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璇
吹灭26岁的蜡烛,我许了一个愿,希望今年可以顺利毕业。因为疫情,去年生活停滞了许久,可时间的轮子却转得飞快,明明昨日还在奋战考研,今日就面临毕业。莫名的恐慌感迫使我行动起来,去做点什么,所以今年的我,忙碌且充实。实习之余还在准备毕业论文,白天是初入职场的菜鸟小白,夜晚是埋头写作的准毕业生,如此矛盾的组合,注定了这条路走得磕绊艰辛。
二战考研期间,因为已经本科毕业,我只能回家复习,脱离了学校,远离了课堂,连同行者都没有,是真正意义上的孤军奋战。我本科是法语专业,跨考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多语种新闻学,这意味着我在准备本专业法语考试之外,还要从零起步,备考英语新闻的相关内容。倘若你有学外语的经验,一定可以体会我在法语复习中的种种困难,光是翻译中的门道就可以说个三天三夜,同样是一篇作文,哪怕我能找出自己的语法漏洞,可在遣词造句上如没有他人的指点,可谓是在龟速前进,这让我觉得恐慌,也让我被迫向上。
备考这一年,我的自学能力达到巅峰。我曾经用过很多市面上流行的方法,像是艾宾浩斯记忆法、思维导图、默写抄书等,这些或有用或收效甚微,但都是工具。工具不顺手,我们随时可以换一个,但这并没有解决自学的核心,即学习动机的问题。二战考研这一年,阻碍我自学的,恰恰在于学习动机。简单来说,就是做这件事背后有没有强大的动力支持。
在学校时,上课铃响了要上课,大家都学习,所以我也要学习;老师讲课的内容考试时要考,所以必须听。这些惯性思维,在我孤军奋战的这一年仿佛都消失了。比如自制力,一个人在家学习很难专心,面对手机、电视、互联网这些外界诱惑,我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很简单,拆解后再组合。我自学的最终目标是考研上岸,那么拆分到各个准备阶段即为: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守好自己的timeline(日程表),这是我自学的第一步。于是考研的这一年,我每天学习14个小时,早上7点起床,每天手机使用时间是一个半小时,后来很多朋友问我是怎么做到的,我说:“我只是在走自己的schedule(计划)啊!”
学习动机的拆解,可应用在自学的方方面面。打个比方来说,当时我的法语写作能力很薄弱,没有专业人士指导,一开始真的无从下手,我甚至看不出自己的问题在哪。那就不如回归本源,提高作文写作能力,首先要扩充词汇,我想大家上小学时学记叙文写作都背过好词好句,看似呆板的方法,应用起来却有了一番“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
这里我想说的是,自学能力的另一大方法——刻意练习。同样拿练习写作这件事来举例,前期积累大量好词好句,这算input(输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output(输出)。于是,我保持着一天一篇写作的练习节奏,把每天背的好词好句想办法用进去,最终变成自己的东西。说起来还是蛮容易的,但真正去写的时候,时常面临“提笔忘字”的尴尬,想起之前老师说的一句话,“没有output,说明input还不够”。
就这样,靠着学习动机和刻意练习,我顺利完成备考,成功上岸。如今回头看,我承认这属于自学中的笨方法,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获取些许成效,这点成效微不足道。毕竟在学校时老师教给我们的,是掰开了揉碎了的知识,我们只需要消化就好。可能你会问,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大费周章地自学呢?因为,当我离开校园走入社会后发现,很少有人愿意免费当你的老师。
研一课程结束后,我选择去尝试各种各样的实习,一是想为毕业求职提前探探路,二是因为在象牙塔里待久了,对外面的世界着实好奇。前些日子和友人聊天,不同于我的经历,友人选择了一直在学校里深造,求职面试于她而言,算是接触社会的第一次尝试,她颇为感慨地对我说:“我觉得好难啊,我之前以为大家都是会想办法帮我的。”
这两年,我换了很多家公司,流水的公司,流水的岗位,铁打的是生存能力。迅速在一家新公司生存下来的成本很高,既包括时间成本,也包括学习成本。时间成本不用赘述,时间久了自然也就熟悉环境了,我想重点谈的是学习成本。公司不同,产品也不同,业务交接是很烫手的工作,前任交接得好,你就上手得快,可倘若你运气不佳,一头雾水完成了交接,那就需要你依靠自学能力来消化吸收了。
我不是什么天赋极佳的人,甚至要使用一些笨办法,走一些弯路,才能做好本职工作。我会套用之前的经验——学习动机和刻意练习。
這两年,我换了很多家公司,流水的公司,流水的岗位,铁打的是生存能力。迅速在一家新公司生存下来的成本很高,既包括时间成本,也包括学习成本。
做任何一件事大都有原因,套用到工作中,一般就是业务背景。就拿我之前参与的某个项目来说,领导想了解一下用户对产品的满意程度。接到这个需求时,我是有些茫然的,范围太大了,用户可以是男女老少,可以是老师、学生、工人等各种人,满意这个词更是没法用统一标准来定义,多满意算满意呢?可没有办法,我只能硬着头皮去做。回归需求本身,我试着分析,领导想看到的,真的是人们的夸赞吗?其实不是,领导最终是为了了解产品还有哪些不足,以此来寻找一些改进空间。明确这点后,就可以拆解需求,设计调研了。
作为职场小白的我,又遇到第二个难题,不会设计调研怎么办?还是用刻意练习来套,其实我这里所讲的练习,都不是空的,不是让大家两眼一抹黑闷头练习。越到后面,我越发现,能快速上手的方法,其实就是模仿。你不会做不要紧,总有人做过吧,将别人做过的仔细研究一下,很快便能总结出一些门道。当然,我承认模仿不是创作,但它是学习的第一步。我做文案实习生时,经常需要想一些能吸引人的文案,但爆款哪有那么容易打造,大多数有创意的文案、宣传语、广告词等,都是经过精心打磨的。如果现在让你为雅思课程写一段推荐语,没考过雅思,对雅思不甚了解的你,该怎么办呢?这时候,最佳方法就是将过往广受好评的文案,放在一起分析研究,集百家之长,而后重新填充新的内容,不难复刻出一份好文案。
自学是一项安身立命的技能,至于自学的方法,我想,这是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碰撞,我相信你会做得很好!
责任编辑:丁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