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莉 [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江苏 苏州 215104]
清代乾嘉时期苏州著名诗人、诗论家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谥号文悫。主张“主盛唐,倡格调”和“温柔敦厚”诗论,如王豫在《群雅集》中所论及:“论诗上溯《三百》、屈《骚》、汉晋三唐,下迄明代,以和平敦厚、得性情之正为宗。”深得海内之士的推崇,与乾隆皇帝的诗文交往更是为世人所称道,乾隆帝为其《归愚诗钞集》作序,并高度赞誉“远陶铸乎李杜,而近伯仲乎高王”。
沈德潜年少聪慧且勤奋读书,承继了诗文创作的家学。祖父沈钦圻有诗集《晤书堂诗稿》,父亲沈钟彦也有诗名。青年时期,沈德潜先后拜施灿、蒋济选、叶燮为师,活跃于诗坛,诗名逐渐大显。结识了诸多诗友,如沈用济、周准、尤侗、尤珍父子,魏念庭、李馥等,得到了王士禛的赏识,先后结“城南诗社”“北郭诗社”。诗社的创办、诗友间的唱和不断激发着沈德潜诗歌创作的热情和诗论的积累。尽管科举不顺,但沈德潜的诗歌创作不曾间断,诗作丰硕,年轻时便有《留饭草》《一一斋诗》等诗歌结集,有《竹啸轩诗钞》 《归愚全集文钞》和《归愚全集诗钞》等存世,同时精于诗论,自康熙四十六年(1707)开始陆续编撰《唐诗别裁集》 《古诗源》 《唐宋八大家文》《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后归纳综合前三部诗选的诗论总结而成《说诗晬语》。晚年在紫阳书院任教职,编选《七子诗选》《国朝诗别裁集》《宋金三家诗选》。
沈德潜一生诗歌创作成果丰硕,现存2300 多首,虽有部分诗作是在走上仕途后为粉饰康乾时期盛世太平而作,但其前半生清贫困苦的人生境遇在其诗作中仍有大量记述。
首先,沈德潜受明七子格调说的影响,提倡诗歌创作从“性情”出发,认为“若胸无感触,漫尔抒词,纵办风华,枵然无有”。其次,他重视诗歌的社会教化作用,“诗之为道,可以理性情,善物伦,感鬼神,设教邦国,应对诸侯,用如此其重也”(《说诗晬语》)。因此,诗歌内容强调“诗贵寄意”“意在笔先”,胸怀家国天下和民生疾苦,有很多的诗作记载了他游历的所见所感。虽正值康乾盛世,虽与乾隆皇帝有诗文神交,但沈德潜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始终没有减少,诗文中多有揭露社会黑暗之作,如《救饥行为家椒园侍御作》《晓经平江路》《食豆粥》《夏日述感》等。《夏日杂咏十章》:“吴中饥岁后,触目总荒凉。树剥榆皮尽,泥穿山骨伤。”吴中地区遭受饥荒后百姓剥取树皮、山泥果腹的惨状,跃然纸上。《舟行宝应高邮间书触目》:“人家涛浪中,屋宇隐隐露。高地存丁男,十室九颠仆。”直白地描绘了宝应地区水灾泛滥,民生艰难困苦。
沈德潜一生爱诗,继承叶燮、王士禛等人的诗学思想,也以诗为媒,与同时期的徐燮、沈用济、袁枚、钱陈群等,后学之士王鸣盛、钱大昕等吴中七子交游频繁。频繁的诗文交游不仅激发了沈德潜诗歌创作的源泉,更为他诗歌题材的丰富提供了基础。康熙三十七年(1698),26 岁的沈德潜参加张景崧的诗文会,“请诗学于横山先生”,开始了与叶燮五年的师生情谊。沈德潜受叶燮的思想理论和文学素养影响颇深,尤其是叶燮提倡的追寻诗歌源头,讲究艺术创新的思想。因此,沈德潜对叶燮情谊深厚,在叶燮去世后很是怀念恩师。康熙四十五年(1706),沈德潜与张景崧拜谒横山先生祠,作《秋日同张岳未偕行朱若思谒横山先生祠,感怀有作》:“斜风急雨横塘路,一叶扁舟任掀簸。淅沥不敢开蓬船,促膝同人共低坐。到岸缚船枯柳桩,叩门泥泞深没踝。荒祠粉壁渐剥落,鼠迹虫丝遍尘浣。小山丛桂故依然,仍有珠龛拥高座。再拜空堂荐椒酒,拟作《大招》歌楚些。欲忆先生壮盛年,富贵浮云轻涕唾。”拜谒途中的斜风急雨与风浪颠簸,靠岸后的枯枝荒祠,都烘托出沈德潜内心的悲悯之情,再通过椒酒、《大招》寄托对恩师的思念。
沈德潜的诗文交游圈较为广泛,与徐燮、翁照、周准、李崧、沈用济、李果、张景崧、陈培脉、袁枚、钱陈群、厉鄂等都交往甚密,有很多的酬答之作。与徐燮共创城南诗社,作有《同徐龙友登报恩塔》《送徐龙友北上》《题徐龙友山水长卷》《金石行赠徐龙友》等诗歌。徐燮去世后,沈德潜作《梦亡友徐龙友》怀念故友:“黯黯魂来枫树林,鬓毛未觉雪霜侵。赏诗使酒论刀矟,依旧平生一片心。”与江阴李崧、薛素仪夫妇相交,作《丹青引赠李芥轩》赞叹李崧的作画水平:“芥轩老子善丹青,笔尖工巧夺大造。”还有《送李芥轩过鹅湖》《芥轩行乐图》《赠李芥轩兼订明岁看花之约》等诗作。与翁照结识40 余年,有《赠翁照征士》:“河堤草草话匆匆,四十年余亿积悰。”翁照亦有对好友沈德潜的关怀,《奉送归愚少宗伯予告归里》:“送公归去来,悠悠返荷屋。作社赴鸡豚,约伴同樵牧。”沈德潜与周准合编《明诗别裁集》,共同创办北郭诗社,有《送周迂村南归》《人日长清道中怀周子钦莱》《哭周迂村》等诗作。
