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文学读者的接受与欣赏分析——以《法医秦明》为例

2021-09-28 13:31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河北廊坊065000
名作欣赏 2021年17期

⊙路 漫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河北 廊坊 065000]

公安文学相对于其他题材的作品,发展时间较短,却成为我国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分支,它不仅具有文学作品的属性,也承担了宣扬法律的威严、传播正能量的重要使命。

一、公安文学

(一)公安文学的概念

公安文学是以塑造公安形象,记录公安工作为任务的。凡是反映公安工作实践和公安生活内容,以塑造人民警察、武警官兵和治安保卫人员艺术形象为宗旨的小说、诗歌、散文、纪实文学、电影电视剧剧本、戏剧作品等以文字形式展现的文学作品都是公安文学。公安文学小说是公安文学的一种形式,它不同于普通小说,本身带着专业的属性,无论是刑侦、治安、情报等领域都有专业的描述。由此可见,公安文学不能缺少的是专业性,也决定了其创作者必须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公安文学要弘扬主旋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公安文学,对于凝聚警心,弘扬社会主义风气,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公安文学特殊性

众所周知,中国的公安文学是以现实主义题材为基调,以英雄主义为核心的行业内文学,公安文学具有服务于现实的历史传统。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决定公安文学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它具有文学特征的同时,也需融入公安实践。只有贴近一线工作,贴近大众的生活,才能创作出大众容易接受的作品。在20 世纪有反映解放初期公安机关打击反动势力的电影《一贯害人道》,这部电影是直接取材于公安现实斗争题材而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是早期用艺术手法服务公安战线的先例,因此这部作品在公安文艺历史上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也为后来的文学作品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新时期,书写普通民警的公安文学作品日益增多,反映公安机关重大专项活动的作品层出不穷。例如《湄公河大案》《清网行动》等公安文学作品,将光荣的历史传统继承的同时,也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突出了时代特征与公安机关的阶段性成果,展现了当代公安文学创作者的担当与时代使命,更加体现了文学创作不能脱离生活实践的要求。

二、公安文学社会认同与传统价值观

当前国际影视界警匪片热潮不断,警匪片占比一半以上,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公安文学也迎来了蓬勃发展期。《法医秦明》是秦明所著的系列悬疑小说,该小说已被改编成网络连续剧,讲述的是法医秦明和他的同事法医助理李大宝、刑侦队长林涛三人携手其他警察共同破案的故事。龙番市刑警队长林涛与法医科科长秦明是多年的老朋友,秦明的助理因为忍受不了他的古怪脾气而离职,后来痕检科的李大宝被借调过来加入工作小组。在合作初期,秦明对身为女生的大宝不太信任,但倔强的大宝在破案中,体现出了相当严谨的推理和破案能力,并且有很强的嗅觉能力,用人严格的秦明决定留下大宝,他们齐心协力,一起破了很多疑难案子。

作者根据自身工作经历讲述了法医的真实工作现场,是第一部以现代法医学理论、现代痕迹检验学理论技术为基础,以法医为主角,记录法医日常工作的作品。这部剧突出了法医的职业价值、工作内容和职责,向我们科普了其工作的内容和职责,填补了在科学领域法医题材小说的缺失,改变了普通民众对于法医这个职业的偏见和错误的认知。虽然虚构的是人物、是故事,但是科学的理论基础、专业的技术手段是真的,作者笔下的人物对于探寻真相的执着,来源于一线公安工作实际。

这部公安文学作品向我们传递了正义终将战胜黑暗的价值观,这和中国传统社会宣扬的惩恶扬善不谋而合,符合主流价值观,故事情节的走向与受众的认知基本符合,价值观的统一让观众更容易接受和认同。为迎合读者追求感官刺激、宣泄压力的心理,小说多注重惊险、紧张、刺激的情节描写,随着剧情的推进,案件被一步一步揭晓后,读者会逐渐地放松下来。这种循序渐进的沉浸,会让大家由紧张到慢慢地放松,再到回味无穷,体会公安文学作品的魅力。刑警、法医与反扒警察都是特殊的职业,他们因身份特殊,所以能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文学作品中才显得可贵。一般的作家做不到如此专业地介绍某一行业的知识,秦明作为一线法医,能够用业余时间记录案件并写成小说,实属不易。他在后记中提及,在写小说的这几年中,是他出勘现场最多的几年,这也给他的小说带来了诸多的素材,充实了内容。他在小说中不止一次地提到公平和正义:我相信,这个世界有着人渣和坏人存在;我也相信,这世界上还有一类人,比如书中的法医和警察,他们有着为人民服务的情怀,满怀一腔热血,在坦荡的追求着这社会中的公平和公正。作者通过自己的工作实践和文学创作相结合,让作品更加生动可读,令读者眼前一亮。

