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发出号召:“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20世纪60年代,在神秘荒僻的安徽广德山坳里,一批批科技工作者凭借满腔爱国热情,在贫瘠的土地上开始播撒新中国航天梦想的种子。
多个“中国第一”曾在这里诞生
1960年3月,中科院581組和上海机电设计院的有关同志,经多次实地勘察,决定在安徽省广德县一个叫誓节渡的山林里建设一个专门发射探空火箭的基地。六○三就成了该基地的名称,从中国航天事业起步阶段一直延续至今。于是,这里有幸成为我国探空火箭的发祥地,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摇篮。
历史不曾忘记,1960年2月19日,我国第一枚试验探空火箭T-7M在上海南汇县老港镇东进村海边滩涂成功发射。同年5月28日,毛泽东主席在上海新技术展览会尖端技术展览室兴致勃勃地观看了该火箭。当他老人家得知该火箭是由一群从来没有干过航天的“初生牛犊”搞出来的,他感到非常高兴,将他们大大褒奖了一番。他同时激励年轻人,一定要搞出飞得更高更远的火箭,勇攀新的科学高峰。
从1960年至1966年,六○三基地共进行了30多次各种类型和多种用途的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的发射试验,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第一。包括第一次运用现代控制技术,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气象探空火箭,成功发射和回收了我国第一枚高空生物试验火箭,成功完成了我国第一次电离层探测试验任务。其中,发射高度最高的达到125公里。
1961年,中国决定进行生物火箭搭载活体动物的飞行试验。1966年,高空生物试验火箭先后搭载“小豹”和“珊珊”两只小狗发射升空,飞行高度为70公里。当回收舱安全返回,科技人员打开舱门时,只见从天外归来的小狗活蹦乱跳。这两只小狗一下子成了“动物明星”,并被专程护送到北京,由著名医学专家贝时璋“陪同”,接受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和中科院党组书记张劲夫的“亲切接见”。试验的成功,开创了我国生物试验火箭成功回收的先河,也为我国以后开展载人航天工程打下了基础。
王希季院士与探空火箭的深厚情结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时任上海机电设计院总工程师王希季院士与探空火箭有着深厚的情结。他曾回忆说,探空火箭的研制,是在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缺少必要的精密制造和检测设备、缺乏航天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情况下起步的,也是在西方国家严密封锁、没有他人帮助和提供资料的条件下进行的。记得当时搞T-7M 试验模型火箭时,发动机推进剂加注是依靠自行车打气筒加压进行的,发射时控制时间的机构是利用市场上买来的小闹钟改装的,火箭的点火装置是用手电筒灯泡内的钨丝裹上硝化棉制成的,发射控制室则设在泥土堆成的地堡内,指挥员依靠手势和喊声来指挥火箭的发射。这些,对今天从事航天高科技的科研人员来说,简直就像天方夜谭。
尽管研制条件十分艰苦,设计和加工手段也非常落后,但是早期的航天人在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指引下,自行研制、自主创新,首次采用固体、液体发动机,研发出飞行高度达到125 公里、具有工程实践意义的探空火箭。我国首次有菌类搭载飞行试验和小狗搭载上天并成功回收,首次携带科学测试仪器升空并成功回收等,都具有开创性意义。
王希季与六○三的科研团队严格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根据当时的条件所做的各种试验都非常严谨。如计算弹道,虽然用的是手摇计算机,要算几天几夜,但大家非常认真,一丝不苟,以不出一点差错为追求目标。又如对于容器贮箱的设计也一直通过试验来最后验证。再如发动机试车,是在上海江湾机场一个抗战时期留下的废旧碉堡里进行的。一次次地试,究竟试了多少次,最后大家也记不清了。令王老难忘的是,那时团队的领导和科技人员都非常忘我地工作在科研生产第一线,每天晚上12 点钟之前大家都不回家,院办公室主任每次都来催促。
T-7M火箭的发射成功,在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意义非常重大,从工程意义上来说,它是第一次成功的火箭发射。当年,毛主席亲自到上海来看火箭,说明党中央最高领导人对航天产品看得很重。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贺龙、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李富春等中央高层领导同志都曾来上海看过探空火箭,或到研制生产现场视察指导,给了机电设计院的全体同志极大的鼓舞。
T-7M火箭虽然很小,却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当时对系统工程的一次有益尝试。那时的探空火箭同样是多品种的,有气象火箭、电离层火箭、生物火箭等,还有返回回收装置。这支队伍在没有现成资料的情况下,硬是通过自己摸索,依靠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大胆创新,逐步掌握了包括关键的发动机液流控制技术在内的整个探空火箭的研制、发射全过程,并锻炼出了一支早期的航天工程研制队伍。“两弹一星”的成功,也凝聚了探空火箭研制队伍的一部分成果,在研制过程中用到的照相技术、红外地平仪、发动机高空点火技术等,都对我国航天事业后来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历史将铭记深山铸箭的航天人
20世纪60年代初,受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探空火箭的研制战线逐步收缩。到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探空火箭项目基本上完成了它在六○三基地的使命。后来上海机电设计院也整体搬迁到北京。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和先驱者钱学森,曾于1960年12月底亲临六○三指导发射试验。一路颠簸、风尘仆仆的钱老,一下车便直奔发射场。在发射现场,他仔细地观看竖立在发射架上的探空火箭,询问有关技术问题,并在现场指导发射。他勉励年轻人要树雄心、立壮志,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干出来。航天长者的谆谆教诲,一直激励着一代代航天人。
在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中,钱学森、赵九章、郭永怀、王希季、钱骥、杨嘉墀、姚桐斌等都曾在六○三基地留下过奋斗的足迹。陆元九、秦馨菱、贝时璋、范本尧、林华宝、杨南生等院士和专家均参与其中。
历史也将永远铭记曾经创造奇迹的那群年轻人。说他们年轻,因为当时搞探空火箭的那一批人,平均年龄只有24岁。他们有的刚从大学或中专毕业,有的甚至还没有毕业。为了响应祖国的号召,为了神圣的事业,他们毅然跨出校门,踏进航天,用热血和青春报效祖国。
虽然当时的研制条件十分简陋,生活条件也非常艰苦,但勇于探索的航天人坚信:既然鸡毛能够飞上天,那么,山沟里也一定能飞出“金凤凰”。在当年国家经济比较困难、没有现成技术可借鉴,以及生活保障条件十分匮乏的情况下,老一代航天人以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扎根山区不怕苦,呕心沥血搞科研。只有当历史慢慢沉淀下来的时候,才会让人们越来越感觉它的厚重,越来越感觉它的非凡。一位老航天人曾经十分感慨地说,选择航天,就是选择奉献。献了青春献终生,无怨无悔守清贫。六○三基地不仅见证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史,也见证了航天人自力更生、实事求是、深山铸箭、荒野报国的奋斗史。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当初的夙愿早已变成了现实,如今,中国自己的空间站正着手构建,我们的脚步正向更深的太空迈进,38万公里、4亿公里……
站在今天回首那段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历史,不变的是航天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初心。历史代表过去,精神激励未来,新一代航天人必将强化责任使命担当,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为续航天梦、铸强军梦、圆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