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也会“遗传”吗婴儿期心智变化有两个重要阶段

2021-09-28 02:36于鹏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心理咨询师北京交通大学团体心理咨询师
自我保健 2021年7期
关键词:心智假装情商

文·于鹏(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心理咨询师、北京交通大学团体心理咨询师)

如今,职场生活、婚恋关系等因素使得人际交往问题越发受人关注,而“情商的高低”就成为人们形容、评价其水平的凝练表达。其实,心理学中也有相似的概念:心智化,意思是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以及他人行为背后的心理感受。

如今,职场生活、婚恋关系等因素使得人际交往问题越发受人关注,而“情商的高低”就成为人们形容、评价其水平的凝练表达。其实,心理学中也有相似的概念:心智化,意思是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以及他人行为背后的心理感受。

父母“遗传”是情商的心理基础

高心智化水平的人知道引导自己情绪背后的原因,所以很少有“无名火”和“莫名焦虑”。他们预先想到并理解自己的做法可能会让别人产生什么感受,所以很少会在别人生病不舒服需要安慰的时候,只做出“生病多喝热水”这种尴尬的沟通。

其实,这种“情商”不仅来自人际阅历和学习,更底层的心理基础是来自父母的“遗传”。要说明白这些,首先要从心智化的发展说起。

出生不久的婴儿,正是处于“心理等同”阶段的,意思是他内心感觉到什么,现实就等于什么,他们无法区分自己的内心和外界。比如,婴儿感到“我”是好的,世界就是好的;“我”是坏的,那么世界就是坏的。婴儿的主观体验极其强烈,因此,当他们感到焦虑不安时,是完全无法靠自身缓解的。

等到稍微长大一点,婴儿会发展出“假装”模式(也翻译成“似乎”模式)。这就像孩子的游戏,当他披上毛巾做的披风时,他就是超人,就是蝙蝠侠。他的内心体验和外界现实是切断的,“假装”模式保护了内心的体验。

等到大约4岁时,孩子身上的这两种模式开始整合,完成“心智化”。孩子逐渐知道内心的感受,想法与现实,他人既是分开的,又是有联系的;知道自己既受外界现实的影响,也影响着他人和现实。这是人能通过阅历和学习,达到高情商的心理基础。

心智化的成熟,离不开父母早年的良好养育。对于婴儿的情感发育,父母既要共情孩子的情感反应,让婴儿把父母当镜子,理解自己的感受,同时也要保持稳定,让婴儿明白他的情感只是他自己的。这样将来婴儿既能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又能把内心世界和外在现实区分开。他会理解自己内心感受的来源,也会理解自己的做法会让他人有怎样的感受。

“心理等同”与“假装”阶段的心理特征

“心理等同”和“假装”是心智化之前的两个阶段,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成熟心智化,发育不良的人往往停留在前两个阶段。

心理等同处在心理等同阶段的成年人,难以承受自己的情绪。当情感强烈时,他们需要通过他人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因此,一些人会无法区分自己和他人。有些心智化功能相对较好的人,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知道自己的做法可能会让对方不好受,可当他无法调节自己的情绪时,也只能通过控制别人来让自己安心;心智化功能最差的可见于精神病患者,当他内心不安时,可能会觉得现实周围的人都想害他,或到处都有机器监视他,患者对此坚信不疑,无法相信别人的解释。

在恋爱关系中,处于心理等同模式的人内心渴望亲密,特别担心被对方抛弃,所谓的“讨好型人格”就是如此:渴望亲密的同时害怕被抛弃,所以事事顺着对方。又或者如一些情绪容纳能力很差的人,给伴侣发消息时,希望对方秒回自己,一旦对方没立刻回应,就很可能会继续一遍遍地发消息、打电话,来验证自己是否被对方抛弃。这时,伴侣往往觉得他非常黏人、令人心烦,最后忍不住分手。

在亲子关系中,处于心理等同模式的父母,由于无法容纳自己的情绪,当孩子着急、害怕时,父母会比孩子更加着急。这种情况下,有些婴儿虽然得到了共情,可他惊恐地发现,他的情绪是可以“污染”外界环境的。婴儿的情绪没有被父母涵容,他会感到现实与内心没有边界,将来也很可能陷入心理等同的模式。

“假装”模式“假装”模式的成年人,凡事都以理智来思考和行动,有人会称他们为“只有脑袋没有身体的人”。他们把对亲密的渴望压到最低,隔离了内心情感,所以他们在自我意识里觉得自己是强大、完善的,其实内心深处是脆弱、不安的。

婴儿时期没有得到“共情”和“亲密”感受而受到的伤害,会让处于“假装”模式的人对亲密本身有恐惧和回避。比如,在恋爱关系中,有些人的伴侣希望彼此的关系更近一步,比如见对方的朋友、一起旅行,这个人就会退缩,会推脱说“需要有自己的空间”“经常出门很累”等,这会让伴侣觉得这个人对感情不认真,甚至是在耍自己。

在养育孩子时,“假装”模式的人可能会不想理会婴儿的情绪反应,因为体会孩子的内在世界,会让他触及自身隔离的内心体验,动摇他的情绪。处在这样环境下的婴儿虽然有稳定的父母,但无法体验自身的感受,会让婴儿认为寻求情感和亲密只能得到挫败,随后他们也会像养育者一样,压抑自己的亲密需求和情感体验,就像学会了如何生存在无人之境。

幸运的是,在良好的关系中,心智化功能是可以再次发展的。比如遇到一个心智化成熟的伴侣,或在接受心理咨询中自我探索与成长。

猜你喜欢
心智假装情商
你过得不好,是因为“假情商”太高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低情商的6个原因
郭守祥箴言:品牌,只有形成心智认知才能抓住顾客的心
『假装』的力量你想不到
是什么偷走了孩子们的绘画兴趣——心智表达课程设计
假装校长
大学生心智的二次构建
二则
没有表达,哪来的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