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8月18日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与巴西航天局局长卡洛斯·莫拉、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总经理罗戈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西万和南非国家航天局局长穆萨米等金砖国家航天机构负责人进行了视频会议,并签署了《关于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合作的协定》。
据了解,金砖国家航天机构之间建立“遥感卫星虚拟星座”,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将有助于应对人类面临的全球气候变化、重大灾害和环境保护等挑战。该“星座”由金砖国家现有卫星组成,包括中国的高分六号卫星和资源三号02星、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俄罗斯老人星五系1颗星以及印度资源卫星二号和二号A星。位于中国三亚、巴西库亚巴、俄罗斯莫斯科地区、印度沙德纳加尔-海得拉巴和南非哈特比斯霍克的地面站均可获取卫星数据。
事实上,自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以来,一直都在推动国际合作,已经与4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百余份航天合作协定,其中与法国联合研制了中法海洋卫星、天文卫星;与意大利联合研制了中意电磁卫星;与巴西联合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系列卫星,被誉为“南南高技术合作”的典范;此外,在嫦娥四号任务中也与德国、荷兰、瑞典、沙特、俄罗斯、阿根廷等国开展了积极的国际合作。
今年6月份,在时隔五年后,中国航天再次向太空发射载人飞船,当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在中国载人航天器发射前的发布会上,对中国载人航天的国际合作情况,向新闻媒体进行说明。季启明表示,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以来,中国在包括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员选拔等多个领域,与包括俄罗斯、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在内的航天机构,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中国航天部门还与欧空局、联合国外空司合作。季启明强调,截止到目前为止,至少有17个国家的9个项目入选中国空间站的“合作實验项目”,涉及基础物理、空间天文、航天医学等多个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有外媒注意到,当中国在航天领域狂飙突进并与各国广泛进行交流合作时,唯独美国缺席了。其实,美国不仅仅是“缺席”中国航天,甚至还有意给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添堵。其手段不限于通过所谓“条款”禁止中美在航天领域的交流,以及借地缘优势阻止中国在航天领域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例如,通过阻扰签证及时发放,让中国代表团集体缺席国际宇航联合国大会。还有就是出台所谓的“沃尔夫条款”,禁止美国航天部门与中国航天机构、学者进行任何的交流,否则将得不到拨款。面对美方的重重刁难,此次《关于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合作协定》的顺利签署,再次证明,中国航天并未改变“国际合作”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