中。作为心理治疗师,洛莉·戈特利布帮助来访者窥探防御机制背后隐藏的问题,直面自己的内心,促使他们做出改变,直到他们不再依赖这些防御机制。
实际上,洛莉自己也是另一位心理治疗师的“来访者”。相恋两年、计划共度余生的男友突然提出分手;新书的写作陷入僵局,洛莉的痛苦背后,是对“人生已經过去一半”的恐惧与忧虑。
洛莉的心理治疗师曾向她描述过一段卡通片画面,揭示了一种共同的困境:一个囚犯在不停地摇晃着铁栏杆,绝望地想要出去,但其实在他的左右两边都没有栏杆,是可以自由出入的。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大多数人在接受心理治疗时都会感到自己被困住了——被自己的思想、行为、婚姻、工作、恐惧或是过往所囚禁。但出路其实就在那儿,只要我们愿意去看到它。在《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中,洛莉·戈特利布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双重身份,记录了自己和4位来访者寻找出路的过程:在与心理治疗师的一次次对谈中,一层层拨开迷雾、直面痛苦,走出自己给自己描述的故事、自己给自己垒起的高墙。
在成为心理治疗师之前,洛莉是一位前途光明的编剧——大学毕业成为好莱坞编剧,接着进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参与了《急诊室的故事》和《老友记》的编剧工作。却因在医院急诊室的一段现场调研经历转变了职业方向。
为了给剧本搜集素材,洛莉跟随一位急诊医生来到医院现场调研,由此开始沉迷于真实的急诊室。一天,洛莉目睹了一位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惨状,在她强忍呕吐之时,这位承受着残肢坏死之痛的陌生人从容地握住了她的手,试图安慰她。洛莉内心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震撼:“虽然这可以成为《急诊室的故事》里一个精彩的故事,但在那千分之一秒内,我知道我不会再为那个剧组工作了。与其把我目睹的这些故事塞回电视剧里,我更希望自己的世界里充满着真实的生活和真实的人。”
于是,28岁的洛莉毅然放弃编剧工作,考入斯坦福医学院,又在37岁、儿子出生那年与一群大四学生同场考试,攻读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成为心理治疗师十多年,在帮助来访者走出困境、寻找自己出路的同时,洛莉发现“有时我们明明拥有一把钥匙,能打开更好的未来,但就是需要有人提醒我们一下,钥匙被我们遗忘在哪儿了”。在这时,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