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后心梗及心梗后脑梗在高龄人群中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1-09-28 03:28张晓瑾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1期
关键词:脑梗高密度心梗

张晓瑾

(哈密市中心医院,新疆 哈密 839000)

0 引言

脑梗与心梗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且具有较高的致死及致残率,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其中老年人群为高发人群。当前,临床对心梗与脑梗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影响提高了关注度,为有效避免患者在任一疾病发病后并发其他并发症,需对患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学者认为,加强对患者临床特征的观察能够评估患者是否可能并发心梗或脑梗,同时也可分析既往发生过并发症的患者的相关高危因素,加强对现有患者的管理干预,针对高危患者加强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1]。本次研究就脑梗后心梗及心梗后脑梗在高龄人群中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见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接收治疗的脑梗后心梗患者及心梗后脑梗患者共62例作为本次观察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疾病的不同分为脑梗组与心梗组。其中脑梗组患者32例,男性18例,女性14例,最大年龄84岁,最小60岁,平均(72.51±1.43)岁;心梗组患者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最大年龄87岁,最小61岁,平均(72.52±1.42)岁。另将同一时期接收治疗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象,男性28例,女性22例,最大年龄86岁,最小60岁,平均(72.53±1.42)岁。三组观察对象年龄等资料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患者均经由临床检查确诊疾病;所有观察对象均已知情研究内容并自愿加入;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患者意识清晰能够配合调查开展。

排除标准:健康志愿者出现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认知障碍、精神障碍、意识模糊者;不愿配合调查开展者。

1.2 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收集并分析,同时对三组观察对象的血压、血脂以及总胆固醇等进行检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并发症患病的高危因素。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三组观察对象的血压、高密度脂蛋白以及总胆固醇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观察组两组患者患病的主要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使用SPSS 20.0软件计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表示,如P>0.05,则表示无明显差异,如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三组观察对象的血压、高密度脂蛋白及总胆固醇水平变化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血压、高密度脂蛋白以及总胆固醇水平对比可见,三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所示。

表1 三组观察对象的血压、高密度脂蛋白及总胆固醇水平变化对比分析( )

表1 三组观察对象的血压、高密度脂蛋白及总胆固醇水平变化对比分析( )

注:#与脑梗组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与心梗组患者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与对照组患者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

总胆固醇(mmol/L)脑梗组 32 98.62±3.28&*155.95±3.65&*0.56±0.25&*7.95±0.25&*心梗组 30 93.62±1.54#*146.62±5.41#*1.04±0.11#*5.95±0.28#*对照组 50 75.95±2.51#&110.51±2.98#&2.65±0.28#&4.11±0.17#&组别 例数 舒张压(mmHg)收缩压(mmHg)高密度脂蛋白(mmol/L)

2.2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两组并发症患病的高危因素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影响脑梗后心梗患者患病的主要因素为吸烟史及血脂异常,影响心梗后脑梗患者患病的主要因素为血脂异常,详见表2、表3所示。

表2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脑梗组患者心梗患病的高危因素

表3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心梗组患者脑梗患病的高危因素

3 讨论

脑梗是指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原因致患者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后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出现组织坏死或软化,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发病率可随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心梗是指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后患者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患者可感觉到持续30 min以上的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觉,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2]。近年来,我国心梗及脑梗的患病率逐年增长,多见于老年患者,患者疾病治疗后也可能复发,在患病时也可能同时并发心梗或脑梗疾病,增加了疾病治疗难度,致残率更高,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预防治疗[3]。有学者在心梗后脑梗或脑梗后心梗患者的资料中分析可见,一般男性患者略高于女性患者,这可能与男性患者长时间吸烟史比女性患者更多有关,也可能与男性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雄性激素下降有一定关系。雄性激素和其受体一般存在人体的心脑血管系统中,能够有效减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对保护心脑血管有较高的价值,而当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雄性激素下降后对血管的保护能力减弱,因此更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4]。此外,有研究发现,有吸烟史的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病率更高于正常患者,提示吸烟可能对患者的心房颤动造成影响,这可能是由于烟草类的物品可参与到心肌异构中,而心肌异构即可引起心率失常[5]。高密度脂蛋白以及总胆固醇均可参与到人体内的多个重要环节,而脑梗死患病后可对视丘下部的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从而增加了颅内压,使机体出现了应激状态,从而提高了高密度脂蛋白以及总胆固醇进一步刺激应激反应,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风险。更有试验表明,在心梗发病后1个月内部分患者可发生脑梗,且患病率高于正常健康人群的患病率,且在往后的3年内患病率仍在健康人群的3~4倍,在3年后才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6]。

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心梗后脑梗及脑梗后心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该类高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并发症患病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血压、高密度脂蛋白以及总胆固醇水平对比可见三组差异明显(P<0.05),提示在患者患病后,患者的血压及总胆固醇等指标可呈上升状态,而高密度脂蛋白可能下降,同时,脑梗后心梗患者的变化程度更明显于心梗后脑梗患者,临床可加强对患者指标的观察以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此外,本次研究中还发现,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影响脑梗后心梗患者患病的主要因素为吸烟史及血脂异常,影响心梗后脑梗因素为血脂异常,提示影响患者心梗或脑梗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较多,临床需加强对高危患者的管理干预,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脑梗后心梗及心梗后脑梗在高龄人群中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较多,患病后其血压、总胆固醇等相关指标均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临床可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观察及危险因素评估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疾病发生。

猜你喜欢
脑梗高密度心梗
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或者更容易成功
有些咽痛是心梗信号
高密度电法在断裂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脑梗患者应知晓的几个事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
心梗猛于虎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画圈测脑梗存在片面性
本报与BTV科教《健康北京》联动 六次脑梗之谜
耳鸣和脑梗有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