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华
摘要:随着信息化在图书馆的应用,为提高用户使用便捷性,上海体育学院图书馆老版网站需要进行升级改版。在改版实践过程中,从框架结构上对图书馆网站进行了重新设计,对图书馆功能模块进行了整合和细化,另外在网站安全方面进行了功能升级,最后对运行中的注意事项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规划;三层结构;集中检索;CARSIShibboleth认证;资源建设;网络安全法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19-0069-02
1引言
高校图书馆是师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在知识急剧膨胀的今天,图书馆网站是广大师生们进行学术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工具,各大高校图书馆每年花费巨资购买的各种学术资源往往都是通过网站进行访问,因此图书馆门户网站是学术资源访问的重要通道[1]。另外图书馆服务也需要通过网站进行展示,信息时代的图书馆服务早已从人工模式转变成了网络模式了,大部分服务都可以通过网站甚至是手机来进行。知识服务的内容主要以信息数据的查找、分析为基础,围绕用户需求进行知识更新、传递服务,协助读者进行知识发掘、创新服务成为图书馆服务的重点。信息时代的知识传递主要通过网络进行,因此图书馆网站担负了非常重要的服务功能[2]。鉴于上海体育学院图书馆网站建设时间较早,且已经运行十多年了,版面风格老,设计上不大合理,无法满足图书馆服务读者的要求,故此需要对网站进行升级改版。
2网站结构设计
2.1网站物理结构
网站的物理结构是指网站的目录及所包含文件所存储的真实位置所表现出来的结构,物理结构一般来说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扁平式物理结构和树形物理结构。
2.1.1扁平式物理结构
所有网页都存放在网站根目录下的结构叫作扁平式物理结构。这种结构的网站在进行搜索时,只要进行一次访问就能遍历所有页面。一旦网站页面较多,所有的网页文件都存放在根目录下,查找、维护工作就面临很大的困难,因此扁平式物理结构仅仅适用于页面较少的小网站。
2.1.2树形物理结构
在一些规模稍大的网站中,由于网站内容较多,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分类,这样在存储上就需要使用多层级结构来实现,这种多层级的目录结构就叫树形物理结构。树形物理结构的网站易维护,但是在查找文件时需要遍历多级目录,就会困难一些。现代的互联网网站,普遍内容丰富,因而多采用树形物理结构。新版网站页面内容较多,因而采用树形物理结构。
2.2 网站逻辑结构
表现层:
支撑层:
数据层:
如图所示,分为3层结构:表现层、支撑层、数据层三个逻辑层。
表现层: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展示,并提供最佳的用户界面,给用户带来很好的视觉使用体验。
支撑层: 解决门户管理、内容管理、模板管理、组件管理、权限管理、数据统计、备份恢复、安全管理、运维管理等多种门户网站管理功能的问题。
数据层:运用统一的数据库覆盖图书馆网站的全部应用数据、从而保证网站的数据安全,并考虑快速扩展和对接功能,方便接入其他资源[3]。
3网站功能模块
3.1集中检索模块
在这个模块中集成了馆藏数目、中文资源发现、外文资源发现、百度学术的检索功能,在原有资源建设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对网站的资源检索功能进行提升,从而在检索内容上可实现对除馆藏资源外的多种资源进行检索。在检索途径上也增加了复杂检索功能,读者可自由选择检索途径,同时也可根据多个检索关键词,对检索范围进行快速查找[4]。通过对接图书馆的汇文图书管理系统,在此功能模块中提供馆藏资源检索入口,方便读者进行快速检索。中文资源发现对接了超星发现系统,实现了中文的资源发现功能。外文资源发现对接了Summon发现系统,实现外文的资源发现功能。百度学术对接了百度学术资源检索框。集中检索模块是对图书馆的所有资源进行整合后,方便用户的一个极大改进,读者再也不用到处去查找想要的资源在哪里了,在此模块可以实现一站式的检索,快速获取想要的资料。
3.2我的图书馆模块
在这个模块中通过校园一卡通登录认证后,可以查询读者的借阅历史,还可以在这里进行续借操作,读者不再需要带一堆要续借的书特意到图书馆进行续借操作,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此模块还可以对馆藏没有的书进行读者推购,填好荐购单后,工作人员会及时进行采购编目并通知读者何时可以借阅。
3.3电子资源模块
在此模块中可以根据导航进入相应的数据库进行资源的查找。我校购买的中外文数据库以列表的方式进行展现,读者在校内可以直接进入相应数据库查询资料,另外如果是在校外进行访问的话,提供了两种途径:VPN和CARSI进行资源的自由访问。
3.3.1通过VPN
该方法是通过VPN虚拟地在校内使用。读者在校外登錄学校的VPN,保持VPN登录后的界面不关闭(可最小化),然后另外打开浏览器窗口就可以像在校内一样使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
3.3.2基于CARSIShibboleth认证服务
CARSI是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统一认证与资源共享基础设施(CERNET Authentication and Resource Sharing Infrastructure),在国内高校已经普遍建设完成的校园网统一用户管理和身份认证系统基础上,面向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跨域身份认证和资源共享服务[5]。使用该方法不需要通过VPN,也无需下载App和第三方插件,读者在校外只需打开浏览器、用我校统一身份认证账号(学号/工号及密码)登录即可访问我校的电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