不同于传统公安文学作品塑造的风格,《法医秦明》中呈现的人物具有年轻化、青春化的特点,他们既有职业化的一面,也有专业化的一面。剧中,案件侦破与人物日常的生活交织在一起,呈现出既紧张又幽默的氛围。不仅描绘出了刑侦的工作特点,也极具青春气息。剧作更符合现下网友的审美风格,因而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与认同。这部剧的演员选角也贴近原著,演员张若昀整体形象冷酷、稳重,和剧中的秦明非常相似,能够体现法医工作者的正义感。这使得受众得到了满足感,因而获得了心理上的补偿,这是一种自我欲望在剧中的投射。而正是这种角色定位和合适演员的演绎,满足了《法医秦明》受众的心理需求。很多大众小说初期都是在网络连载,作者下笔时,会对情节加以渲染和夸张,由于公安文学是行业内的小说,作者在描写具体情节的同时,要对一些故事情节做一些美化处理,以免出现血腥的场景,让读者产生消极的心理和影响。

由此可见,公安文学是非常接地气的,因为它能够真实地反映现实问题,真实地记录人民警察的生活。由于它体现的是公安系统中人民警察这一特殊群体的职业生活,所以能够真实地反映民警的内心想法,并直抵人物的灵魂深处。同时,公安文学因为它行业的特殊性,受众对其内部专业知识了解的也比较少,所以一些出版商打着公安小说的旗号,出版了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导致一些标榜公安文学的作品情节不合理、人物固化、没有专业知识的加持,让人感觉公安文学不入流、不专业,使广大读者在一阵新鲜感之后失去对公安文学的兴趣。现实生活中警务工作繁重、案件难破、人力紧缺,面对的问题更加复杂。正义的实现需要警察的维持,社会安定需要警察的付出,文学创作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要求文学创作者紧跟实际变化,专研专业知识,不断推陈出新,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

三、公安文学的使命

当我们文学创作中出现了多种社会思潮以及一些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文学作品的时候,公安文学依然能够坚守阵地,坚持以公安为本,为公安叙事。与时俱进的公安文学作家们能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念的旗帜,进一步加强使命感、荣誉感,努力把公平正义的职业理念融入艺术创作中去,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充分展现和谐社会与人性本善的理念,做新时代的歌颂者和领头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公安文学作品应当写出公安职业的认同感和精神内涵,符合职业的性质要求,能够对文学有较高程度的理解,对公安职业有割舍不下的感情,将文学与公安融合在一起,凸显人性,就能够被大众喜爱与接受。

总而言之,公安文学能够紧紧跟随时代主潮流,把握主旋律,经过不断改革发展,历经艰苦锻造出坚实的公安精神。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是公安文学的政治本色,公安文学的创作离不开正确的方针政策,只有在正确的指导下才能培育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公安文学对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宣传法治社会,密切联系警民关系,弘扬社会风气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公安文学作为一种新发展的文学,新鲜的题材为整个文学市场带来了新的风象,为读者带来了独特的体验,事实证明公安文学能凭借自身的魅力赢得群众基础,将公平正义传播到每个人的心灵。在新媒体的推动下,公安文学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我们无法预见社会中会发生的一些事,但是我们可以坚守自己内心的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的底线,我们期待从故事中找寻前进的方向,期待有实际性、艺术性、可读性的公安题材作品创作出来供读者欣赏。对公安文学作者来说,应坚持艺术上的创新与发展,并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促进公安文学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