沈德潜与乾隆皇帝的诗文唱和更是成为清代中期的一段佳话。沈德潜自康熙三十年(1691)19 岁起,开始谋求科举但屡屡受挫未得功名,直至乾隆三年(1738)66 岁时才中举,后授翰林院编修,仕途一路畅达。其诗作《消夏十咏》深得乾隆的赏识,与乾隆的诗作唱和十分频繁,二人“以诗始,亦以诗终”,有“殿上君臣,诗中僚友”的美谈。沈德潜告老归乡后,乾隆还多次邀请他伴銮南巡。因此,在沈德潜的诗歌创作生涯中,70—78 岁期间多有奉和应制之作,如恭和御制《消夏十咏》 《落叶诗》 《柳絮诗》 《落花诗》《桃花寺八景》等。
在诗歌创作和诗学观念方面,沈德潜受叶燮等影响,逐渐形成了扬唐抑宋的诗学观念。五言诗,沈德潜学陶渊明和杜甫;七言古诗则学李白和杜甫,如《狂歌行》《登光明顶放歌》,再如《北固山怀古》《登莫厘峰》《大风登黄鹤楼》《金陵咏古》等皆学杜甫。尽管沈德潜推崇唐诗,“专主唐音”,但也对宋诗有较为客观的认识。《清诗别裁集·凡例》:“唐诗蕴蓄,宋诗发露;蕴蓄则韵流言外,发露则意尽言中。”《竹啸轩诗集》卷一《悲歌》:“莫以琏瑚器,持向田家叟。莫以宫中妆,夸示下里妇。瑟不如竽,抱此焉徂?仰天而歌,其声呜呜。歌声呜呜何太悲,烈士壮年力就衰!”用一连串的比喻抒发了因科场失意而不得志的怨愤悲慨之情。《夏日述感》:“身世空搔首,茫茫总不堪。多金高甲第,无食贱丁男。救弊须良策,哀时敢戏谈。传闻鸿雁羽,肃肃去淮南。”《客中生日》:“真觉光阴如过客,可堪四十竟无闻。中宵孤馆听残雨,远道佳人合暮云。”与彭启丰酬答时写有《答彭翰文殿撰》:“海宇传三策,经纶滞一身。行藏均努力,事国与安贫。”这几首诗都是沈德潜内心对人生抱负不得施展的惆怅,但毫无埋怨和悲怆之感。
自青年时期便协助父亲在私塾任教的沈德潜,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染,一方面重视自身品德的修养,有高洁之风,富贵而不骄,身居高位而不矜;另一方面期望能善始善终,为人处世敦厚温柔,与他的诗风十分接近。如《偶述》云:“士人只合甘清贫,安乐窝中无限春。”《杂兴》云:“人生无贵贱,所乐全我天。”
沈德潜的一生起起伏伏,历经科举的多次受挫,一朝得到圣眷,清贫疾苦与荣华富贵的强烈比对在他内心深处有所碰撞,进而投射在诗歌上。一方面歌颂太平盛世却毫不掩饰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期冀世外桃源的清静无欲。所以,尽管与乾隆皇帝的“非常之遇”使沈德潜平步青云,但在其内心深处,还是怀念在吴中耕读的前半生。在《寄周迂村》中他直白表露了内心所想:“何日随君还故业,一蓑烟雨课耕犁。”还有《寄尤卧鹤》中亦云:“感君劝我归荷屋,互把新诗细订删。”在《题静默上人照》中,更是感悟人生的转瞬即逝和沧桑过境:“静坐圆蒲万虑忘,一弹指项悟沧桑。世间事事消磨尽,只有松风意味长。”期冀世外桃源的清静无欲,也如范成大般喜欢田园生活,沈德潜学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作《夏日田居杂兴》,一片江南农村田园风光和闲适生活的描写,透露出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沈德潜还有一些学古时民歌民谣的作品,如《船娘曲》:“上水侬撑篙,下水侬把橹。尽日风波中,不识风波苦。”《山塘竹枝词》:“吴娘初唱妹相思,吴郎旧词歌竹枝。声声相答似相怨,正是离筵欲尽时。”
沈德潜的诗歌创作整体以所倡导的盛唐、中唐风格为主体,气势格局高大,虽有针砭时弊之作,但语言蕴蓄而不深藏,中肯而不尖锐,质朴而不过白。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描写,虽触目惊心,但不见怨恨之气;对康乾盛世,虽直言歌颂,但不过于阿谀露骨。纵观沈德潜的诗文一生,虽有起起伏伏和圣眷荣宠,但其诗文仍坚持关注民生,向往田园,有清新淡雅之趣,言辞晓畅质朴,在乾嘉诗坛上显得甚是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